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肾阴亏虚患者以六味地黄丸、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功效。方法:2型糖尿病肾阴亏虚患者2021年8月至2022年4月就诊84例,奇偶数分配,参比组用药二甲双胍,试验组联合给药六味地黄丸,分析效果。结果:血糖水平,试验组有更为显著改善(P<0.05),试验组采取联合治疗后,患者病症反应缓解用时较短(P<0.05),两组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无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阴亏虚采用六味地黄丸+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用药后可使患者机体血糖水平得到改善,促进其肾阴亏虚病症反应缓解,有良好效果。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肾阴亏虚患者以六味地黄丸、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功效。方法:2型糖尿病肾阴亏虚患者2021年8月至2022年4月就诊84例,奇偶数分配,参比组用药二甲双胍,试验组联合给药六味地黄丸,分析效果。结果:血糖水平,试验组有更为显著改善(P<0.05),试验组采取联合治疗后,患者病症反应缓解用时较短(P<0.05),两组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无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阴亏虚采用六味地黄丸+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用药后可使患者机体血糖水平得到改善,促进其肾阴亏虚病症反应缓解,有良好效果。
简介:目的对无合并症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二年后随访期的病情作出评估。方法前瞻性对136例患者随机平行分为早期康复治疗组(组1,n=68例)及对照组(组2,n=68例)。二组重要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组1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方案;组2采用传统康复方案。患者出院后随访2年,主要研究终点为死亡和心肌再梗死,次要研究终点:临床心功能分级、心绞痛分级、生活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结果失随访9例(组1和组2分别为3例和6例),随访率为93.3%。随访期中两组在死亡、心肌再梗死、心功能分级、心绞痛分级、生活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的构成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O.05)。结论无合并症的AMI早期康复治疗并不增加远期死亡、心肌再梗死及心绞痛的发生例数,同时对心功能生活质量无不利影响。
简介:用EDTA可增强Fe^2+催化鲁米诺与溶解氧的发光反应,将EDTA加入鲁米诺溶液中可使流动注射分析测亚铁的检出限降低约160倍,在流动注射分析的试样分流路中使用新型的锌镀铜微还原柱,可同时测定Fe^2+和Fe^3+,该微还原本可至少测定3000个试样,测定Fe^2+和Fe^3+的线性范围是1×10^-9-1×10^-5mol.L^-1,检出限分别为2.7×10^-10和3.5×10^-10mol.L6-1,测定试样的速率为60h^-1,Cr^3+和Co^2+有干扰,测定混合物中的Fe^2+和Fe^3+获得满意结果,测试样的结果同标准的分光光度法结果一致,实验表明,EDTA起增强剂的作用,Fe^2+是催化剂,而溶解氧是氧化剂,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简介:目的:探讨外阴癌治疗的新方法。方法:采用HIFU(频率9.84mhz,声强1109w/cm^2)技术和手术方法对120只新西兰白兔外阴VX2鳞癌模型进行对照研究。随机分为两大组:早期治疗组和晚期治疗组,其中早期组分为:早期HIFU组(n=20),早期手术组(n=20);晚期组又分为:晚期HIFU组(n=20),晚期手术期(n=20),晚期HIFU加淋巴结切除组(n=20),晚期手术加淋巴结切除组(n=20)。HIFU或手术切除的范围均超过病灶周围1cm。定期测动物体重,观察精神状态及外阴形态,记录术中出血及治疗时间,彩超测定局部肿瘤消长情况,病理学确定复发、转移和治愈情况,记录动物存活期。结果:各HIFU治疗组: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手术组(P<0.05),外阴形态正常率、存活期、治愈率均明显高于手术组(P<0.05),治疗后1周体重明显重于手术组(P<0.05),复发、转移率明显低于手术组(P<0.05),晚期HIFU加双腹股沟淋巴结切除组治愈率明显高于晚期HIFU组(P<0.05)。结论:HIFU治疗早期兔外阴VX2鳞癌治愈率等同手术,但生存质量却明显优于手术;晚期单纯HIFU治疗组,其生存期延长,生存质量提高:晚期HIFU联合手术切除局部淋巴结,则治愈率明显提高,故局部HIFU加局部淋巴结切除术可望成为外阴癌治疗的一种新尝试。
简介:目的研究普伐他汀对激素性坏死股骨头内骨形成蛋白-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5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普伐他汀治疗组,每组18只。模型组和普伐他汀治疗组应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及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造成股骨头坏死模型,普伐他汀治疗组于造模后4周开始普伐他汀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等容量蒸馏水。分别于喂药后第4、8、12周分批处死动物,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股骨头内BMP-2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和普伐他汀治疗组各时相点BMP-2的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组,但普伐他汀治疗组喂药后第4、8、12周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普伐他汀可诱导激素性坏死股骨头内源性BMP-2mRNA的表达。
简介: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SMI)对RBL-2H3细胞脱颗粒的影响及其原因。方法以C48/80为工具药建立RBL-2H3细胞脱颗粒模型,检测不同浓度C48/80与RBL-2H3细胞作用不同时间后细胞β-己糖苷酶、类胰蛋白酶和组胺的释放率以及细胞活力,在细胞活力大于80%情况下,选择释放程度较高的指标和条件为优选考察指标和条件。将SMI和其溶剂(Tween-80)原液等比稀释成不同浓度后与RBL-2H3细胞共同培养,通过中性红染色法观察细胞脱颗粒的形态学变化,分别用显色法和间接荧光法检测细胞上清的β-己糖苷酶和组胺释放率,采用细胞计数法(CCK-8)检测细胞的活力。结果RBL-2H3细胞脱颗粒模型的最佳作用时间为30min,最佳指标为β-己糖苷酶和组胺释放率。与空白组相比,SMI质量浓度低于13.3g生药/L(3倍临床浓度)时,细胞中性红染色未见脱颗粒现象,组胺和β-己糖苷酶释放率亦无差异;而在Tween-80质量浓度为1.00g/L时,SMI40g生药/L(9倍临床浓度)组和溶剂1.00g/L组细胞中性红染色均可见脱颗粒现象,细胞上清组胺和β-己糖苷酶释放率亦明显增加。此外,CCK-8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各浓度的SMI对细胞活力均无影响。结论SMI低于3倍临床浓度无明显RBL-2H3细胞脱颗粒作用;而在9倍临床浓度能刺激细胞脱颗粒,这种脱颗粒作用可能与所含溶剂(Tween-80)有关,与其对RBL-2H3的细胞毒性作用无关。提示SMI在低于3倍临床浓度相对安全,在9倍临床浓度时有致类过敏反应的风险。
简介:目的研究儿童2期手足口病采取总剂量相同,但单次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选取80例符合儿童2期手足口病诊断标准的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平均分组,小剂量组40例(丙种球蛋白0.5g/kg.d,总量2g/kg),大剂量组40例(丙种球蛋白1g/kg.d,总量2g/kg),其他常规治疗两组相同,以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经济效益)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大剂量组的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小于小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大剂量的并发症较小剂量组少,经济效益较小剂量组高,p<0.05.结论儿童2期手足口病采取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较小剂量更有效且经济效益更好。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胰蛋白酶原-2在大肠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11年9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经内镜及病理证实的大肠癌39例、大肠腺瘤35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对照组)的血清胰蛋白酶原-2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血清胰蛋白酶原-2水平大肠癌组和大肠腺瘤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绘制出胰蛋白酶原-2含量ROC曲线,以1.25μg/L为最佳截断值,敏感性和特异度分别为54.00%和83.00%,ROC曲线下面积为0.72。结论血清胰蛋白酶原-2在大肠癌及大肠腺瘤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对大肠肿瘤性病变有一定的提示意义,可作为大肠肿瘤性病变早期筛查的潜在标志物。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远志皂苷水解物主要活性成分3,4,5-三甲氧基肉桂酸(TMCA)、对甲氧基肉桂酸(PM-CA)和细叶远志皂苷(TF)的肠转运特性,预测其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利用Caco-2细胞模型,以及所建立的LC-MS/MS分析方法,研究上述3个成分在不同浓度下从顶侧(AP)到基底侧(BL)以及从BL到AP2个方向的转运特性。结果TMCA和PMCA2个酚酸化合物具有较好的膜通透性,在不同浓度下从AP到BL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均〉10×10-6cm.s-1,而三萜皂苷TF的通透性较差,Papp值均〈1×10-6cm.s-1。3个化合物的转运量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Papp值保持基本一致,且各自2个方向的Papp值无明显差异。结论TMCA和PMCA具有良好的肠通透性,属吸收较好的化合物,而TF则通透性较差,口服吸收可能很有限;3个化合物均以被动扩散形式转运,且无外排转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