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AbstractBackground:Gene promoter methylation is a major epigenetic change in cancers, which plays critical roles in carcinogenesis. As a crucial regulator in the early stages of B-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embryonic neurodevelopment, the paired box 5 (PAX5) gene is downregulated by methylation in several kinds of tumors and the role of this downregulation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 pathogenesis remains unclear.Methods:To elucidate the role of PAX5 in ESCC, eight ESCC cell lines, 51 primary ESCC tissue samples, and eight normal esophageal mucosa samples were studied and 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 was queried. PAX5 expression was examined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western blotting. Cell apoptosis, proliferation, and chemosensitivity were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colony formation assays, and 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 assays in ESCC cell lines with PAX5 overexpression or silencing. Tumor xenograft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for in vivo verification.Results:PAX5 methylation was found in 37.3% (19/51) of primary ESCC samples,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age (P = 0.007) and tumor-node-metastasis stage (P = 0.014). TCGA data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PAX5 expression was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promoter region methylation (r = -0.189, P = 0.011 for cg00464519 and r = -0.228, P = 0.002 for cg02538199). Restoration of PAX5 expression suppressed cell proliferation, promoted apoptosis, and inhibited tumor growth of ESCC cell lines, which was verified in xenografted mice. Ectopic PAX5 express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53 reporter luciferase activity and increased p53 messenger RNA and protein levels. A direct interaction of PAX5 with the p53 promoter region was confirmed by 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s. Re-expression of PAX5 sensitized ESCC cell lines KYSE150 and KYSE30 to fluorouracil and docetaxel. Silencing of PAX5 induced resistance of KYSE450 cells to these drugs.Conclusions:As a tumor suppressor gene regulated by promoter region methylation in human ESCC, PAX5 inhibits proliferation, promotes apoptosis, and induces activation of p53 signaling. PAX5 may serve as a chemosensitive marker of ESCC.

  • 标签: PAX5 DNA methylation Esophageal cancer p53 signaling Chemosensitivity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克隆号p53抗体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与TP53基因突变情况进行一致性分析,筛选最优克隆号及其阳性阈值。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间42例胃腺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分别检测4种不同克隆号(DO-7、BP-53-12、MX008、SP5)p53蛋白水平表达情况,并采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TP53基因突变情况。统计分析不同梯度蛋白表达情况,比较各克隆号p53抗体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结果4种克隆号(DO-7、BP-53-12、MX008和SP5)p5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腺癌细胞百分比各不相同,阳性例数亦不相同,分别为39/42(92.9%)、40/42(95.2%)、36/42(85.7%)和37/42(88.1%)。二代测序TP53基因突变33例,无突变9例。克隆号DO-7在阳性阈值为50%时准确率最高,BP-53-12、MX008和SP5准确率最高的阳性阈值分别为70%、60%和20%。相对应的4种克隆号灵敏度为:DO-7 100.0%、BP-53-12 95.7%、MX008 95.7%及SP5 100.0%;特异度为:DO-7 77.8%、BP-53-12 88.9%、MX008 100.0%及SP5 100.0%。结论不同克隆号p53在胃腺癌蛋白水平表达情况不同,最佳阳性阈值差异较大,评估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必须明确所用抗体的克隆号。本研究结果表明,胃腺癌中p53克隆号SP5蛋白水平免疫标记最佳阈值为20%,与TP53基因水平预测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均达到100.0%,因此,胃腺癌中p53采用克隆号SP5免疫组织化学探讨TP53基因突变背后的机制及创新治疗方式更具有代表性意义和价值。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对肺癌患者血清及胸水p53抗体水平的检测,探讨p53抗体对肺癌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6例肺癌未治疗患者,19例经手术或化疗治疗后的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并以20例良性疾病患者作对照,其中5例肺癌患者同时检测胸水p53抗体,以6例良性胸水作对照。结果肺癌未治疗组血清阳性率为50.0%,p53抗体水平为(4.054±6.308)IU/mL,高于对照组(0.177±0.085)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癌治疗组阳性率为31.6%,血清p53抗体水平为(1.660±3.591)IU/mL,与对照组和肺癌未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对照组胸水p53抗体水平为(0.398±0.443)IU/mL,结果略高于血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血清p53抗体检测阳性率为60.0%,胸水阳性率为80.0%,肺癌组胸水p53抗体水平为(15.510±8.813)IU/mL,高于其血清中含量和良性对照组胸水中含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血清及胸水p53抗体水平有助于肺部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是一种简便、特异性强的p53基因突变检测方法。血清p53抗体可成为肺癌的血清标志物,p53抗体的产生可能是肺癌发生的早期指征,是肺癌的不良预后因子,有望应用于预测复发和评价疗效。胸水p53抗体检测比血清更具敏感性。

  • 标签: 血清 胸水 P53抗体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ACE联合CT引导下P53瘤内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TACE后,自愿接受p53基因腺病毒瘤内注射治疗的男性患者8例,年龄54~68岁,平均年龄62.5岁。TACE进行栓塞治疗,进行CT引导下P53瘤内注射治疗,对术后反应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TACE治疗后联合CT引导下p53基因腺病毒瘤内注射治疗的患者肝功能和疗效方面显著,不良反应和单纯进行TACE治疗的患者大致相同。结论TACE联合CT引导下p53瘤内注射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TACE CT P53 基因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7例晚期无法行手术切除的恶性肿瘤患者,或术后肿瘤转移、无法再手术的患者,采用瘤内注射、血管介入和静脉滴注rAd-p53联合化疗和放疗,至少1个疗程以上,通过临床观察、KPS评分、CT或MRI检查以及随访,评价rAd-p53联合化、放疗的临床疗效。结果:67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47.8%,疾病控制率为89.6%,其中CR患者4例,分别为卵巢癌1例,皮肤癌1例,鼻咽癌2例。rAd-p53联合放疗41例,联合化疗26例,有效率分别为56.1%和34.6%(P〈0.05),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5.1%和80.8%(P〈0.05)。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60个月(6~117个月);联合治疗后,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4个月(2~34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自限性发热,另有个别胃肠道反应及肌肉酸痛。结论:rAd-p53对多种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疗效,临床应用安全;局部给药联合放疗可能比联合化疗更能提高肿瘤的局控率。

  • 标签: 恶性肿瘤 基因治疗 重组人P53腺病毒
  • 简介:摘要5q-综合征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特殊亚型,该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以贫血为主,血小板计数可正常或增高,骨髓原始细胞比例<5%,预后较好。随着对5q-综合征研究的进展,其发病机制逐渐被揭示。位于5号染色体长臂(5q)的CSNK1A1、RPS14、EGR1等致病基因单倍剂量不足,是引起该病不同临床表型的主要分子机制,其中多个基因的缺失与TP53的表达产物p53相关。此外,伴5号染色体异常MDS患者的TP53突变率较MDS总体人群明显升高,因此p53在5q-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已成为其潜在治疗靶点。目前,来那度胺为5q-综合征的一线用药,其作用机制也与p53相关。笔者拟就RPS14、CSNK1A1、EGR1等关键致病基因单倍剂量不足、TP53突变通过p53参与5q-综合征的发病,以及来那度胺通过p53对5q-综合征发挥治疗作用等方面,对p53在5q-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染色体缺失 基因,p53 5q-综合征 RPS14 CK1α
  • 简介:摘要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是由5型腺病毒载体与人P53基因重组的肿瘤基因治疗制品。P53基因指导合称P53蛋白,P53蛋白的表达量很低,在受到DNA损伤等刺激时,P53蛋白表达量升高,发挥细胞增殖调节的作用,抑制细胞分裂,诱导细胞凋亡,P53基因突变频率可高达50%~70%,因此已成功应用于头颈肿瘤。我科2013年—2015年应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进行头颈肿瘤治疗共计24例,通过积极的治疗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治疗都已顺利完成。

  • 标签: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 基因治疗 头颈肿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nm23、p53和cerbB-2的表达与其预后关系.方法将胃癌组织中nm23、p53和cerbB-2基因编码蛋白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统计患者临床数据.结果nm23低表达和p53、cerbB-2过表达在胃癌的分化、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TNM分期、5年生存率上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联合检测nm23、p53和cerbB-2对判断胃癌预后比单独考虑其中一个指标更有价值,可作为判决预后的重要指标.关键词胃癌;nm23;p53;cerbB-2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77-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抑癌基因P53(突变型)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并结合卵巢癌临床参数如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等进行比较,了解P53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不同性质卵巢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上皮性卵巢癌,良性上皮性肿瘤,正常卵巢组织中三种指标的表达情况P53蛋白为14/22、0/20、0/18,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率显著增高;P53表达与肿瘤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相关。结论1.P53在正常卵巢组织、良性卵巢肿瘤及卵巢癌中表达逐渐增强,提示P53参与卵巢癌的形成,并与耐药有关。2.P53蛋白表达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良恶性、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患者的临床分期有关,与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无关。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Fas与p53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石腊标本的Fas和p53蛋白表达。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组和对照组Fas表达率分别为22.4%和60.0%(P<0.01),p53蛋白在对照组无表达,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13例(26.5%)表达阳性,p53阳性率及表达强度与细胞分化不良相关。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Fas表达减少可能导致死亡受体介导的细胞凋亡过程受抑制,p53过度表达提示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高和预后不良。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腺癌 受体Fas 蛋白质P53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胃粘膜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情况及P53表达的特点,探讨HP感染在胃癌和胃癌前病变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14C呼吸试验检测确定HP感染,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胃癌和胃癌前病变进行p53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胃癌和胃癌前病变组的hp感染率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在HP感染阳性的胃癌和胃癌前病变组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HP感染阴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胃癌前病变→胃癌的发展过程中,HP的感染可能是胃癌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诱发因子,而且在胃癌前病变→胃癌的过程中p53的表达水平在增高,导致胃上皮细胞易于向癌细胞转化。

  • 标签: HP 胃癌 胃癌前病变 p53
  • 简介:p53基因是迄今为止研究最为深入的抑癌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7p13.1,全长20kb,编码393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质量为53kD的核内磷酸化蛋白,是体内重要的抑癌基因之一和细胞周期的重要调节基因,具有诱导细胞生长抑制和细胞凋亡的功能。p53突变人类肿瘤发生率约20%-80%,失去野生型抑癌功能,获得类似癌基因的功能,致细胞增殖失调控。Yamasaki等通过对77例食管癌患者的研究提示,突变型p53损害其DNA结合性和转录因子功能,发挥癌基因的作用,能导致细胞周期失控、肿瘤侵袭性增强,加速肿瘤的进程。本文就突变型p53基因表达与食管癌患者转归、化放疗效果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食管癌 P53突变 预后
  • 简介:目的研究并探讨周围型肺癌CT征象与Ki67、p53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螺旋CT扫描,再测定其Ki67、p53表达,比较各CT征象的Ki67、p53阳性表达,并分析周围型肺癌CT征象与Ki67、p53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有分叶征患者的Ki67阳性表达率低于无分叶征患者(P〈0.05),而有毛刺征患者的Ki67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毛刺征患者(P〈0.05);有棘状突起、毛刺征、淋巴结转移患者的p53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棘状突起、无毛刺征、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而有磨玻璃征患者的p53阳性表达率低于无磨玻璃征患者(P〈0.05)。经相关性分析。Ki67与分叶征、毛刺征相关,p53与棘状突起、毛刺征、淋巴结转移、磨玻璃征相关。结论周围型肺癌患者的部分CT征象与Ki67、p53的表达有关,根据Ki67、p53表达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周围型肺癌患者的病变情况。

  • 标签: 周围型肺癌 CT征象 KI67 P53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检测P53和GPX1在骨巨细胞瘤(GCTB)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52例存档GCTB蜡块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53和GPX1在GCTB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P53阳性表达率为38%,GPX1阳性表达率为52%;(2)P53及GPX1在GCTB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发生部位均无关,而与肿瘤病理分级及复发有关;(3)P53与GCTB的表达存在正相关性(P

  • 标签: P53,GPX1,骨巨细胞瘤,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建立川崎病(KD)冠状动脉炎的鼠动物模型,观察小鼠冠状动脉损伤(CAL)p53p21蛋白基因表达及意义。方法将48只川崎病冠状动脉炎小鼠分为实验组(KD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三步法检测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p53p21蛋白基因表达。结果p53p21蛋白在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的胞质中均为弱阳性(±)表达(为无意义表达),在KD实验组心肌细胞的胞质中均为中度阳性++表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川崎病CAL的发病与p53p21蛋白过度表达密切相关,p53p21蛋白是导致川崎病CAL病理变化的重要风险易感因子。

  • 标签: 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害 小鼠 p53蛋白 p21蛋白
  • 简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5例正常睾丸组织和27例睾丸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21和P53的表达,表达阳性的PCNA和P53均定位于肿瘤细胞核内,P21蛋白定位于肿瘤细胞膜上,27例睾丸癌组织中PCNA、P21和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9%、44.4%和48.2%。并且PCNA、P21和P53阳性表达率与睾丸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关系密切。提示PC-NA、P21和P53可作为评估睾丸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 标签: 睾丸癌 癌基因 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Bcl-2、P53联合P57、Ki-67表达在葡萄胎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8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检查的部分性葡萄胎(PM)标本90例、完全性葡萄胎(CM)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研究,同期抽取正常子宫绒毛组织的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Bcl-2、P53P57、Ki-67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PM组和对照组中,P53、Bcl-2、Ki-67表达较弱,P57呈高表达;而在CM组中,P53、Bcl-2、Ki-67表达增强,P57表达不明显。四种抗体在CM组与PM组及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PM组与对照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年龄>40岁Bcl-2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年龄≤40岁患者,而其他蛋白表达与年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l-2、P53联合P57、Ki-67表达在葡萄胎鉴别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意义。

  • 标签: 葡萄胎 Bcl-2 P53 P57 Ki-67
  • 简介:摘要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组异质性疾病,进一步分型对预后分层有着重要价值。近年来,一些预后较差的亚型,如"双打击"淋巴瘤或"双表达"淋巴瘤逐渐被认识。此外新的分子学分型为DLBCL的精准诊断及预后分层带来新视角。p53基因突变和缺失是DLBCL传统意义上的高危因素,但随着二代测序等技术的应用,更精确的基因突变或缺失对预后的影响及其在新的细胞分子亚型中的预后价值尚需进一步证实。现就细胞分型、分子学分型及p53基因异常在DLBCL预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基因,p53 基因型 分子生物学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53和Ki-67基因表达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445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这些膀胱癌患者的病理切片进行p53和Ki-67免疫组化染色,并将p53和Ki-67基因的免疫组化表达强度结果与患者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进行分析。结果在445例膀胱癌患者中,435例患者测得p53免疫组化指标,440例患者测得Ki-67免疫组化指标,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表明,p53和Ki-67阳性程度越大,患者膀胱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越高(P<0.05)。其中p53、Ki-67与病理分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98、0.181,与临床分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43、0.103,均呈正相关。结论p53和Ki-67基因的表达强度与膀胱癌病理分级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即阳性程度越大,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越高。

  • 标签: 膀胱肿瘤 基因,p53 Ki-67 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