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鼻内镜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联合曲安奈德对鼻窦炎并鼻息肉的正面治疗意义。方法:以我科200例确诊为鼻窦炎并鼻息肉患者随机划分至A组(100例,实施FESS治疗方案)与B组(100例,实施FESS方案同时配合曲安奈德鼻喷雾剂进行干预),并对比相应数据指标,分析不同方案治疗有效性。结果:经对比,2组患者疼痛分值、炎性因子水平等指标均有改善,但相对B组患者改善效果更为优异(P<0.05)。结论:FESS对鼻窦炎并鼻息肉的正面治疗意义相对确切,而于此基础上配合曲安奈德这类长效肾上腺皮质激素制剂,则有助于更好缓解术后疼痛,改善生理功能,使患者受益。

  • 标签: 鼻窦炎并鼻息肉 鼻内镜手术(FESS) 曲安奈德 VAS评分 鼻黏膜功能恢复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相关技术探讨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成功患者相关脑区的结构和功能改变。方法采用单中心、观察性、横断面研究设计,连续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CPR后神经功能预后良好患者,于住院期间行头颅MRI检查。同时,纳入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 HC)组。收集研究对象人口学和相关临床资料,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估患者实施MRI检查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评价认知功能。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oxel-based morphometry, VBM)和分数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 fALFF)方法进行分析。数据预处理完成后,比较病例组与HC组之间大脑灰质体积(gray matter volume, GMV)及fALFF值的差异,并获得有差异脑区信息。同时分析病例组差异脑区影像参数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入组患者13例,HC组13例。病例组实施MRI检查时mRS评分为3分者1例,2分者3例,1分者5例。病例组MoCA评分显著低于HC组(P<0.001)。与HC组相比,病例组右侧额下回、颞上回,左侧颞上回、颞横回GMV明显减小;病例组左侧中央后回、中央前回fALFF值明显减低,而右侧壳核fALFF值明显增加(高斯随机场方法校正,体素水平P<0.001,团簇水平P<0.05)。此外,病例组右侧壳核的fALFF值与MoC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710,P=0.021)。结论CPR患者可出现部分脑区灰质体积和神经元自发活动改变,VBM和fALFF方法可用于客观评价CPR成功患者脑功能活动受损情况。

  • 标签: 心肺复苏 磁共振成像 灰质体积 分数低频振幅 认知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早期识别具有大血管闭塞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以提高转诊效率以及缩短再灌注时间,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大血管闭塞组患者的特征并筛选出其中能够预测大血管闭塞的因素。方法研究回顾性分析了432例经脑卒中绿色通道诊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了大血管闭塞组(LVO组)和非大血管闭塞组(非LVO组)之间的差异,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LVO组的独立危险因素:基线NIHSS评分和D-二聚体。进一步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NIHSS评分和D-二聚体的预测截断值。结果43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完整的影像学资料,年龄(68.5±12.4)岁,男性275例(63.7%),其中LVO组245例(56.7%),非LVO组187例(43.3%),两组在年龄、脑梗死出血转化、溶栓治疗、血管内治疗、合并心房颤动、基线NIHSS评分[14.0(6.0~20.0)分vs. 3.0(1.0~6.0)分,P<0.05]、入院时D-二聚体值[0.9 (0.4~2.3) mg/L vs. 0.3(0.2~0.5) mg/L,P<0.05]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较高的NIHSS评分(OR=1.22,95%CI:1.17~1.27)和较高的D-二聚体值(OR=3.10,95%CI:2.14~4.47)是大血管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基线NIHSS评分联合D-二聚体值对大血管闭塞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UC=0.85(0.81~0.89)]。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提示NIHSS评分>6.5分和D-二聚体>0.57 mg/L是预测大血管闭塞的临界值。结论基线较高的NIHSS评分和D-二聚体值具有早期预测大血管闭塞的价值,NIHSS评分>6.5分及D-二聚体>0.57 mg/L的患者应该及时转诊至高级卒中中心进行治疗。

  • 标签: D-二聚体 NIHSS评分 缺血性脑卒中 大血管闭塞 血管内治疗 溶栓治疗 心房颤动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中心收治的294例洗胃患者的临床特征,描述急性中毒洗胃操作的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就诊的294例急性中毒洗胃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各年之间的相关参数(毒物种类、洗胃量、中毒至洗胃时间等)比较。结果2019年至2021年共653例急性中毒患者,294人进行洗胃,年龄(44.2±20.1)岁,男性134人(45.6%)。进行洗胃的主要原因为农药中毒(52.72%)、药物中毒(42.86%)。43.8%的患者洗胃量在10 L以内、32.7%的患者在10~20 L。摄入毒物后60 min内洗胃患者占45.3%,其次为61~120 min占25.8%。在院病死率17.7%。洗胃常见并发症:消化道出血(55/121)发生率45.5%,吸入性肺炎(54/140)发生率38.6%,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分别为低钾20.1%、低钙28.2%、低钠9.2%。各年份组间比较发现,洗胃人数占中毒人数的比例为58.85% vs. 46.60% vs. 32.41%,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洗胃时间和洗胃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毒物种类上敌草快和其他类杀虫剂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019—2021年急性中毒洗胃主要原因是农药中毒和药物中毒,敌草快及其他杀虫剂占比总体呈上升趋势。71.1%的患者在2 h内洗胃,76.5%患者洗胃液量在20 L内。未来将进一步研究控制洗胃液量的临床意义、关注新型杀虫剂中毒的洗胃操作。

  • 标签: 急性中毒 药物中毒 农药中毒 洗胃 并发症 消化道出血 吸入性肺炎 电解质紊乱
  • 简介:摘要目的依据血药浓度评估血液净化技术对急性虫螨腈中毒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救治提供经验。方法2022年本院收治2例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急性虫螨腈中毒患者,动态监测血液中虫螨腈及其高毒性代谢产物溴代吡咯腈浓度,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例1摄入13 h后给予首次血液灌流,灌流l h时溴代吡咯腈浓度下降率为28.82%,灌流2 h时回升并超过灌流前水平。完成3次血液灌流后,血液中虫螨腈、溴代吡咯腈浓度仍超过首次灌流前浓度,分别达到248 ng/mL和1 307 ng/mL。摄入130 h后血虫螨腈浓度呈下降趋势,溴代吡咯腈浓度在130h达峰值3 164 ng/mL,178 h下降至2 707 ng/mL。病例2在摄入150 h后血液中虫螨腈、溴代吡咯腈浓度分别达到392 ng/mL和7 733 ng/mL,进行四次血液灌流,首次血液灌流后血液中虫螨腈浓度下降率37.75%,溴代吡咯腈浓度下降率为38.02%。给予持续性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 CVVHDF)治疗85 h,溴代吡咯腈浓度维持在4 234~6 410 ng/mL。预后:病例1随访至12 d后失访,未查证到死亡信息;病例2死亡,生存期为247 h。结论血液灌流仅可部分清除溴代吡咯腈,CVVHDF清除溴代吡咯腈能力差。虫螨腈和溴代吡咯腈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 Vd)大,摄入后快速进入各组织,易在脂肪等组织蓄积,其后缓慢释放回血液,在血液中停留时间较长,虫螨腈的峰值浓度出现早于溴代吡咯腈。临床医生应重视早期消化道清除毒物。

  • 标签: 虫螨腈 溴代吡咯腈 血药浓度:血液净化 血液灌流 持续性血液透析滤过 表观分布容积 蛋白结合率 脂溶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互联网购物(网购)途径获取毒物导致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本院急诊医学科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5月31日期间通过网购途径获取毒物的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就诊方式、中毒原因、暴露途径、毒物类别、患者接受洗胃及毒物检测情况和预后等临床信息,并以同期非网购途径获取毒物的中毒患者作为对照,比较网购途径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结果共纳入318例中毒患者,其中网购途径中毒患者44例(13.8%),与对照组相比,网购途径中毒患者的年龄更低(P<0.001)、自杀占比更高(P=0.006)、口服途径暴露更多(P=0.029)、外院洗胃比例更高(P=0.001);网购途径的毒物种类以农药为主,与对照组比较毒物种类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农药中毒分布特征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网购药品中毒以混合药物中毒占首位(27.8%),其次分别为右美沙芬(16.7%)和艾司唑仑(15.5%),对照组亦为混合药物中毒为主(38.8%)。结论青年是选择网络途径购买毒物的主要群体,应加强对此群体的健康教育,网购平台在监管交易时应重视商品可能的使用风险。

  • 标签: 中毒 互联网 自杀 青年期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用连二亚硫酸钠还原法进行尿液半定量比色在敌草快中毒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3日至2022年11月23日在本院救治的49例急性敌草快中毒患者资料,观察尿比色结果与血浆敌草快浓度相关性;评价尿比色结果对靶器官损伤、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尿比色结果与血浆敌草快浓度具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r=0.89,P <0.01;尿比色结果预测消化道、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临界值分别为2.5、3.5、3.5、5.5,其中尿比色结果预测消化道损伤的敏感性最高[AUC 0.93 (95% CI: 0.89~1.00)];尿比色结果预测死亡结局的临界值为4.5,阳性预测值为64.2%,阴性预测值为95.2%。结论尿半定量比色法可用于快速预测入院时血浆敌草快浓度范围;尿比色结果也可有效预测敌草快中毒相关脏器损伤的发生及临床结局,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敌草快 中毒 连二亚硫酸钠还原法 快速检测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探索毒物检测在临床中毒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毒检阳性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本研究是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共收集2020年10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入组参与队列研究的江苏省及周边的41家医院送至南京医科大学中毒研究所毒检中心行毒物检测鉴定的患者毒检结果、中毒情况及临床信息,分析毒检阳性即检出毒物或过量药物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毒检采样情况与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95例进行毒检鉴定的临床诊断中毒或可疑中毒患者。其中毒检结果阳性652例,占比72.85%。所有毒检阳性患者中,接触单一毒物者506例,多种毒物者147例;检出前三位毒物(药物)为农药除草剂(202例,30.98%),镇静/精神类药物(151例,23.16%),以及农药杀虫剂(97例,14.88%)。在毒物药物暴露史明确的541例患者中,毒检阳性率为78.19%;在中毒暴露史不明确的354例患者中,毒检阳性率为64.69%。暴露史不明确的患者毒检阳性结果前三位毒物(药物)为:镇静/精神类药物(82例,12.58%)、除草剂(26例,3.99%)以及鼠药(22例,3.37%)。因不明原因意识障碍、凝血功能异常以及多脏器功能损伤入院的患者更易检出阳性结果。结论中毒疾病的暴露史存在不确定性,因尽早完善毒物检测;当患者存在意识障碍、凝血功能异常和多脏器功能损伤时,亦需要考虑完善毒检。

  • 标签: 中毒 毒物检测 疾病诊断 多中心 队列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研究结果显示,寡转移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对于寡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采取早期积极治疗,可延缓疾病进展并改善生存结局。但目前对于寡转移的定义尚未明确,其最佳治疗方式仍是医学界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对近年来寡转移性前列腺癌的定义及综合治疗模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肿瘤转移 寡转移 前列腺癌 转移导向治疗 局部治疗 分子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县级医院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救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溧阳分院中毒住院患者的资料。结果共有480例急性中毒病例,农药(51.67%)和药物(28.75%)是最常见的毒物种类,以有机磷农药和镇静安眠类药物居多。自杀是最常见的原因(80.00%),90.00%为经口摄入中毒,77.65%的经口摄入中毒予以洗胃、3.23%予以催吐。42例行机械通气治疗,5例行血液净化治疗,5例行心肺复苏治疗。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治愈组、死亡组和自动出院组,其构成比分别为69.17%、1.67%和29.17%。结论农药中毒的发生率最高,经口摄入是最常见的中毒途径,中毒的原因以自杀最为多见,洗胃、催吐、拮抗剂、机械通气等治疗已被常规开展。

  • 标签: 急性中毒 基层医院 临床特征 治疗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第一目击者在对院前心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患者进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时是否接受调度员指导(dispatcher-assiste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DA-CPR)对OHCA患者结局是否有影响。方法通过检索在中文及英文各大数据库公开发表的临床研究,筛选出关于对院前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时是否进行DA-CPR的文献,按照Cochrane Handbook5.1.0标准,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取出相关有效数据,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三个结局指标(自主循环恢复、存活至出院、神经功能良好)分别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项研究,共计349 822例患者,其中DA-CPR组182 125人,CPR-Only组167 697人。分析结果显示:在美国、日本、韩国,DA-CPR相比CPR-Only未能提高OHCA停患者的ROSC率,RR=1.10,95% CI: 0.94~1.29, P=0.24;未能提高OHCA患者的出院存活率,RR=1.10,95% CI: 0.90~1.34 , P=0.34;未能提高OHCA患者的神经功能良好率,RR=1.01,95% CI: 0.79~1.28, P=0.97。而在中国,DA-CPR相比CPR-Only,能提高OHCA患者的ROSC率,RR=2.61,95% CI: 1.53~4.46, P=0.0005;能提高OHCA患者的出院存活率,RR=6.08,95% CI: 1.84~20.04, P=0.003;能提高OHCA患者的神经功能良好率,RR=9.76,95% CI: 1.87~51.02, P=0.007。结论DA-CPR在世界总体范围内的效果无统计学意义。但因发现DA-CPR在不同国家的效果差别较大,所以需具体而言:在发达国家,DA-CPR与无调度员指导的BCPR相比,不能明显提高OHCA患者的ROCS率、出院生存率和神经功能良好率。而在提高我国OHCA患者的ROCS率、出院生存率和神经功能良好率方面,DA-CPR优于无调度员指导的BCPR,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院前心脏骤停 第一目击者 心肺复苏 调度员 电话指导心肺复苏 Meta分析 生存率 院前急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总结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的病理形态,探讨其与IgG4相关性疾病的关系。方法收集北京医院诊断的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共3例,总结临床病历资料、病理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研究病例均为女性,年龄38~63岁,患者均无临床症状,CT显示肿物呈低密度影,其中1例患者术前血清IgG及IgG4水平均显著升高。脾脏大体检查可见肿物呈结节状,切面呈灰白色间灰红色或灰褐色,肿物最大径4.2~5.0 cm,境界较清楚。低倍镜下肿物呈多结节状,结节内可以看到窦隙样血管腔隙和肥胖的内皮细胞,可见3种不同类型的血管。结节周围染色较淡,纤维组织呈向心性增生,并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2例肿物中IgG4阳性的浆细胞数量均>10个/HPF。结论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是罕见的良性肿瘤样病变,发病比较隐匿,诊断依赖病理诊断,发病机制不明,其与IgG4相关性疾病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 作者: 王静 罗娟 张劲松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国际眼科纵览》 2021年第05期
  • 机构:沈阳爱尔卓越眼科医院 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 爱尔眼科白内障与人工晶状体研究所,沈阳 11000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沈阳 110005,沈阳爱尔卓越眼科医院 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 爱尔眼科白内障与人工晶状体研究所,沈阳 110001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沈阳 110005
  • 简介:摘要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在眼内位置的变化将会对屈光状态及眼内像差尤其是高阶像差及成像质量产生影响。IOL在眼内的稳定性主要包括纵向(轴向)位置的稳定及水平位置的稳定,包括IOL有效位置、偏心和倾斜以及旋转稳定性等。囊袋与撕囊口性状、IOL的襻型设计及材质、眼内组织结构及手术操作等多种因素均会影响IOL眼内稳定性,需在白内障手术全流程予以关注。(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 404-408)

  • 标签: 人工晶状体 人工晶状体有效位置 偏心和倾斜 旋转稳定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中心2016年3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37例采用ECMO治疗的AMI患者的资料,以Gensini评分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asoactive-inotropic score, VIS)评估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情况,累积液体平衡(cumulative fluid balance, CFB)评估液体负荷状态,按罪犯血管、液体正/负平衡及存活/死亡进行分组,分析Gensini评分、24 h VIS、CFB与预后的关系。结果30例患者纳入分析,存活12例,死亡18例,病死率60.0%。80.0%患者的罪犯血管为左主干及左前降支近端(left main and proximal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LM+pLAD)。Gensini评分77(52,120),24 h VIS评分50.0(31.1,80.4),每日液体负荷28.7(26.6,34.4)mL/(kg·d),CFB -1.8(-9.7,8.0)mL/kg。液体负平衡组的病死率及24 h VIS评分显著低于液体正平衡组;存活组的Gensini评分、24 h VIS评分及CBF显著低于死亡组。结论采用ECMO治疗的AMI患者的罪犯血管以LM及pLAD多见,Gensini评分和24 h VIS评分具有一定的预后评估价值,早期保持液体负平衡,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回顾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