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高血压患者进行心血管危险性分层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96例高血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血管分层,并依据心血管分层的结果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治疗后发现,研究组患者中的中危患者和高危患者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血管危险性分层,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心血管危险性分层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对比的方法,将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加以心血管危险性分层治疗。3个月的治疗周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研究治疗效果存在的差异。结果在研究组的患者采取了心血管危险性分层后,血压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在治疗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对比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患者在治疗后重新根据标准进行分层的结果要明显的好于治疗前,高危与超高危的患者比例均有所下降,与第一次结果相比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心血管危险性分层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应对高血压人群普及健康教育和基本知识内容,倡导患者以积极健康的方式生活。
简介:目的比较四种真菌评分方法对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的诊断价值,为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早期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6年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高危患者。依据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非感染、拟诊、临床诊断和确诊4组,并对4组患者进行MDRA评分、IFIRSS评分、Sevilla评分及Candida评分,评价四种评分方法对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共有275例高危患者,非感染组138例,拟诊组63例,感染组74例(其中临床诊断组64例,确诊组10例)。感染组患者年龄及住院时间均高于非感染组(均P<0.05)。74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假丝酵母菌74株,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60株(81.1%)。MDRA评分阳性114例(41.5%)、Candida评分阳性83例(30.2%)、Sevilla评分阳性42例(15.3%)、IFIRSS评分阳性23例(8.4%)。四种评分方法中MDRA评分灵敏度(Se)较高(59%),但特异度(Sp)最低(66%);IFIRSS评分Sp较高(91%),但Se极低(9%);Sevilla评分Sp最高(96%),Se尚可(45%);Candida评分的Se最高(68%),Sp较高(90%)。结论Sevilla评分有较高Se和Sp,可用于早期诊断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Candida评分诊断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与临床诊断标准总符合率最高,Se、Sp均较高,对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早期诊断有较大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高血压患者进行心血管危险性分层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96例高血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血管分层,并依据心血管分层的结果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治疗后发现,研究组患者中的中危患者和高危患者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血管危险性分层,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了解河源市洪涝灾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现状,对洪涝灾害可能造成的疫情威胁程度进行综合性评估,并对洪涝灾害疫情的发展变化作出科学的预测,为制定洪涝灾害救灾防病卫生服务决策提供技术服务。方法结合现场调查、问卷调查,对洪涝灾害进行即时评估和回顾性评估。结果此次灾害以涝灾和山体滑坡为主,淹没面积大,受灾的人口多,灾害破坏性大,计免冷链、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因灾受损。灾后该市洪涝灾害疫情潜在威胁主要是:供水与卫生设施遭破坏与污染;公共卫生规划遭受破坏;灾后人力与财力资源可能转向救援/“复产”,疾控工作包括疾病监测、控制虫媒、预防接种规划、卫生监督等不能很快恢复;出现有利于虫媒孳生的生态学变化。结论当地灾后存在疫情暴发的隐患,但积极做好救灾复产、及时恢复并加强疾控工作,能有效减低疫情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寻找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将某三甲医院2010年1月至2020年7月主诊或其他诊断中带有感染性休克出院病例资料401例,经过筛检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有332例,利用统计学工具,先单因素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在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诊断感染性休克24小时内血胆碱酯酶、动脉血乳酸、氧合指数、SOFA评分是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诊断感染性休克24小时内血胆碱酯酶、动脉血乳酸、氧合指数、SOFA评分是评估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SOFA评分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预测价值最高,血胆碱酯酶预测价值最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危险因素。方法用于本次临床研究的40例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是由我院自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这段期间内收治的,将这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将同期40例非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变应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鼻窦炎、咽鼓管功能障碍、鼻中隔偏曲、扁桃体炎症、鼻咽部恶性肿瘤、腺样体肥大、乳突气化不良、急性中耳炎治疗不当、中耳气压损伤及腭裂等十五种因素上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病程、变应性鼻炎、乳突气化不良这三种因素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各因素上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程、变应性鼻炎及乳突气化不良是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当予以有这几种情况的患者重点关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及护理干预。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3月到2014年2月月收治的218例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分析有关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预见护理干预;同时回顾性选择自2010年2月到2012年2月在我院的212例老年患者的跌倒情况进行对比,并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两者之间的对比结果及因素评估。结果对住院老年患者进行跌倒护理干预后,跌倒发生率(干预组为0.45%,对照组为13.2%)远远小于未加护理干预的患者。结论对老年患者进行跌倒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防止老年人的跌倒发生,并且即使发生跌倒患者能过在第一时间内寻求到最佳的治疗方式,在预防和医治上作用较为理想。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输血风险管理联合危险因素分析对山区地震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4月至 2019年 4月在某院就诊的山区地震并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 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对照组 5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 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输血风险管理联合危险性因素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输血不规范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26.00%;观察组患者输血不规范总发生率 6.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输血不规范总发生率 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观察组核对不规范、配血报告填写不规范、申请单不规范均 1例,且无执行单不规范的情况。结论:输血管理联合危险因素分析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用于山区地震并接受输血的患者中,能够显著降低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输血不规范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配偶感染乙型肝炎危险性。方法选取在2014年3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及其配偶为研究对象,按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阴性和阳性分成两组,各40例。研究组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阳性者及其配偶,对照组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阴性组及其配偶。结果研究组配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阳性率为30.0%,高于对照组的10.0%;研究组中男性配偶的阳性率为2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53%;女性配偶阳性率为35.7%,明显高于对照组7.1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夫妻间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危险性较高,但保证安全的性生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传播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创伤性脾破裂的危险因素。方法将1998~2006年我院收治的184例创伤性脾破裂病人入院时的13项指标、美国脾脏损伤分级标准、出血量和预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收缩压、脉率、出血量、全腹肌紧张、肠麻痹、脾脏损伤级别、合并2个以上其他脏器损伤是影响脾破裂预后的因素。结论对影响脾破裂的预后因素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以提高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基于危险评估的针对性护理具体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受试者80名,纳入时间从2023年4月到2024年4月,按需求将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比组和研究组,各40例,参比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基于危险评估的针对性护理,对两组的止血、住院时间、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相比参比组,研究组止血、住院时间更短,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比组,P<0.05。结论: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实施基于危险评估的针对性护理,能够缩短止血、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并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该护理模式值得临床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青年人肥胖的患病率及蛋白尿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09年8月在福建医科大Ц绞舻谝灰皆禾寮熘行哪炅?0-39周岁的人群体检资料,资料包含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肌酐、尿素氮、空腹血糖、尿酸、TG、TC、HDL、LDL、尿蛋白。分析该人群男女各自肥胖、蛋白尿患病率,各种因素与蛋白尿的关系。结果在资料完整的2293例青年体检者中,男性肥胖患病率33.3%,蛋白尿患病率2.5%;女性肥胖患病率7.5%,蛋白尿患病率1.7%。经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肥胖、血压、血脂紊乱、高血糖、高尿酸与蛋白尿独立相关。结论在小于40岁的青年人男性肥胖率是33.3%,女性肥胖率是7.5%,总的肥胖率22.0%,男女蛋白尿患病率分别是2.5%和1.7%,高血压、血脂紊乱、高血糖、高尿酸、肥胖是蛋白尿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