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中心
期刊检索
论文检索
行业资讯
期刊
期刊
论文
首页
>
《中国文化研究》
>
2006年2期
>
玄奘译经四言文体的构成方法--以《阿毗达磨俱舍论》梵汉对勘为例
玄奘译经四言文体的构成方法--以《阿毗达磨俱舍论》梵汉对勘为例
打印
分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汉译佛经文体方面的最大特点是四字格的大量使用,即四字一顿,组成一个大节拍,每个大节拍又以二字为一个小节。这种文体特点已经引起了学者的注意。玄奘是中国四大译经师之一,他的译经有着强烈的追求四字格的倾向。本文运用梵汉对勘方法,将《阿毗达磨俱舍论》梵文原典与玄奘的译本逐句逐词对勘,并在此基础上考察玄奘译经中四言文体的构成方法:添字、复陈、省译、互文,以及这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DOI
54k2z6m34k/444681
作者
王继红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中国文化研究》
2006年2期
关键词
玄奘
译经
四言
《阿毗达磨俱舍论》
梵汉对勘
文体
分类
[历史地理][历史学]
出版日期
2006年02月1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1
李学竹.
布达拉宫所藏《阿毗达磨灯论》写本研究(英文)
.历史学,2012-02.
2
王继红.
从梵汉对勘看全称量化限定词“所有”的形成
.汉语,2015-04.
3
徐朝东.
竺法护译经中“晋言”所见梵汉译音及其音韵现象
.教育学,2018-02.
4
吴亨根.
玄奘法师的译经与佛教的中兴
.宗教学,1994-01.
5
张文艳.
对课程思政的思考与探索——以阿汉互译课程为例
.教育学,2021-09.
6
松田和信.
安慧的《俱舍论释疏》梵文写本(英文)
.历史学,2013-01.
7
张慧芬.
四字熟语的构成方式
.日语,1997-12.
8
吴章燕.
论沾溉众体的两汉四言诗
.教育学,2007-06.
9
朱竞旻.
《破执我品》与《俱舍论》全论关系辨析
.高等教育学,2010-01.
10
王会慈.
被动语态的构成方法
.教育学,2007-02.
来源期刊
中国文化研究
2006年2期
相关推荐
时间之箭:阿舍的四张面孔——阿舍小说近作简评
梵汉对音与中古音研究
论大学治理中的四种关系——以阿尔伯塔大学为例
浅析夏多布里昂的宗教观——以《阿达拉》为例
现代文体建筑设计探讨——以枣庄文体中心为例
同分类资源
更多
[历史学]
论工业化时期英国社会民间警务模式及影响
[历史学]
“齐楚多辩知”——山东古代辩才漫谈
[历史学]
阜阳汉简诗经研究序
[历史学]
烟农的愤怒——一个观察当年分税制实施的视角
[历史学]
续志应顺应时代发展 突出体例创新
相关关键词
玄奘
译经
四言
《阿毗达磨俱舍论》
梵汉对勘
文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