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早年心志及行迹的历史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以"好为《梁父吟》""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为思想材料,对诸葛亮的心志进行心理史学分析,并钩沉其早年史迹可以看到:其一,作为一种符号认知的改变,诸葛亮改变了传统的"管晏"习称,将管仲、乐毅并举,并自比之,与童年时家乡遭受屠戮的记忆密切相关,并由此带动了青年时代的思考及对未来的期待。其二,"好为《梁父吟》"与其叔父诸葛玄的豫章太守事有着直接而微妙的关系。此一关键点不仅决定了诸葛玄的命运,其余波也影响了诸葛亮的早年生活。其三,就心志的现实触动来说,诸葛亮的"自比管仲、乐毅"由汉末的"霸王之业"所催生;就具体的触发点而言,则在于抗曹的需要及东吴抛弃张昭路线的刺激。在这一进程中,既可远溯当年的童年期待,也在现实的调整与应对中,为蜀汉的未来规划出了新的"霸王"蓝图。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史学月刊》 2017年11期
出版日期 2017年11月2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