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我国的职业指导在20世纪初受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影响, 在黄炎培等教育家的倡导和一些留学生回国的推动下, 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当时的口号是:使无业者有业, 有业者乐业;求人者得人, 求事者得事。主要工作是调查职业需求;调查毕业生资源;向毕业生演讲职业需求等。这是帕森斯模式在中国的最初实践。在中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后, 80年代再次兴起职业指导, 人们对其意义和必要性、重要性等方面的理解是深刻的, 但对其本质的理解带有历史的惯性或由于工作的紧迫还来不及理论思维, 仍然是帕森斯式的“就业安置”。对普通的择业者来说, 就业安置是需要的, 但对学生这一个特殊的对象群体来说, 是远远不够的。只局限于学生毕业时的职业安置, 特别是强调人与职业的匹配问题就受到现实的挑战:到学生毕业时, 社会所提供的就业机会已非常明确, 学生也已经没有发展的余地, 他们只能根据现有的条件在少数几种职业中作出决策, 抑或在信息匮乏中待业而无所适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生生存》的报告中, 批评这种人与职业的客观配对是“新马尔萨斯论”;并且认为, 不应培养青年人和成人从事某一种特定的、终身不变的职业, 而应培养他们有能力在各种专业中尽可能多地流动并永远刺激他们自我学习和培训自己的欲望。由此我们反观大学生就业指导:只局限于政策说明、信息服务、技巧点拔, 其弊端显而易见。必须理性地思考和回答就业指导应为何的问题。只有如此, 才能使就业指导实现其功能化的表达。
出版日期
2021年08月04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