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急性感染通常是指胆管系统包括胆囊、胆管阻塞并发生感染。当胆道系统因各种原因发生阻塞出现引流不畅时,细菌会在内繁殖造成炎症。阻塞的原因多为胆石,约占90%以上,此外有肿瘤、寄生虫、黏膜充血水肿及扭转或狭窄等。感染病原体大多来自肠道,常见的是大肠杆菌、克雷伯菌、肠球菌和厌氧菌。细菌进入胆道的途径不清,可能与胃肠道细菌易位和门静脉菌血症及上行感染有关。常见的有急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主要临床症状有右上腹痛、发热和黄疸。病情轻重不一,轻者经治疗后可迅速缓解,重者可出现败血症、休克而导致死亡。治疗以解除阻塞和抗感染为主,辅以支持治疗及监护。

  • 标签: 急性胆系感染 炎症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2婴儿肝炎综合症(以下简称婴肝)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表明,感染是婴儿肝炎综合症常见并发症,黄疸和度越重,消退越慢,感染发生率越高,当可疑感染时,应做十二脂肠引流术,根据细菌学检查结果先用合适抗生素治疗。

  • 标签: 婴儿 肝炎 胆系感染 合并
  • 简介:硬膜外麻醉下手术的术中牵拉、剥离胆囊及探查胆道等操作,易引起迷走神经亢进,发生心反射。轻者恶心呕吐,重者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还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严重血流动力学紊乱,甚至引起心跳呼吸骤停,危及病人生命。2001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胆道手术共508例,通过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和加强术中护理,发生心反射132例占25.98%,无一例发生意外,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胆系手术 胆心反射 疾病预防 护理技术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观察利通腑法治疗疾病的疗效。方法以利通腑法组方辩证加减为主治疗。结果痊愈138例,占70%;显效32例,占15%;有效30例,占13%;无效3例,占1%;死亡2例,占1%;总有效率98%。结论利通腑法为主治疗疾病具有显著疗效。

  • 标签: 利胆通腑法 治疗 胆系疾病 中医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估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建库至2022年4月期间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CBM、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有关资料进行筛选和提取。利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估,利用RevMan5.3软件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的6篇文献均为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237例,对照组58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术后发生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既往胆道手术史、术前肝功能C级、胆道外引流留置>1个月、胆道再狭窄,对应OR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4.42(2.31~8.46)、11.62(5.22~25.84)、8.39(5.17~13.641)、8.07(1.86~34.98),“年龄≥60岁”因素无统计学意义,“胆道梗阻位置”因素存在争议。结论既往胆道手术史、术前肝功能C级、胆道外引流留置>1个月、胆道再狭窄是术后发生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年龄因素和胆道梗阻位置因素对于术后发生感染的预测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医护人员应对以上因素予以重点关注,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以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恶性梗阻性黄疸 PTCD 术后胆系感染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 简介:泥沙样结石又名微小结石、泥,在胆囊及肝内外胆管中均可出现,在临床可无任何症状,也可导致绞痛、急性胰腺炎、胆囊炎等,其在各种影像学检查中假阴性率高、易复发。现就目前的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综述。

  • 标签: 胆石症 诊断显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结石患者应用B超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45例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诊断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123例和对照组122例。实验组结石患者采用B超进行诊断,而对照组结石患者采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进行诊断。对比分析两组结石患者的诊断满意度、诊断准确率等情况,以此来具体明晰B超在结石患者诊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结果本次实验,实验组123例结石患者的诊断满意度(95.93%)、诊断准确率(86.99%)均好于对照组结石患者,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胆囊在充盈状态时,胆汁与胆囊之间形成良好的反射界面,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就大大上升运用B超诊断在结石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取得更好的诊断效果,不必服用造影剂,操作方便、快捷,改善结石患者的诊断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胆系结石患者 B超诊断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胰管成像技术(MRCP)在诊断低位梗阻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4年2月-2016年12月50例低位梗阻性疾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就诊资料,所选病例均接受MRCP诊断,对其诊断情况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手术结果证实,本组患者均为低位梗阻性疾病,其中十二指肠乳头梗阻23例,胰管开口处梗阻14例,壶腹癌9例,胆总管下端梗阻4例;MRCP诊断结果显示,47例患者得到明确诊断,其余3例患者漏诊。其中,十二指肠乳头梗阻22例,胰管开口处梗阻12例,壶腹癌9例,胆总管下端梗阻4例,壶腹癌与胆总管下端梗阻诊断符合率均达到100%。结论采用磁共振胰管成像技术(MRCP)对低位梗阻性疾病患者开展术前诊断,定位准确,成像标准,诊断符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技术 低位胆系梗阻性疾病 壶腹癌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B超对结石的诊断价值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对B超检测结石的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超检测对结石检测方面,对胆囊结石的准确率较高,即为90.24%,对胆管结石的准确率相对较低,即为80.64%,在多部位结石的检测中,准确率较低,仅为37.5%,三者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B超对结石中胆囊结石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便捷、准确、高效、安全的优势,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B超 胆系结石 胆石症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急性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ty pancreatitis,ABP)的处理时机和方式不当可导致胰腺炎加重及复发,其治疗除需考虑胆结石的类型、特点外,还应充分结合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分为以下几类:(1)胆囊结石合并轻症ABP:入院48~72 h或最多1周内胆囊切除可降低并发症率,缩短住院时间,首选腹腔镜;(2)胆囊结石合并重症ABP:并发症恢复后尽早(术后1~3个月)施行胆囊切除术,可同期处理胰腺炎局部并发症;(3)胆总管结石合并ABP不伴有胆总管结石嵌顿或急性胆管炎:待胰腺炎缓解后再行手术或内镜处理,不建议早期行ERCP;(4)胆总管结石合并ABP伴有胆总管结石嵌顿或急性胆管炎:穿刺、内镜或手术治疗,尽早解除胆道梗阻。总之,联合腹腔镜、内镜、介入穿刺等微创技术,正确把握结石处理时机及方式,个体化制定诊疗方案对ABP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残余胆囊合并结石的诊治和预防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接收的84例残余胆囊合并结石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实验组对患者采用二次胆囊切除术,对照组在进行第一次手术后,采用保守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6.67%,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0.47%,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远远大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P<0.05)。结论残余胆囊合并结石通常情况下需要进行二次手术,通过二次手术可以处理好患者胆囊中胆囊管和胆总管之间的关系,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余胆囊合 诊治 预防体会
  • 简介:目的:为探讨现代医学影像探测方法与中医辨证的关系。方法:用B超检查了698例疾病患者,并做了脂餐试验。结果:肝胆湿热型182例,胆囊横径较大,张力较高,胆汁透声差;肝郁脾虚型166例,胆囊横径小,张力差,细长形,收缩率低;瘀血停着型82例,胆囊体积偏小,囊壁明显增厚或不规整、收缩率多明显降低;肝气郁结型166例,与肝阴不足型52例,介于肝胆湿热与肝郁脾虚型之间,尚未发现明显的特征,主要靠临床鉴别。结论:本研究使“望诊”深入到机体内部,可为疾病的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B 超声像图 胆系疾病 中医辨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胰管成像在诊断胆道疾病中的应用方法综合分析26例怀疑胆道疾病并进行MRCP检查的患者。结果26例患者进行MRCP检查,均获得有诊断价值的MRCP图像。结论MRCP检查成功率高,能较好的对肝内外胆管、胆囊、胰管进行显影,对各种胰胆管病变的诊断起到很好的作用。

  • 标签: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胰胆管病变 局限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胰胆管汇合MRCP解剖与胰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2月-2023年11月期间接诊的MRI检查与MRCP检查同时进行的患者600人,将其病例资料作为此次研究的基本对象。利用单次激发FSE序列与最大密度投影技术获得患者的MRCP检查图像,综合对比检查结果。结果,胰胆管汇合主要分为两大类型,即正常型与异常型,异常型又由P-B型和B-P型,以及分别开口型等三大类型组成。不管是胆囊炎与胰腺炎,还是结石,肿瘤,以及胰腺肿瘤等疾病的发生率,正常型与异常型之间的组间差异较大 (P<0.05),但是异常型的胰疾病发生率要明显高正常型。在异常型各型合并胰疾病发生率方面,结石与胆囊炎的发生率,以及胰腺肿瘤的发生率,均不具有组间差异(P>0.05);其中,在胰腺炎发生率方面,分别开口型的胰腺炎发生率要明显低于B-P型和P-B型(P<0.05);在肿瘤发生率方面,P-B型明显低于B-P型,分别开口型明显低于P-B型(P<0.05);在合并先天性胆总管扩张与胰胆管汇合的发生率方面,正常型与异常型之间不存在组间差异(P>0.05)。结论,在合并胰疾病方面,PBM的发生率更高,不管是在胰腺炎还是胰肿瘤方面,发生率都相对较高,借助MRCP检查,能够对胰胆管汇合部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精准的分型诊断,为疾病的治疗及预防提供精准有效的信息参考。

  • 标签: 胰胆管汇合 MRCP 胰胆系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纤维胆道镜在疾病中的应用体会进行系统分析。方法,从我院2022年12月至2023年11月接诊的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20名患者的病例资料作为此次研究的基本对象,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纤维胆道镜的帮助下,术中肝胆道镜取石共95人,结石取尽率为93.68%,术后肝胆道镜取石共25人,结石取尽率为92%。结果,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纤维胆道镜,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有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有效营造,进而提升整个科室的治疗水平。所以,纤维胆道镜在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 标签: 纤维胆道镜 胆系疾病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