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到本院接受胆管插管治疗患者通过采用双导丝行ERCP插管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2020年4月到2021年4期间,采用计算机随机选号的方式对36例到本院接受胆管插管治疗患者进行分析研究,观察组采用双导丝行ERCP插管护理,共18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共18例,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以及插管成功率和胰腺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以及插管成功率优于对比组,胰腺炎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
简介: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诊断不孕症的标准:夫妻正常性生活1年以上,未避孕,未怀孕。中国人口协会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不孕不育病人目前已超过4000万,占育龄人口的12.5%。有资料报道,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炎是引起不孕的常见原因,分别占女性不孕的38.53%、19.54%、15.17%[1],病人的输卵管阻塞或输卵管通而不畅占女性不孕因素的1/3[2],我院对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8例不孕症病人施行宫腔镜、腹腔镜联合cook导丝手术,对其阻塞的输卵管进行插管疏通,同时进行输卵管通液术,配合精心、细致的护理,效果较满意。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简介:目的:探讨双导丝技术在困难胆管插管中的疗效观察及护理配合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常规插管失败后采用胰管导丝占据法,再插入一根导丝在导丝引导下行胆管插管,操作配合者掌握插入导丝的时机、力度、手感以及器械与十二指肠乳头的角度等。结果:采用双导丝技术行困难胆管插管患者609例,其中577例插管成功,32例插管失败,插管失败患者选择其他插管方法后成功16例,插管失败16例,成功率为97.4%,最终失败率为2.6%。结论:对于胆管插管导丝反复进入胰管的患者,采取双导丝技术插管的成功率较高,耗时少术后胰腺炎发病率相对较低。但操作医护必须具有丰富的操作经验,动作娴熟,配合默契,不仅能缩短操作时间,增加操作成功率,还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降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candidiasis,VVC)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在本院门诊确诊为VVC的89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50例和对照组440例,实验组患者在进行规范治疗的同时,建立个人资料档案,通过电话或复诊时针对患者VVC复发原因给予行为干预,对照组患者只在治疗时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治愈率与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治愈率95.6%,复发率3.3%,对照组治愈率63.6%,复发率31.8%,两组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规范治疗的同时,通过电话回访及复诊时针对性给予患者行为干预,可提高VVC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简介:摘要 目的:对比导丝定位法和盐水柱定位法在新生儿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效果从而对其临床使用价值做出评估。方法:将在2018年8月-2020年8月期间就诊于XX医院并需实施PICC的150例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本组使用盐水柱定位法实施新生儿PICC。对照组:本组使用导丝定位法实施新生儿PICC。观察两组的PICC尖端到位精准率和置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75例患儿的PICC尖端到位精准率为88.0%,对照组为76.0%,P<0.05。观察组75例患儿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为5.3%,对照组为12.0%,P<0.05。结论:盐水柱定位法与导丝定位法相比,盐水柱定位法在新生儿PICC中具有更高尖端到位精准率和更低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可用于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的护理中施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均在2020年1月-2021年6月期间入本院门诊,共800例。将上述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为护理A组及护理B组,护理B组接受门诊常规护理,护理A组在门诊常规护理上采取健康教育,每组各400例。对两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予以对比分析。结果:由研究结果数据方面上可见,护理A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凸显高于护理B组(P<0.05)。结论: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的门诊护理中施行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由此可以见得,此种护理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宜宾地区已育妇女盆底功能与健康需求情况展开分析,并针对性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这类人群的生活质量与疾病认知水平。方法:随机选择宜宾市400名已育妇女,参考PFDI-20盆底功能障碍量表,拟定调查问卷,派发到这400名已育妇女手中,在此基础上,对其盆底肌功能进行评估,最后针对评估结果展开分析。结果:在这400名已育妇女当中,有97名女性患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占比24.25%,乡镇女性发病率更高(P<0.05)。结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要针对性采取相应的干预方式,来促进本地区对该病的防治能力,提高女性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回馈理论为基础指导的行为改变导向性健康教育模式与中药外洗联合治疗老年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对患者阴道pH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49例老年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利用计算机随机化分组为对照组(n=24)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基于回馈理论的行为改变导向性健康教育+中药外洗方案。观察并对比2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阴道pH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阴道pH值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基于回馈理论的行为改变导向性健康教育模式与中药外洗联合干预,更有助于改善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相关临床症状,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