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已成为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无偿献血已成时尚。它不仅应用于临床,对病人有良好的疗效,而且在献血者身上所引起的作用更引起人们的重视,献血者是血源的保证,由于献血者各自的心理活动不同,献血行为表现也不同,常出现一些献血的反应,而如何让献血顺利的进行。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医护人员掌握心理学知识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十分有必要的。这样即能促进献血工作顺利进行又能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只有掌握他们的心理才能更好地为其服务。在采血工作中应用医学心理分析观察献血者,有利于消除其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使采血工作顺利进行。现结合工作实践谈谈献血者在献血过程的心理需求。

  • 标签: 心理反应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献血心理状态与献血不良反应的关系,保证献血者的正常心理状态。方法对720名不同献血心理献血者,包括无偿型、体检型、储蓄型三类,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他们的心理状态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三种献血心理状态出现的不良反应有显著性差异,奉献心理出现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其他两种心理状态。结论恰当调整献血献血心理状态有利于减少献血不适,减少献血者的心理畏惧感。

  • 标签: 献血者 献血不良反应 献血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献血心理的情况,找到行之有效的宣传招募方法。方法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0月之间,采选我站自制心理调查问卷,发放给在我站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随机抽取300份心理调查问卷,研究分析献血献血心理情况。结果经过统计后,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男性与女性性别比较差异不大,同时满足P>0.05,无统计学意义。献血者年龄在18~35岁之间的和年龄在36~55岁之间的两个年龄段对比差异显著,同时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爱心奉献心理的无偿捐献血小板献血者所占比例最多,其次为健康投资心理与免费体检心理。占比较小的为防病心理以及尝试心理,占比最小的为隐匿心理,各项心理情况对比差异显著,同时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18~35岁年龄段的献血者进行爱心、奉献精神宣教,可以更容易让人加入到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的队伍中来。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心理 调查 招募
  • 简介:摘要:目的:归纳总结降低献血献血反应的有效方法。方法:以本站2019年1月—2020年6月无偿献血者中随机抽取64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档案资料统一封存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设定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献血护理,观察组在这一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心理状态及献血反应。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及献血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在献血过程中,医务人员实施针对性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献血者不良情绪,抑制献血反应的出现,提高献血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献血者 献血反应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献血者初次献血心理与再次献血行为关系。方法选取900名初次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话调查、问卷、当面咨询的方式对受试者的献血心理进行调查,并跟踪调查其是否进行再次献血,分析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结果居于献血心理排名第1位的是持有爱心奉献心理,所占比例为35%,排名第2位的是健康投资心理,所占比例为21.7%,剩下依次为免费体检心理,所占比例为15.6%、防病心理,所占比例为12.2%,尝试心理,所占比例为10.6%以及隐匿心理,所占比例为3.9%。900名受试者中发生再次献血行为者共475名,其中保持健康投资心理者再次献血占据比例为62.3%,居于第1位,防病心理占据比例为57.6%,排名第2,依次为尝试心理41.1%、爱心奉献心理39.5%、免费体检心理30.8%和隐匿心理26.7%;未发生再次献血的具体原因包括工作忙,暂时无暇顾及但以后会继续参与献血者95名(31.7%),已经献过,不想再献者75名(25%),因家人劝阻或顾虑献血对自身不良影响者65名(21.7%),害怕疼痛者40名,其他综合原因或表述不清者25名(8.3%)。结论献血者初次献血心理与再次献血行为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应了解和掌握献血献血心理,并不断优化血站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和宣传力度,鼓励无偿献血行为,提高人群的重复献血率。

  • 标签: 再次献血行为 初次献血心理 献血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献血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的有效性。方法本次选择的364例献血者均来自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到我血站进行无偿献血的健康人群,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血站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强化心理干预,对比两组献血者SAS评分改善情况以及献血反应发生率。结果数据显示,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献血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63%、27.47%,两组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具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用于无偿献血中可促进献血反应发生率明显提高,对改善献血者负面心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献血者 血站 献血反应 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献血者实施心理护理,对其献血反应降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站2020年5月至2020年9月期间献血者10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献血献血反应、献血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献血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献血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心理护理 无偿献血 献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缓解献血献血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从到我院献血的人群中选取966人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时间段为:2022年6月--2023年6月,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护理组和传统组,用电脑随机排列法随机选取483人作为护理组,剩下483人则作为传统组。给予护理组心理护理,给与传统组一般护理。对比护理组和传统组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护理后护理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传统组相比,护理组的发生率较低,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献血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减少不良反应症状,降低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心理护理 献血不良反应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性心理护理对献血献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我血站收治的无偿献血者80例,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使用常规护理)和试验组(40例,使用舒适性心理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对比。结果:试验组的献血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无偿献血者使用舒适性心理护理,能够降低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在临床应用中有积极影响。

  • 标签: 舒适性心理护理 无偿献血者 献血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们根据无偿献血的特点,参照医院临床整体护理模式,建立并完善落实了无偿献血心理护理程序。以提高护理质量为核心,规范采血人员的行为,以系统整体的优质服务,创造优美、温馨的献血环境。使每—位无偿献血者从生理、心理上得到健康的护理。

  • 标签: 心理护理 无偿献血者 献血者 采血人员 整体护理模式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初次献血献血反应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1-9月初次献血者中选取200例作为对照组对象,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并于2017年1-9月选取200例初次献血者作为观察组对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对象献血反应的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干预前后献血者的心理状态。结果①经比较,观察组献血反应的发生率为1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0%,其护理满意度为8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次献血者实实施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使献血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无偿献血的重复率和献血服务的质量,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初次献血者 心理护理干预 献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对初次无偿献血献血反应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期间,120例初次无偿献血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心理疏导),每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献血反应发生率及负面情绪变化情况。结果与常规护理相比,心理疏导能够减少初次无偿献血献血反应发生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常规护理相比,心理疏导能够缓解初次无偿献血者焦虑情绪,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疏导能够明显降低初次无偿献血献血反应发生率,有效调节负面情绪,值得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广泛推广。

  • 标签: 心理疏导 初次无偿献血者 献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献血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降低其献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献血者200例,时间为2017年1月—2017年10月,根据其献血时间的差异分组,其中对照组献血中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献血中则接受心理护理,对比2组献血者干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献血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其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偿献血者接受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将其献血反应几率降低,提高其献血满意度,意义重大。

  • 标签: 心理护理 献血者 献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献血者降低献血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本站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献血献血者100例,平均分入研究组(心理护理干预)和参照组(常规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SAS评分优于参照组,且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献血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减少献血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借鉴。

  • 标签: 献血者 心理护理 献血反应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对初次献血心理情绪及献血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从2021年8月-2023年5月时间段内我站接收的初次献血者中,选取200例纳入此次对象中,将电脑随机法作为研究对象分组的主要方式,两组的平均例数均为10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试验组接受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护理,观察护理前后的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的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理后的指标均显著改善,且其他指标明显较优,P<0.05。结论: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对初次献血心理情绪及献血不良反应具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心理干预 健康教育 初次献血者 心理情绪 献血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本文是一例献血严重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求助者初次参加无偿献血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又目击了别人献血不良反应过程,产生错误认知引发严重心理问题,影响了正常工作和生活。心理咨询师根据该献血者的情况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和系统脱敏疗法,经过6次咨询,献血者的情绪问题基本解决,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 标签: 献血 严重心理问题 &ldquo 认知-行为&rdquo 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