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934年12月下旬,大概是阳历年前的一天,杜月笙派人把我叫到上海杜美路杜公馆。照江湖上的规矩,像我们这样的人被他“召见”,首先要向他“问安”。但这次还没有等我开口,他就笑着对我说:“侬做件事情,啥样?”在当时的上海,要想在杜月笙手下搞个差事,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看到杜月笙的神情,我心里十分高兴,忙说:“听先生吩咐!”他点燃一支雪茄,看了看我说:“无啥事体。前两个月,沙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请我当董事长,尤菊荪再三恳求,也不好驳他的面子,只好同意了。找侬来,是要侬每天到锦江公寓去看看,他们的董事会就在那里。有啥事体通知我。”“通知”是他的客气话
简介:1956年工资改革奠定了计划经济时期工资制度的基本框架,在很大程度上希望通过建立等级工资制、扩大级差、推广计件工资和建立奖励制度等方式,实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笔者以上海市档案馆藏相关档案资料为依据,对全行业合营前后上海纺织业新合营企业工人的工资变动情况进行了初步梳理,认为1956年的这次工资改革在增资指标不断降低、保证工资水平不出现大的波动的情况下,很难达到贯彻所谓"按劳取酬"的工资原则、建立合理等级工资制度、促进劳动生产率发展的目的。而在全行业合营前后积累的如工资制度混乱、冻结工资、取消变相工资等问题,更加剧了这次工资改革的负担,最终导致这次工资改革只能是一次十分不彻底的调整性改革,不仅没能建立稳固的工资体系,甚至加剧了工资工作的随意性。此后企业职工工资制度不断受到政治、文化等非生产因素影响,逐渐走向"平均主义",成为中国计划经济体制"非制度"化的集中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