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周围微小病灶患者的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2

肝细胞癌周围微小病灶患者的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分析

王保渔

王保渔

达州市达县人民医院四川达州635000

【摘要】目的:定向分析肝细胞癌周围微小病灶患者行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的相关情况。方法:纳入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所收治80例肝细胞癌周围微小病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螺旋CT检查以及血管造影,同时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所有患者中,37例患者经DSA造影以及螺旋CT检查发现肝细胞癌周围存在微小病灶,其中有21例患者微小病灶分布在主病灶1cm范围内,通过对其给予栓塞治疗可有效栓塞肝癌细胞周围的微小病灶。结论:绝大部分肝癌患者存在周围微小病灶,应当通过术前有效诊断,给予栓塞介入治疗,以此为主病灶治疗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肝细胞癌;影像诊断;介入治疗;微小病灶

【Abstract】objective:directionalanalysislinearoundtinylesionsinpatientswith.Methods:inourhospitalinOctober2012October2013,theindependentsmalllesionsaround80casesof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patientsastheresearchobjectspiralCTscanandretrospectivelyanalyzeclinicaldataofallpatients.Results:in37patientsbyDSAimagingandspiralCTexaminationincluding21casesofpatientswithsmalllesion1cm,bythetinylesions.Conclusion:thevastmajoritythesmalllesions,togiveprioritytolaygoodfoundationlesions.

【Keywords】HCC;Imagingdiagnosis;Interventionaltherapy;Tinylesions

大量临床研究资料证实[1]-[2],患者一旦出现肝癌就会对周围肝组织造成一定的侵袭,也便是肝细胞癌周围出现微小病灶,对于肝细胞癌周围微小病灶而言,很难区分其原发性或转移性,因此临床中基本将其默认为原发性,此类病灶的直径通常会小于0.2cm。为了对肝细胞癌周围微小病灶患者行影像诊断以及介入治疗相关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本研究将对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所收治80例肝细胞癌周围微小病灶患者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具体研究结果表述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所收治80例肝细胞癌周围微小病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20例女性,60例男性,患者的年龄为19—77岁,平均(44.1±1.3)岁。在本研究所有患者中,有52例患者的主病灶直径大于5厘米,28例患者的主病灶直径小于5厘米。本研究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螺旋CT检查以及血管造影,同时给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经超声或CT指引下穿刺活检确诊为肝细胞癌的患者,根据原发性肝癌CT分型来进行分类。经2名放射学经验丰富的医师来对检查结果进行判断,将单发结节型肝癌以及巨快型肝癌纳入本研究,排除弥漫型肝癌以及多发结节型肝癌患者。

1.2方法

在对患者行影像学检查时,先对患者进行全肝平扫,然后利用高压注射器经肘正中静脉将100ml优维显300造影剂按3ml/s的速度注入,在造影剂注射后20秒、60秒叮嘱患者屏气后行全肝螺旋门脉期扫描和动脉期扫描,其推进速度10mm/s,准直为10mm。采用手推造影剂的方式来对患者行肝动脉造影,造影剂的剂量为8—10ml,采用3帧/秒的方式来对DSA图像进行采集。经靶血管超选择性插管后,对其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在此过程中须先对患者主病灶周围的微小病灶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所有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均由2名经验丰富的医师按照双盲法来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各自得出的结果进行讨论,以此来达成共同的认识。

1.3统计学分析

将本研究所有需要分析的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学分析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来进行表示,用卡方来检验其对比结果,用均数来表示计量资料,其对比结果用t来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研究的所有患者中,有37例患者经DSA造影以及螺旋CT检查发现肝细胞癌周围存在微小病灶,其概率为46.25%。在对肝细胞癌周围微小病灶行螺旋CT扫描时,动脉期临床表现主要为主病灶周围出现斑点状强化病灶,血管造影呈明显肿瘤染色,门静脉期呈低密度。在这些患者中有6例患者仅行CT诊断得以确诊,4例仅行血管造影得以确诊,27例患者经CT诊断以及血管造影得以确诊。52例主病灶直径大于5厘米的患者中,有32例患者的主病灶周围发现了微小病灶,其比例为61.5%;28例主病灶直径小于5厘米的患者中,有5例患者的主病灶周围发现了微小病灶,其比例为17.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有21例患者的微小病灶分布在主病灶1cm范围内,通过对其给予栓塞治疗可以有效栓塞肝癌细胞周围的微小病灶。经过介入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微小病灶均出现了良好的碘油沉积,6例仅行CT诊断得以确诊患者中有4例患者在1个月后的CT复查过程中发现了碘油沉积,术前影像检查未确诊的43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的主病灶周围出现了碘油沉积。

3讨论

随着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CT影像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快速发展,CT介入诊疗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且在临床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由于CT介入诊疗技术具有并发症少、扫描层数少、操作简便等一系列优点,目前,在对肿瘤患者进行诊断时,此项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有学者在研究资料中指出[3],肝癌患者在术后出现复发的主要病灶为原病灶附近,临床实践表明,对肝癌患者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其复发的主要病灶为原病灶附近。大量临床研究资料证实[[4],在对肿瘤患者行影像学诊断时,多层螺旋CT检查可以有效显示出肿瘤的血供情况,为其介入治疗提供参考。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在对肝细胞癌患者行影像学检查时,多层螺旋CT能够发现主病灶周围的微小病灶,且主病灶越大,周围的微小病灶被发现的几率越高,不过本研究中仍有6例患者出现了漏诊的情况,患者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再次行CT检查发现了主病灶周围存在碘沉积。

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在对肝细胞癌患者的主病灶部位是否存在微小病灶进行CT扫描时,通过对其给予小剂量造影剂注射,可以降低主病灶内造影剂的聚集量,增加周围微小病灶中的碘沉积量,以便于将微小病灶显示出来。由于绝大部分肝细胞癌患者的主病灶周围存在微小病灶,因此,在对其主病灶进行治疗前,先对其行影像学检查,然后对其行介入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微小病灶的扩张与转移,降低了患者在术后出现复发的几率,提高了其治疗效果。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肝细胞癌微小病灶通常位于主病灶1cm范围内,其血流与主病灶的血流一致,因此,可以根据其血流情况采用造影剂来对其进行检查。通过对本研究以及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发现,绝大部分肝癌患者的肝细胞癌周围存在微小病灶,术前对其进行有效诊断,然后给予栓塞治疗,可以为主病灶的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参考文献:

[1]丁莺,陈财忠,饶圣祥等.Gd+-EOB-DTPA与Gd+-DTPA增强磁共振检查肝细胞癌的对照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3,28(9):682-685.

[2]崔海峡,付蕴韵,刘彦君等.4种显像方法诊断微小肝细胞癌的敏感性[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9):898-900.

[3]徐鹏举,严福华,王建华等.弥散加权成像对肝细胞癌小病灶检测的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09,89(9):592-596.

[4]崔红凯,杨瑞民,李奋保等.冷循环微波刀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J].当代医学,2010,16(23):42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