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产后心理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浅谈产后心理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高松红

高松红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大兴镇中心卫生院276700)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心理并发症发生的诱发因素,给与正确护理。方法通过对12例患者的观察和评估得到护理经验。结果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对于产后心理障碍,及时发现,正确评估,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获得良好效果的前提。

【关键词】产后心理障碍诱发因素评估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6-0283-02

由于分娩引起心理、生理应激及压力、及母亲较色转换过程给产妇带来的心理和情感的危机,致使产妇出现情绪不稳、情绪低落、焦虑、烦躁、孤独、疲劳、失眠、健忘对生活失去信心等一系列症状,称产后心理障碍。分产后沮丧、产后抑郁等。诱发因素多为生理变化,如孕激素、雌激素水平改变。还有家庭关系,如婚姻关系不和,婴儿健康状况欠佳。社会关系方面,如人际关系困难,社会适应能力低下等等。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影响亲子行为和家庭功能,甚至威胁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与健康。产后心理并发症近年来有增高的趋势,需要我们多关注。

1临床资料

自2010—2012年,在我科出现产后心理障碍的12例患者,其中产后沮丧是10例,产后抑郁有2例,产妇年龄最小的24岁,年龄最大的大的35岁,初产妇是11例,经产妇是1例。由于及时发现,并采取了正确的治疗护理措施,均获得满意的效果。

2产后心理障碍的评估

(1)病史评估

孕妇有无家族精神病史及个人精神病史。对本次妊娠的态度如何,分娩后婴儿的健康状况是怎样的,分娩时孕妇的心理状态。

(2)身体评估

产妇产前身体有无不适的地方,产妇产后活动行为改变导致身体适度有什么改变,是否能够进行自我照顾,饮食、睡眠是否正常,照顾婴儿有没有什么困难等。也可以用一个产后抑郁量表对产妇做一下测试,对产妇有一个客观评估。

(3)心理评估仔细

观察产妇情绪变化,询问产妇对本次分娩的感觉,了解产妇对婴儿的态度对婴儿性别有无期待失落的情况。对婴儿照顾有无混乱,不知所措。有无失望、愤怒情绪。询问产妇作为母亲的舒适度,与配偶及家庭成员的关系如何,与他人交流有无困难及困难程度等。

3护理措施

综合采集到的各种信息进行正确的评估后,根据评估后的心理障碍程度及具体症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鼓励指导家庭支持

主要鼓励家庭其他成员对患者在生活中周全照顾产妇及婴儿,尤其是其配偶,夫妻一定要有和谐的夫妻关系,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多与产妇交流,了解产妇的心理需求,及时满足产妇的一些需要,给产妇创造一个温暖舒适、和谐安全的家庭环境,让产妇欣慰、开心,让产妇感受到生活是温馨快乐的。同时防治早起伤害行为的发生,对一些刀、剪子、绳索给收起来、保持环境安全,避免危险因素,同时产妇放在可及的视线内,不要让产妇和婴儿单独呆太久,尤其是产妇情绪特低落的时候,防止产妇自我伤害和伤害婴儿,对于产妇出现严重行为障碍的,不能与婴儿单独相处,总之对这类产妇一定要缜密观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

(2)社会支持

周围的人多与产妇沟通交流,自己带孩子的一些经验,提供一些亲子互动游戏,分享带孩子的乐趣,让产妇体会到作为一名母亲的骄傲,提高产妇的生活乐趣,鼓励产妇增强自信心,放松产妇的人际关系的压力,使其顺利度过抑郁期,觉得生活是快乐的,同事、朋友、邻里是理解她的,是不会歧视她的,消除产妇的自卑心理,同时提高产妇的生活自信心。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社会环境。

(3)心理护理

作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要多聆听产妇的倾诉,了解产妇的心理需求,及现在产妇需要先解决的问题,分个轻重缓急,逐个解决,充分理解产妇的感受,指导产妇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便后清洁会阴,勤换护垫,保持会阴清洁,防止产妇发生其他身体的并发症,加重产妇的抑郁症状,丧失自信心。指导产妇如何适应母亲的角色转换,教会产妇如何正确照料婴儿,促进亲子互动,让产妇体会到做母亲是伟大而神圣的,并且勇敢承担作为一名母亲的职责,提高自信心,提高生活乐趣。勇敢的面对一些现实的困难,克服自身困难,多想想陪宝贝一起成长的快乐和幸福,感到前途是光明的,为了宝贝战胜困难是值得的。指导产妇如何保证充足的营养如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有效的睡眠如自我放松、自我心理暗示,让自己入眠,实在不行需要用药物调剂睡眠的指导合理用药及注意事项,通过正确及时的心理护理及处理,帮助产妇培养自信心,最终克服心理障碍。

(4)做好随访工作

出院后一定要做好家庭随访工作,继续为产妇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指导。对于抗抑郁等精神病药物的正确使用,注意事项,给家属及患病产妇都要交代好,鼓励产妇及家属应用应急管理技巧如放松技术、保证充足营养、休息和睡眠、锻炼等,以应对各种压力。

参考文献

[1]夏海鸥《妇产科护理学》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