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时段临床标本微生物的检验阳性率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1月—2010年11月与2011年3月—2012年3月间,呼吸道系统标本为3474例,血液、腹腔水以及脑髓液的标本为2058例,其他非呼吸道的标本(如伤口分泌、穿刺以及中尿段)为1866例,粪便的标本358例。对两阶段标本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且对可能引起阳性率出现差异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11月—2010年11月该时间段内呼吸道系统标本,血培养的标本以及其他非呼吸道系统标本其检验阳性率明显比2011年3月—2012年3月期间高(P<0.05);此外粪便标本两个时间段内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医院应构建检验人员与临床医生间有效地交流渠道,加强相关工作者的专业技能,提高其操作水平,促进微生物检验工作的精确化、规范化。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多种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并总结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医院2016-2017年采集的临床标本微生物4000例进行研究,严格按照标本检验要求、标准检测微生物标本,控制检测质量,总结分析检验阳性率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017年的尿液标本、呼吸道标本、血液标本的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2016年尿液标本、呼吸道标本、血液标本的检测阳性率(P<0.05),但不同时间点的痰液标本检测阳性率对比无差异(P>0.05)。总结标本检验阳性率的影响因素主要为采集标本行为不规范、未规范标本运送接收、检验医师水平低。结论不同时间段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差异明显,临床可根据检验结果进行指导,分析可能影响因素,并用于指导临床检验水平提高,用于改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为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提出建设性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需要进行微生物检验的400份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设性解决方案,对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400份标本进行分析,有110份不合格,不合格率为27.5%。其中,公共卫生器具不合格35件,占不合格率的31.8%;水质检验不合格案例数为40起,占不合格比例的36.3%;空气不合格案例数为18起,占不合格案例数的16.3%;一次性餐具不合格数为17件,占不合格数的15.4%。通过对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微生物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标本本身有问题,达不到检测的基本条件,由于交付不及时,标本的质量有问题。在微生物标本检验质量控制中,应加强水质和公共用具的监测。此外,还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使检查过程及时规范,提高检查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20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接诊的94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主要标本包括38份血液标本、21份痰液标本、35份尿液标本,回顾分析并对比不同样本相关微生物检出情况。结果: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在阳性率有所不同,其中痰液阳性检出率最高,而血液阳性检出率最低,痰液标本、尿液标本阳性检出率高于血液标本,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检出的病原菌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存在差异,应结合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为其选择合理的标本类型,达到微生物检验目的,更好的指导患者临床诊治。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实验室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原因,探讨改进方法,为后续检验提供可靠参考。研究中包括的病例是医院实验室收集的不合格检验标本。选取其中的60份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合格标本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归类,并根据标本采集的种类和不合格标本的具体原因做进一步的统计分析。结果60份不合格样品中,痰液23份,尿液15份,血液9份,分泌物6份,粪便4份,无菌体液3份,分别占38.33%,25.00%,15.00%,10.00%,6.67%,5.00%。痰液样本不合格率最突出,其次是尿液样本和血液样本,分泌物、粪便和无菌体验样本不合格率相对较小。不同检验标本的不合格原因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最常见的不合格因素是检验不及时、采集时间错误和标本污染。结论针对不合格的关键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加强检验科与各部门的沟通。同时,应制定积极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微生物标本合格率,为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指导。
简介:摘要 目的: 提高微生物标本采集、运送质量,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方法: 2020年10月到11月,我科人员到临床各科室观察或者打电话询问采集微生物标本的情况。结果: 发现各科室在容器选择、采集时机、方法和运送过程等多环节存在缺陷。结论:有必要对临床医务人员进行微生物标本采集、运送规范的知识及操作培训,强化环节管理,以提高标本采集合格率,确保标本送检质量,为确保检验结果的正确性打好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2021年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间进行微生物检验的8523份临床标本(痰标本、血培养标本、中段尿标本、分泌物标本、指关节液、穿刺液、肺泡灌洗液等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微生物检测结果,并予以回顾分析。结果:2021年间全院送检各类标本8523份,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痰液标本4595份,尿液标本1509份,血培养标本821份,分泌物标本410份,脑脊液标本115份。8523份样本中检测出阳性株数2470份,阳性率为28.98%,送检各类标本中排名前5位的标本检测阳性率分别为痰液标本30.05%,尿液标本37.57%,血培养标本8.58%,分泌物标本62.20%,脑脊液标本8.7%;其中分泌物标本的检测阳性率最高。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分泌物标本的检测阳性率最高,该结果为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提升检验手段,规范检验流程,力求为疾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结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鼻咽癌患者生物样本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进行鼻咽癌筛查患者560例,其中男352例,女208例,确诊病例482例,高危疑似病例78例。确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41例。高危疑似患者同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分别将鼻咽癌患者及高危患者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进行档案合格率、患者满意度、复诊率、并发症发生率、戒烟率等对鼻咽癌样本库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随访1年内,确诊患者中试验组的档案合格率、患者满意度、复诊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高危患者中试验组在档案合格率、患者满意度、复诊率、戒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提高鼻咽癌患者生物样本库管理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