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近期我院收治的 45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纳入患者均接受口腔正畸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以及治疗 1年后的牙周出血指数、前牙覆盖、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结果:牙槽骨高度治疗前与治疗后与治疗 1年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与治疗 1年后,牙周出血指数、前牙覆盖、牙周袋深度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牙周病致前牙移位应用口腔正畸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正畸 牙周病 前牙移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选择口腔正畸治疗方案对牙周病导致的前牙移位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 2017年 9月 -2018年 9月期间收治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 ,共选择 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所有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 ,并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研究患者口腔正畸治疗前后的效果比较。结果:对本文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 ,患者在牙槽高度、牙周袋深度和出血状况等方面都明显比治疗以前更优 ,特别是患者的咀嚼情况 ,相对于治疗之前有了较大的改善 ,前后进行了相关比较 ,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选择口腔正畸方案治疗 ,可以有效取得理想治疗效果 ,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 ,提升患者的美观度,临床价值值得被认可。

  • 标签: 口腔正畸 牙周病 前牙移位
  • 简介:内容摘要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 PICC导管移位的原因,为实施防护提供依据。方法观察记录 156例 PICC置管患者导管移位的相关因素及导管移位的情况,分析导管移位的原因,并总结护理对策。结果 本组 PICC导管发生移位者 28例( 17.9%),其中外移 20例( 71.4%,外移 1-3cm者 15例、 3-5cm者 3例、> 5cm者 2例 )。体内回缩 8例( 28.6%,回缩 1-2cm者 6例、回缩 2-4cm者 2例)。结论 PICC导管发生移位的主要原因有导管固定不牢、护士操作不规范、皮肤过敏、瘘道形成、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等多种因素。须掌握正确管道维护方法,防止管道移位,方可延长管道的使用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 标签: PICC导管 肿瘤 导管移位 原因分析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瓷睿刻系统制作全瓷单端马里兰桥对单颗下切牙缺失进行修复并观察其效果。 方法:对2017年1月-2017年12月就诊于山西省口腔医院的20例单颗下切牙缺失患者利用登士柏西诺德公司瓷睿刻系统、义获嘉IPS e.max CAD瓷块制作单端马里兰桥,使用义获嘉Variolink N套装进行粘接,并观察其疗效。结果:瓷睿刻单端马里兰桥修复单颗下切牙缺失的20个病例中有1例因啃咬硬物而脱落,其余19例修复体在治疗后2年均正常使用,无脱落、松动、折裂。结论:应用瓷睿刻制作单端马里兰桥治疗单颗下切牙缺失操作简便、外形美观、成本低廉,可作为治疗单颗下切牙缺失的有效手段。

  • 标签: 数字化 CAD/CAM 下切牙缺失 马里兰桥
  • 简介:摘 要 目的:研究关节造影辅助治疗儿童骨折移位≤2 mm肱骨外髁骨折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例肱骨外髁骨折患儿。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行克氏针内固定手术;观察组采用关节造影,闭合复位,行皮克氏针内固定手术。实验结束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三个月后对患儿进行随访,通过Hardacre 对两组进行评分比较,对比两组的优良率,观察组的优良率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究于颞下颌关节盘移位诊断期间应用磁共振动态扫描技术取得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科室接受检查的颞下颌关节盘移位患者58例作为研究主体,在研究期间分别应用螺旋CT扫描以及磁共振动态扫描技术,对比评估检查结果。结果:和CT诊断比较,磁共振动态扫描后关节盘移位检出率、诊断准确率较高P0.05。结论:于颞下颌关节盘移位诊断期间磁共振动态扫描技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准确观察关节盘移位情况,对于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可借鉴推广。

  • 标签: 磁共振动态扫描技术 颞下颌关节盘移位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