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降低中成药制剂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的方法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6月期间服用中成药制剂出现不良反应的6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患者药物不良反应表现,定向给予综合处理方法。结果60例应用中成药制剂出现不良反应患者临床主诉表现为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反应、血液系统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呼吸系统反应、泌尿系统反应。经临床对症处理均告缓解。结论患者应用中成药制剂产生的不良反应相应多元,同患者给药方式、药物剂量、配伍等众多因素存在密切关联,因此针对药物不良反应情况,需要从给药途径、药物配伍、药物剂型等环节着手把控,以提升患者临床用药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中药处方点评在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每月进行不定期抽查80~100张中药处方进行点评的药方作为观察组,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未进行中药处方点评工作的药方作为对照组,将两组药方使用不合理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对两年中因药方不合理出现的医疗纠纷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出现用药不合理的发生率为1.7%,对照组出现用药不合理的发生率为6.0%,观察组用药不合理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因用药不合理引起的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中药处方点评能有效降低中成药使用不合理的发生率,减少医疗纠纷,提要中成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前,探讨中成药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中成药芪苈强心胶囊治疗12周)和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西药治疗12周),观察前后临床症状,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距离和检测血清B型利钠肽(BNP)水平。结果两组在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左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6分钟步行距离增加和血清BNP水平下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55%比42.5%;95%比77.5%;P<0.05)。结论中成药芪苈强心胶囊可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增加步行距离及降低血清BNP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扬州市中医院所用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ADR监测提供参考,分析其发生的可能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为临床用药安全性和合理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从涉及患者、给药途径、给药剂型、损害系统、主要症状、危害程度等多个角度对扬州市中医院2009-2013年的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展开综合分析、统计。结果82份中成药ADR报告中,男25例(30.49%),女57例(69.51%),女性明显高于男性;高发年龄段15岁以上患者;引起不良反应中单独用药59(71.95%),合并给药23例(28.05%);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59例(67.05%);静脉滴注引起的不良反应74例(84.09%);不良反应的发生可累及全身各系统,其皮肤及其附件损害55例(48.25%)。结论近5年来中成药ADR增多,临床应重视中成药ADR监测,尽量减少或避免其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成药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与发生的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4年10月就诊于我院且出现中成药不良反应的6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此类不良反应的临床以及诱发因素。结果对于中成药不良反应,全身过敏24.6%(107/638)和皮肤受损23.2%(148/638)是两种最常见的临床特征;中成药不良反应更容易出现在61~80岁这一年龄段(39.6%,253/638);在中成药中,注射剂(76.6%,489/638)最容易导致不良反应。结论中成药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集中在全身过敏以及皮肤受损两大方面;诱发因素众多,主要包括患者因素和药品类型等。
简介:摘要目的评定中成药合理使用中落实中药处方点评方案的干预功能。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01月~2014年12月抽查的60份中药处方,观察处方单中中成药应用情况,并于2015年01月~2016年02月期间推行中药处方点评活动,再次评定该阶段处方单中中成药应用情况,并对2个阶段中的不合理用药行为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推行中药处方点评活动前,有6起(10.00%)不合理用药行为出现,推行点评活动后,有1起(1.67%)起不合理用药行为出现(P<0.05)。结论在中成药合理使用流程中推广、落实中药处方点评方案具有可行性,不仅能提升中成药临床使用质量及合理性,还能有效规避医疗纠纷,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止咳化痰类中成药使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川贝枇杷露、清喉利咽颗粒两种止咳化痰类中成药,对比2014年用药金额和2015年用药金额,以及2014年、2015年DDDS值和日用药金额。结果;清喉利咽颗粒在2014年用药金额、2015年用药金额的比较中显著优于川贝枇杷露2014年用药金额、2015年用药金额,清喉利咽颗粒在2014年2015年DDDS值和日用药金额的比较中显著优于川贝枇杷露(P<0.05)。结论清喉利咽颗粒在2014年至2015年日销售金额和年度用药金额最高,且口感好、服用方便、见效快,因此颗粒剂比传统液体制剂用药频率更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我院中成药合理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一般规律及特征,总结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及并发不良反应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来我院应用中成药而引发的不良反应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规律。结果68例中成药不良反应统计中,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性别及年龄无关;临床表现主要为过敏反应,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严重,占38.2%;不良反应在30min内发生者42例,占61.8%,首次用药发生者51例,占75%;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占60.3%;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增高,占75%。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中成药的组成及有关临床资料,重视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减少中成药的联合用药,主动展开全方位的不良反应监测,科学、合理的应用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