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剖宫产术是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方法之一,合理选择剖宫产指征,同时在一定范围内限制剖宫产率的上升,既可降低高危孕妇和围生儿的病死率,又可避免或降低剖宫产的并发症。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国民认知的变更,全国各地医院的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现在,市级助产机构的剖宫产率已经达到了59.68%,县级助产机构的剖宫产率达到了50.09%,乡镇级助产机构也达到了34.68%。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妇予以分阶段护理对其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在2021年5月-2022年6月这一时间范围内选择在我院进行剖宫产分娩的103例产妇,按照分娩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探究组,2021年5月-2021年12月期间的51例产妇进行常规护理,2022年1月-2022年6月期间的52例产妇予以分阶段护理,护理干预后观察产妇术后恢复状况和产后泌乳功能。结果:数据分析:两组对比,探究组首次肛门排气、下床活动以及切口愈合时间对照组均大于探究组,泌乳始动时间探究组小于对照组,产后24h泌乳量对照组小于探究组,数据对比差异均有意义,P<0.05。结论:将分阶段护理用于剖宫产产妇中,能够明显减短术后恢复时间,提升产后泌乳功能,整体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中予以推广。
简介:摘要:剖宫产术(剖腹产)是一种常见的分娩方式,其术后护理对产妇的恢复至关重要。本综述旨在探讨剖宫产术后护理措施对产妇恢复的影响。通过检索和分析相关文献,本文总结了术后护理在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感染、管理疼痛、促进早期活动、心理支持和母乳喂养等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规范的术后护理可以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产妇早期恢复。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术后早期活动和适当的运动,可以加快肠蠕动的恢复,减少腹胀和便秘的发生;伤口护理和无菌操作可以预防伤口感染;有效的疼痛管理能够提高产妇的舒适度,促进康复;心理支持和教育可以缓解产妇的焦虑情绪,增强自信心;鼓励母乳喂养不仅有助于新生儿的健康,也有助于产妇子宫的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次不同剖宫产切口对腹壁、腹腔粘连性及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待产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80例产妇,根据患者首次剖宫产切口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观察组采用的是新式剖宫产术,对两组产妇的盆腹腔粘连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娩时间以及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产妇再次妊娠剖宫产术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分娩时间以及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首次剖宫产后盆腹腔粘连情况和子宫疤痕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和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式剖宫产术的对再次妊娠产妇来说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产妇子宫疤痕的恢复,减少再次妊娠产妇的分娩痛苦,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次不同剖宫产手术对术后腹腔、腹壁粘连及再次剖宫产的影响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再次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其中初次剖宫产孕妇采用新式剖宫产作为观察组;初次剖宫产是以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腹壁,腹腔粘连程度,初次子宫瘢痕情况以及再次剖宫产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的腹腔和腹壁粘连情况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孕妇,两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的瘢痕要明显无对照组孕妇明显,瘢痕不突出,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孕妇的再次剖宫产手术情况也比对照组孕妇情况好,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新式剖宫产对于产妇产后腹壁,腹腔粘连情况,子宫瘢痕情况恢复较好,粘连较少,瘢痕较细。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首次剖宫产术中采用横向切口或纵向切口对产妇二次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1月~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围绕产科护理新模式用于剖宫产对促进自然分娩及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展开研究。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20例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产妇。60例对照组研究对象接受产科常规性护理,60例观察组研究对象接受产科护理新模式。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接受相应护理干预后,从产程时间来看,对照组长于观察组,p<0.05;从总剖宫产率来看,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从护理满意度来看,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临床产科护理中,产科护理新模式能够促进产妇自然分娩,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理新模式用于剖宫产对促进自然分娩及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2月-2023年10月选择于本院进行分娩的产妇74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成对照组(n=37例)和观察组(n=37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给予观察组进行产科护理新模式干预。比较护理后两组分娩结局、心理情绪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科护理新模式可有效改善产妇不良心理,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值得借鉴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分析研究顺产与剖宫产两种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市阴道顺产分娩的产妇59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在我市行剖宫产手术分娩产妇59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种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健康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产妇的产后便秘率、泌尿系感染率、产褥感染率、乳汁不足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新生儿黄疸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新生儿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对母婴造成的健康影响明显大于顺产,因此临床上要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选择分娩方式,尽量避免剖宫产所造成的母婴健康危害。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分娩镇痛对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7 年 9月至 2019年 9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其中, 384例分娩镇痛的初产妇为观察组, 299例不分娩镇痛的初产妇为对照组。记录两组产妇缩宫素使用率、阴道试产失败时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和剖宫产时的失血量。产妇因宫缩乏力缩宫素使用率、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及术中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缩宫素使用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产妇因胎方位异常、活跃期停滞、胎儿窘迫中转剖宫产,观察组胎方位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胎方位异常指征中,观察组产妇中转剖宫产手术时发现胎方位为枕前位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分娩镇痛能降低剖宫产率,但宫缩乏力的可能性增高,缩宫素的使用率增大,产妇剖宫产时术中出血量增多。分娩镇痛技术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但应注意防治由于宫缩乏力引起的出血,提前完善应对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剖宫产术后应用自控镇痛对产妇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比较麻醉前心理干预同时应用术后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80例需要剖宫产孕妇分成三组,分别采取术前心理干预治疗同时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术后应用自控镇痛、与对照组比较,观察术后镇痛效果。结果麻醉前接受心理干预治疗结合术后自控镇痛手段的镇痛效果优于仅仅单一使用术后自控镇痛手段治疗的镇痛效果,使用术后自控镇痛治疗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不使用术后自控镇痛治疗手段的对照组。结论综合使用麻醉前心理干预治疗和剖宫产术后采用自控镇痛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地为剖宫产产妇解决疼痛问题,提高患者对麻醉术后镇痛的满意度,促进产妇的心理及身体恢复,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脐带绕颈时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比较脐带绕颈与非脐带绕颈组剖宫产率、阴道试产时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中转剖腹产率的差异。结果有脐带绕颈的孕妇选择剖宫产者占48.8%,选用阴道分娩试产者中转剖宫产占10.1%,宫内窘迫发生率为23.2%,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2.6%;无脐带绕颈的孕妇选择剖宫产占46.1%,选用阴道分娩试产者中转剖宫产占9.2%,宫内窘迫发生率为22.4%,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率增高原因与观念变化、医疗纠纷增多有关。对脐带绕颈1周,而无其他妊娠高危因素者,建议选择阴道分娩。脐带绕颈2周或2周以上者,建议剖宫产结束分娩。要正确把握阴道试产时的助产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