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智慧医疗通过更深入的智能化、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透彻的感知和度量,实现医生、患者以及各医疗机构之间的高度协作,达到医疗信息的高度移动与共享,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本文旨在对智慧医疗的概念、组成、应用、存在问题等内容进行综述,以期对智慧医疗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 标签: 智慧医疗 概念框架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常规康复治疗和运动康复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运动康复疗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的情况均有好转,对照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的评分较对照组提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疗法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运动能力,较常规康复治疗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运动康复疗法 常规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医院70例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经计计算及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康复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好转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康复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心理康复疗法 中风 临床疗效
  • 简介:选择放空的人,能够在无形之中发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从而更好的进行自我反思,以指导下一阶段行程。放空中的自己,似乎与天地融为一体,真正实现了古人所说的“物我两忘”。朋友的手机软件在不经意之间删除了,里面原本存储的一些信息都无法恢复,没有办法,只能重新下载。但是他却并没有丝毫的抱怨。看着重新下载后的干净界面,他说:“本来早就想对这款软件进行清理了,这样也好,省去了手动清空的烦恼。”

  • 标签: 手机软件 物我两忘 无形之中 壁立千仞 空闲时间 中国传统文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顾客康复护理中康复科的作用。方法择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骨科接收手术治疗的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患者于康复科进行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康复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为65.6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6.2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3.75%,对照组为84.38%,数据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患者于康复科进行康复护理,可明显提高康复效果,提高康复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骨科 康复科 康复护理 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属参与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后康复疗效的观察。方法选取了70名脑卒中患者的患者,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人,干预组采取了家属参与康复护理过程,对照组没有家属参与,应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和Barthel指数评分表比较两组的康复治疗效果。结果经过通过同时间的康复护理训练后,干预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的均比对照组。结论患者家属参与康复护理过程,改变脑卒中患者及家属的康复意识,可以提高康复疗效,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

  • 标签: 家属 脑卒中 康复护理 康复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将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显著提高。结论综合康复治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具有良好的康复治疗效果,值得推荐。

  • 标签: 综合康复治疗 脑卒中 偏瘫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住院时采用经络导平针灸和功能性电刺激等综合康复治疗的5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康复组,同时选取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4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种患者治理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前,康复组和对照组患者Barthel和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组患者Barthel和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经络导平针灸、功能性电刺激和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等综合康复训练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运动功能,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偏瘫 综合康复治疗 康复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康复和医院康复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小儿脑瘫患儿120例进行研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家庭组采取家庭康复治疗,医院组采取医院康复治疗,联合组采取家庭康复联合医院康复治疗。观察记录3组患儿治疗效果,并对比分析。结果家庭组与医院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均显著低于联合组(P<0.05)。结论家庭康复治疗与医院康复治疗小儿脑瘫尽管均有一定疗效,但相比二者联合治疗效果要差,为此建议临床实施联合康复治疗。

  • 标签: 小儿脑瘫 家庭康复 医院康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职业康复对工伤康复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86例工伤康复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定。结果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者ADL评分明显好转(P<0.05),康复组患者效果显著(P<0.01)。结论职业康复能更好的帮助工伤康复病人重返工作岗位,重拾生活的信心。

  • 标签: 职业康复 工伤康复病人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4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NIHSS及ADL评分均无明显差异,在护理后,两组患者的NIHSS及ADL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康复护理 脑梗死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脑梗死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改善神经功能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2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接受护理干预后评分为(7.25±2.64),对照组接受护理干预后评分为(14.18±3.54),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采取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后,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中医康复护理 脑梗死 功能康复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教育康复与医疗康复在脑瘫患儿治疗中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康复治疗的脑瘫患儿6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教育康复与医疗康复综合治疗,给予对照组药物常规和护理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教育康复与医疗康复在脑瘫患儿中联合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教育康复 医疗康复 脑瘫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康复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68例老年重症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34例患者为对照组,行常规治疗,34例患者为康复组,在常规运动治疗的基础上,病情稳定后,辅以肢体运动康复治疗和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日常生活活动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ADL能力评分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着,(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应用于重症急性脑卒中患者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加快肢体功能恢复速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早期康复治疗 肢体运动康复 针灸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