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RFID与联网技术的概念,阐述了联网技术的开发应用,最后说明了联网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旨在论述基于RFID的联网技术的应用。

  • 标签: 射频自动识别 物联网 电子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国际海道测量组织是海道测量领域全球唯一的国际性、政府间、技术咨询组织,长期主导着标准和技术的发展方向,先后发布了多种出版.研究了IHO出版的分类、出版物主要内容,分析了IHO出版的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工作建议.

  • 标签: 国际海道测量组织 出版物 出版物分类
  • 简介:根据GB50057-2010《建筑防雷设计规范》的规定,文章从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的要点、评价报告制作的文本格式、评价的结论及技术要点等三个方面全面阐述建筑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的全过程,明确了建筑防雷设计的项目,总结和归纳了各项目在GB50057-2010中的依据和规定.

  • 标签: 建筑物 防雷 设计评价
  • 简介:摘要在人类的文明发展历史中,从风餐露宿到山洞的群居,从原始茹毛饮血到亭台楼榭、楼堂馆所,始终萦绕着土木工程建设,可以说,土木工程的发展进步史,就是人类的文明进步史,二者可以说是密切相关、密不可分,为了进一步探索这一热门的课题,笔者特地从土木工程建筑物种类及特点入手,并且较客观、也较前沿地对土木工程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以科学入微的预测。

  • 标签: 土木工程 建筑物 结构分析
  • 简介:摘要在航道疏浚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作业面全在水下,肉眼无法看到,因此造成航道疏浚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本论文介绍在中缅原油管道原油码头及航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危险爆炸后的处理工作。

  • 标签:
  • 简介:对湛江东海岛潮间带表层沉积中酸可挥发性硫化(AVS)和同步提取重金属(SEM)的含量及其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东海岛潮间带表层沉积中AVS含量夏季平均为0.449μmol/g,冬季为1.816μmol/g,大多数站位AVS含量冬季高于夏季;AVS平均含量总体呈南、北区较高,东、西区较低的区域分布规律。潮区沉积可提取重金属SEM总量夏季在0.56μmol/g-4.60μmol/g之间,冬季处于0.65μmol/g-2.21μmol/g之间;各重金属平均含量大小为Zn〉Cr〉Pb〉Cu〉Cd,其中Cd含量占SEM总量不到1%,Zn含量则在70%以上,SEMZn是控制着SEM分布的主要模式。联合利用(∑SEM/AVS)与(∑SEM-AVS)法和生物毒性阈值法综合评估重金属对沉积环境的影响,东海岛潮间带大部分区域沉积中(∑SEM-AVS)处于0-5之间,重金属潜在生物毒性较强的区域为通明海区(7号站和8号站所在),具有较强潜在生物毒性的重金属为夏季通明海区的Zn。

  • 标签: AVS SEM 表层沉积物 潮间带 东海岛
  • 简介:对湛江东海岛潮间带表层沉积中酸可挥发性硫化(AVS)和同步提取重金属(SEM)的含量及其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东海岛潮间带表层沉积中AVS含量夏季平均为0.449μmol/g,冬季为1.816μmol/g,大多数站位AVS含量冬季高于夏季;AVS平均含量总体呈南、北区较高,东、西区较低的区域分布规律。潮区沉积可提取重金属SEM总量夏季在0.56μmol/g~4.60μmol/g之间,冬季处于0.65μmol/g~2.21μmol/g之间;各重金属平均含量大小为Zn>Cr>Pb>Cu>Cd,其中Cd含量占SEM总量不到1%,Zn含量则在70%以上,SEMZn是控制着SEM分布的主要模式。联合利用(∑SEM/AVS)与(∑SEM-AVS)法和生物毒性阈值法综合评估重金属对沉积环境的影响,东海岛潮间带大部分区域沉积中(∑SEM-AVS)处于0~5之间,重金属潜在生物毒性较强的区域为通明海区(7号站和8号站所在),具有较强潜在生物毒性的重金属为夏季通明海区的Zn。

  • 标签: AVS SEM 表层沉积物 潮间带 东海岛
  • 简介:遂宁市勘察测绘院摘要对沉降的观测工作是现代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居民财产和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简单的阐明建筑发生沉降的原因来源,利用工程实际的问题,对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具体程序和步骤进行一定的了解,重点是理解沉降检测技术在实际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应用。

  • 标签: 建筑物 沉降 监测 应用
  • 简介:本研究分别在平潭青峰、坛南湾和闽江口琅岐岛采集18个老红砂样品、19个海滩砂样品以及40个河滩砂样品,并对这些样品进行粒度和稀土元素(REE)测量。结果发现老红砂与闽江口琅岐岛河口砂的稀土元素含量特征十分接近;分别对老红砂与闽江河口砂REE数据以及坛南湾海滩砂与闽江口砂(REE)进行了判别函数分析,老红砂的∑REE平均值为84.25μg/g,琅岐岛河口砂的∑REE平均值为89.81μg/g,相似性明显;坛南湾海滩砂的∑REE平均值为16.41μg/g,与闽江河口砂含量差别较大。研究表明:青峰老红砂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闽江口河口砂,末次间冰期暖湿气候下闽江输砂量增大,河口外沿岸流增强,大量河砂进入海坛海峡,在强劲的季风搬运下,沉积于平潭岛北部,形成以青峰为代表的平潭岛北部老红砂;而坛南湾海滩砂代表海洋波浪搬运的泥沙,不是老红砂的源。

  • 标签: 老红砂 稀土元素分析 物质来源
  • 简介:本文介绍了新疆于田7.3级地震灾区建筑物主要结构类型和特点,分析了典型震害现象及特征,阐明了新疆先后实施的抗震安居工程和安居富民工程在提高建筑抗震性能、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总结抗震安居工程和安居富民工程建设成效的基础上,结合于田多民族聚居的实际情况,对城乡居民房屋的抗震设计和施工提出了一些建议,可为灾后恢复重建以及其他地区的民居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于田地震 建筑结构 震害特征 抗震设防
  • 简介:摘要轻型井点降水具有机具设备简单、使用灵活、装拆方便、降水效果好等优点而在深基础构筑中广泛应用。本文以某工程为例分析了其降水施工技术的选择,并介绍了其施工技术要点,望对类似工程有所帮助。

  • 标签: 轻型井点降水 成孔 管路
  • 简介:北京-天津-河北地区工业城市保定大气颗粒(Particulatematter,PM)污染严重,保定大气颗粒尤其是细粒子和超细粒子污染严重,其中含碳组分具有重大贡献,PM1.1、PM2.1和PM2.1-9.0中含碳气溶胶总量(totalcarbonaceousaerosols,TCA)分别占到(49±20)%、(45±19)%和(19±7)%。PM9.0中的含碳气溶胶主要富集在PM2.1乃至PM1.1中。颗粒浓度谱分布及含碳气溶胶富集量呈显著季节变化,由于采暖过程秋冬季各粒径段有机碳(organiccarbon,OC)和元素碳(elementalcarbon,EC)的浓度均增加,秋、冬季节细颗粒中OC浓度可高达44.0±38.3、78.5±30.2μgm-3,EC浓度分别为3.5±1.6、8.5±6.8μgm-3。各个季节OC和EC在总悬浮颗粒(totalsuspendedparticulate,TSP)中的几何平均直径(geometricmeandiameter,GMD)均集中在较小粒径段。粗颗粒中OC的GMD在春夏季较高,秋季减少,而冬季最低。而粗颗粒中EC的GMD则是冬季最高,夏季最低。保定〈0.4μm的颗粒中OC/EC比值4个季节的水平较为稳定,春、夏、秋、冬季OC/EC比值分别为5.2、3.5、4.1和5.4,来源主要为交通和燃煤。其余几个粒径段的颗粒的来源更为复杂,其来源主要为燃煤、木材和生物质。

  • 标签: 保定 大气颗粒物 元素碳 有机碳 粒径分布
  • 简介:摘要在航道疏浚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作业面全在水下,肉眼无法看到,因此造成航道疏浚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本论文介绍在中缅原油管道原油码头及航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危险爆炸后的处理工作。

  • 标签:
  • 简介:摘要城市隧道开挖具有不同于一般山岭隧道的特殊性,大多具有浅埋、大跨等特点,其施工风险高、难度大。工程建设周边环境如建筑群是外在施工风险之一,本文分析了隧道下穿建筑群的施工风险,并探讨了安全管理措施。

  • 标签: 隧道下穿建筑物群 施工风险 安全管理
  • 简介:针对面向专业应用领域的移动GIS开发,提出并设计了一个基于Android的移动互联网GIS技术框架,重点讨论了地图服务的通讯接口、客户端多线程应用框架以及地图交互等关键技术,并形成一个可供二次开发的移动地图应用开发包。

  • 标签: ANDROID 移动互联网 港政管理 GIS
  • 简介: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研究白洋淀沉积间隙水中的自然有机质(NOM)的结构和来源,通过提取自然有机质的Uv-vis图谱特征参数(HIX)发现,与入河口区和水产养殖区的采样点相比,淀区出水口区域采样点的沉积间隙水中的自然有机质腐殖化程度较高,这表明淀区出水口区域沉积间隙水中的自然有机质具有较高的芳香碳的结构。白洋淀沉积间隙水中的自然有机质分层分析结果显示,表层沉积(0~3cm深)间隙水中的自然有机质腐殖化程度较低。特征参数E2/E3(UV-Vis在波长250nm和365nm处吸收率的比值)显示,白洋淀自然保护区采样点沉积间隙水中的自然有机质主要来自胡敏酸源,河口区和养殖区采样点沉积间隙水中的自然有机质主要来自生物源,其他采样点沉积间隙水中的自然有机质则同时受到陆源和生物源的影响。

  • 标签: 沉积物 间隙水 自然有机质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白洋淀
  • 简介:由于印支运动,大别造山带周缘各盆地物源不同,前期学者认为陆源碎屑岩主要来自扬子大陆。本文由大别山东南缘挂车镇剖面入手,通过对该地区侏罗纪碎屑岩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并结合判别图投点分析。研究区碎屑岩是经过短距离搬运、快速堆积形成,源地应为北面大别山地区,该盆地为前陆盆地。

  • 标签: 桐城 侏罗纪 地球化学 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