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70岁以上)股骨颈移位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粉碎性骨折21例,对高龄患者进行受伤前、术前、术后的Harris评分,并对21例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及输血、术后引流进行统计,并对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21例高龄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进行随访观察12—24个月。Harris评分受伤前为87—91,平均89.8;术前为32—51,平均43.7;术后为78—90,平均86.2。其中术后功能按Harris评分优良17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80.95%。手术时间为51—113min,平均63min。术中出血123—473ml,平均387ml。术后引流80—360ml,平均180ml。术后髋关节疼痛l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76%。结论入院后积极的围手术期评估和手术治疗,不但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而且减少了患者的疼痛。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早期负重下地快,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比较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有限内固定治疗关节面移位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80例(98足)关节面移位跟骨骨折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48足)患者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研究组40例(50足)患者采用小切口有限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Bolther角和Gissane角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Bolther角和Gissane角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优良率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12.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关节面移位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小切口有效内固定治疗术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创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性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探寻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对1999年3月-2007年12月间手术治疗的137例156足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切开复位内固定组(ORIF组)62例(69足),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微创组(PR组)75例(87足),采用经跗骨窦微创切口复位、经皮螺钉/克氏针内固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8.5-57月,平均32.7月。测量每足B?hler角、临界角、跟骨宽度,术前、后对比均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量表1评价足部功能,末次随访时ORIF组总优良率为85.5%,PR组为89.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组织并发症,ORIF组为15/69(21.7%),PR组2/87(2.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微创切口复位、经皮固定技术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复位固定效果和手术疗效,而且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微创切口、经皮固定术是治疗移位性跟骨关节内骨折的首选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带线锚钉固定手术治疗单纯移位性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自2014年8月-2016年1月,收治的23例单纯移位性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12例;年龄36-64岁,平均47岁;左侧9例,右侧14例,23例患者均为外伤所致闭合性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带线锚钉固定手术方式进行治疗。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AS-ES),评价患者术前及术后患侧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功能。结果本组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2.5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患侧肩关节AS-ES评分术前平均为38.5分,术后平均为90.3分。随访23例患者骨折局部无明显疼痛不适,术后肩关节功能活动状况良好,所有患者对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切开复位带线锚钉固定手术治疗单纯移位性肱骨大结节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损伤膈神经移位术患者全麻苏醒后自主呼吸困难撤机拔管的对策。方法对115例接受臂丛神经根损伤膈神经移位术患者中5例术后不能及时撤机拔管需机械通气治疗患者进行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模式辅助通气、自主呼吸锻炼等方法积极治疗。结果4例患者分别在1~5天撤机拔管,1例患者气管切开呼吸机持续辅助通气,经152天后各项拔管条件达标后拔除气管导管。结论臂丛神经损伤膈神经移位术对患者呼吸功能有不同程度影响,绝大部分均能术毕后及时恢复自主呼吸撤机拔管,小部分通过合适机械通气模式和呼吸肌锻炼在数天内撤机拔管,仅1例需较长时间机械通气,经152天呼吸支持后撤机拔管。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旋转手法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年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儿童尺桡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患儿,采用旋转手法进行治疗。结果一次复位成功者39例,二次复位成功者7例,40例达解剖或近似解剖复位,6例桡骨解剖复位,随访复查结果所有患者患肢外观无畸形,功能优35例,良11例。结论旋转手法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干骺端背侧移位骨折,配合骨折三期辩证内外用药,具有软组织创伤小,复位后骨位稳定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实际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2例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患者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对照组28例患者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未植骨手术进行治疗。手术后对患者的Maryland进行评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的Maryland评分结果与对照组存在差异,但是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研究组患者的跟骨高度、Bolher角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的效果好,对比未植骨的远期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空心钉与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56例移位股骨颈骨折分别采用空心钉(空心钉组30例)及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钢板组26例)内固定治疗,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3.85%,空心钉组23.33%。结论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较空心钉,功能恢复好,固定牢靠,并发症少。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使用切开复位跟骨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40例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非手术手法复位治疗和切开复位跟骨板内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使用切开复位跟骨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能够明显提升治疗效果,有着较高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颌下腺移位术预防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燥症的长期效果及护理。方法7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试验组在行常规放疗前将颌下腺移位至颏下区,放疗时颏下区设置挡块。99Tc核素扫描检测放疗前后颌下腺功能,测定放疗前后唾液分泌量,放疗后60个月进行口干程度问卷调查,统计5年生存率。结果放疗后60个月试验组颌下腺摄取、分泌功能均明显较对照组好,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00和0.000;试验组和对照组唾液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65g和0.73g(P=0.000);试验组中度至重度口干燥症的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12.9%vs78.6%,P=0.000);试验组和对照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6.1%和82.4%,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67)。结论颌下腺移位术不影响鼻咽癌远期疗效,预防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燥症的长期效果良好,可改善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生存质量。术前做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颌下腺分泌情况,适当限制体位及适时的心理疏导,协助进行腺体功能测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腱肌移位与单纯带线锚钉缝合对膝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膝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重建组35例采用半腱肌移位修复内侧副韧带,缝合组35例采用单纯带线锚钉缝合内侧副韧带。术后1年进行随访,采用改良Lysholm-Scale功能评定标准对两组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重建组术后功能评分为(91.8±3.2),明显优于缝合组的(82.1±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组优良率为88.6%,缝合组优良率为77.1%,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半腱肌移位在膝内侧副韧带损伤治疗中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带线锚钉缝合,更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子宫颈鳞癌患者行卵巢侧面移位术后对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影响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09-2012年来我院接受宫颈癌手术并于术后接受卵巢侧面移位术的患者50例,根据患者术后是否辅助进行化疗将其分为术后辅助化疗组和术后非辅助化疗组,根据年龄是否大于40将其分为40岁以上组及40岁以下组,术后每隔半年对这50例其进行一次调查,这种调查连续进行3次,主要调查内容为按照不同分组标准中患者术后的内分泌功能正常患者所占的比例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数量。结果术后辅助化疗组和术后非辅助化疗组在三次不同的调查中内分泌正常的人所占的比例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而40岁以下组在内分泌正常所占的比例要显著大于40岁以上组(P<0.05),在调查中仅见卵巢囊肿这一并发症发生。结论卵巢侧面移位术后能够有效保护卵巢免受盆腔外部的放疗的影响,保护卵巢正常的内分泌功能,而接受手术年龄的大小会对卵巢的内分泌功能产生显著影响,同时卵巢侧面移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仅为卵巢囊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效果。方法2015年11月—2017年10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简单随机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4例,对照组给予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前后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复发率、阴道出血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氨酶升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FSH、LH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后存在复发可能,需配合药物治疗,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均能调节雌激素水平,且前者更为安全,推荐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于3D打印技术的锁骨中段移位骨折微创手术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以我院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采用随机抽取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的例数是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3D打印微创手术治疗,将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的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采用3D打印技术结合微创手术治疗,效果要好于传统切开手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且切口长度较小,优势显著,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