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估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术后发生胆系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建库至2022年4月期间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CBM、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有关资料进行筛选和提取。利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估,利用RevMan5.3软件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的6篇文献均为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237例,对照组58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术后发生胆系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既往胆道手术史、术前肝功能C级、胆道外引流留置>1个月、胆道再狭窄,对应OR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4.42(2.31~8.46)、11.62(5.22~25.84)、8.39(5.17~13.641)、8.07(1.86~34.98),“年龄≥60岁”因素无统计学意义,“胆道梗阻位置”因素存在争议。结论既往胆道手术史、术前肝功能C级、胆道外引流留置>1个月、胆道再狭窄是术后发生胆系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年龄因素和胆道梗阻位置因素对于术后发生胆系感染的预测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医护人员应对以上因素予以重点关注,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以减少术后胆系感染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胆系结石患者应用B超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45例胆系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诊断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123例和对照组122例。实验组胆系结石患者采用B超进行诊断,而对照组胆系结石患者采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进行诊断。对比分析两组胆系结石患者的诊断满意度、诊断准确率等情况,以此来具体明晰B超在胆系结石患者诊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结果本次实验,实验组123例胆系结石患者的诊断满意度(95.93%)、诊断准确率(86.99%)均好于对照组胆系结石患者,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胆囊在充盈状态时,胆汁与胆囊之间形成良好的反射界面,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就大大上升运用B超诊断在胆系结石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取得更好的诊断效果,不必服用造影剂,操作方便、快捷,改善胆系结石患者的诊断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技术(MRCP)在诊断低位胆系梗阻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4年2月-2016年12月50例低位胆系梗阻性疾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就诊资料,所选病例均接受MRCP诊断,对其诊断情况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手术结果证实,本组患者均为低位胆系梗阻性疾病,其中十二指肠乳头梗阻23例,胰管开口处梗阻14例,壶腹癌9例,胆总管下端梗阻4例;MRCP诊断结果显示,47例患者得到明确诊断,其余3例患者漏诊。其中,十二指肠乳头梗阻22例,胰管开口处梗阻12例,壶腹癌9例,胆总管下端梗阻4例,壶腹癌与胆总管下端梗阻诊断符合率均达到100%。结论采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技术(MRCP)对低位胆系梗阻性疾病患者开展术前诊断,定位准确,成像标准,诊断符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ty pancreatitis,ABP)的处理时机和方式不当可导致胰腺炎加重及复发,其治疗除需考虑胆结石的类型、特点外,还应充分结合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分为以下几类:(1)胆囊结石合并轻症ABP:入院48~72 h或最多1周内胆囊切除可降低并发症率,缩短住院时间,首选腹腔镜;(2)胆囊结石合并重症ABP:并发症恢复后尽早(术后1~3个月)施行胆囊切除术,可同期处理胰腺炎局部并发症;(3)胆总管结石合并ABP不伴有胆总管结石嵌顿或急性胆管炎:待胰腺炎缓解后再行手术或内镜处理,不建议早期行ERCP;(4)胆总管结石合并ABP伴有胆总管结石嵌顿或急性胆管炎:穿刺、内镜或手术治疗,尽早解除胆道梗阻。总之,联合腹腔镜、内镜、介入穿刺等微创技术,正确把握胆系结石处理时机及方式,个体化制定诊疗方案对ABP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对胰胆管汇合MRCP解剖与胰胆系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2月-2023年11月期间接诊的MRI检查与MRCP检查同时进行的患者600人,将其病例资料作为此次研究的基本对象。利用单次激发FSE序列与最大密度投影技术获得患者的MRCP检查图像,综合对比检查结果。结果,胰胆管汇合主要分为两大类型,即正常型与异常型,异常型又由P-B型和B-P型,以及分别开口型等三大类型组成。不管是胆囊炎与胰腺炎,还是胆系结石,胆系肿瘤,以及胰腺肿瘤等疾病的发生率,正常型与异常型之间的组间差异较大 (P<0.05),但是异常型的胰胆系疾病发生率要明显高正常型。在异常型各型合并胰胆系疾病发生率方面,胆系结石与胆囊炎的发生率,以及胰腺肿瘤的发生率,均不具有组间差异(P>0.05);其中,在胰腺炎发生率方面,分别开口型的胰腺炎发生率要明显低于B-P型和P-B型(P<0.05);在胆系肿瘤发生率方面,P-B型明显低于B-P型,分别开口型明显低于P-B型(P<0.05);在合并先天性胆总管扩张与胰胆管汇合的发生率方面,正常型与异常型之间不存在组间差异(P>0.05)。结论,在合并胰胆系疾病方面,PBM的发生率更高,不管是在胰腺炎还是胰胆系肿瘤方面,发生率都相对较高,借助MRCP检查,能够对胰胆管汇合部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精准的分型诊断,为胆系疾病的治疗及预防提供精准有效的信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