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汉晋时“浮华”一词因使用场合不同而有多种含义,可以指奢靡,不守章句礼仪,有名无实及轻薄放纵的社会风气,也可以指朋党。魏明帝太和年间禁浮华则主要是从政治着眼,其真实意义在于严禁朋党。魏明帝本人虽口吃少言,却颇有大略,特好法理,习于军事,且又雄心勃勃想要完成统一大业,因此对于桀骜不驯、恃才傲物的当时名士颇为厌恶。太和二年的未遂政变,使明帝强烈感受到了叔父曹植的政治压力,由此直接导致了禁浮华的一系列举措。曹植在明帝继位时仍有相当大的政治影响,并且与当时名士在很多方面都有相通之处,极有可能结为朋党,成为政治隐患。因此,魏明帝禁浮华主要是针对曹植的,曹植死后,禁浮华也便由显著激烈而归于平静。
出版日期
2004年05月1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