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血清D-二聚体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脑梗死组)。另选取同期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人员4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调查者进行血清D-二聚体指标检测,观察不同脑梗死病情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性,分析D-二聚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检测意义。结果血清D-二聚体检测结果表明脑梗死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梗死灶面积患者其D-二聚体指标存在显著差异,D-二聚体指标与梗死灶体积及病程演变程度存在显著的正性相关关系。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D-二聚体指标较健康人显著升高,并且其水平可初步预测评估梗死灶面积及病程演变,并可在一定程度上为临床提供治疗指导。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医药界》 2014年11期
关键词 血清D-二聚体 急性脑梗死 相关性急性脑梗死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多因脑组织供血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等造成局部脑组织血液循环功能障碍,发生缺氧 缺血引起脑组织实质的损伤,可导致患者神经功能发生不同程度损伤,临床致死率 致残率极高[1]。正常生理状态下机体内凝血 抗凝及纤溶作用处于动态平衡,而当患者发生脑梗死时极易造成凝血机制 纤溶作用紊乱,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2]。本研究为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血清D-二聚体的相关性,分析D-二聚体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检测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脑梗死组)。另选取同期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人员40例作为对照组。脑梗死组中所有患者均经螺旋CT及临床症状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男性41例,女性39例,年龄在41~86岁,平均年龄(69.5± 5.3)岁,根据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将其分为轻度36例,中度31例,重度13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对本组实验完全知情同意 脑梗死发病时间&le 6h 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符合2010年第九届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3] 无精神疾病病史 凝血机制 免疫功能正常 排除标准恶性肿瘤患者 严重心 肝肾功能不全者 慢性传染病患者 免疫功能缺陷患者 病程时间>6h。对照组选取通气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人员,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在45~76岁,平均年龄(68.1± 7.3)岁。
出版日期 2014年11月2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

来源期刊

医药界

相关关键词

血清D-二聚体 急性脑梗死 相关性急性脑梗死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多因脑组织供血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等造成局部脑组织血液循环功能障碍,发生缺氧 缺血引起脑组织实质的损伤,可导致患者神经功能发生不同程度损伤,临床致死率 致残率极高[1]。正常生理状态下机体内凝血 抗凝及纤溶作用处于动态平衡,而当患者发生脑梗死时极易造成凝血机制 纤溶作用紊乱,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2]。本研究为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血清D-二聚体的相关性,分析D-二聚体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检测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脑梗死组)。另选取同期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人员40例作为对照组。脑梗死组中所有患者均经螺旋CT及临床症状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男性41例,女性39例,年龄在41~86岁,平均年龄(69.5± 5.3)岁,根据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将其分为轻度36例,中度31例,重度13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对本组实验完全知情同意 脑梗死发病时间&le 6h 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符合2010年第九届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3] 无精神疾病病史 凝血机制 免疫功能正常 排除标准恶性肿瘤患者 严重心 肝肾功能不全者 慢性传染病患者 免疫功能缺陷患者 病程时间>6h。对照组选取通气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人员,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在45~76岁,平均年龄(68.1± 7.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