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应以学生为立足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9-19
/ 1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应以学生为立足点

张静

张静(固安县第二中学河北固安065500)

语文教学是一项听、说、读、写综合性的活动,阅读教学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怎样去进行呢?

有一次听了同事的一堂课,课文是郁达夫《故都的秋》。过程是这样的。上课后,老师对学生说:“今天,我们来学习现代著名小说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老师说完后板书:故都的秋。然后继续说:“首先,请同学们认真的默读课文一遍,一边读,一边思考两个问题: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天有什么特点?课文哪儿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的秋天怎样的感情?”于是学生开始默读课文。

读完之后,老师开始请学生起来回答刚才提的两个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回答:“课文第一段,‘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老师给予肯定:“非常正确,大家把这句话勾画出来,做好记号,我们以前讲过,文眼是文章的警策之句,‘立片言而居要位’。这句话就是本篇课文的文眼,主旨句,写出了故都北平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

老师接着问:“作者是怎样具体的写出了秋天的特点呢?请同学们在文中相关段落里找答案。”学生再次看书,并同桌之间互相讨论,并纷纷回答是从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等具体的自然景物来表现的。然后老师一一具体分析了这些相关的段落。

这堂课思路清晰,安排得当,师生之间也有互动,很多老师都会采取这样的教法。但我认为,这样的课还有很多的不足:首先,学生并没有真正的投入,或者说认真分析课文的同学很少,他们只是在老师提问的框架中根据辅导资料被动的寻找问题答案。其次,整堂课从一开始,就是完全按照教师教的思路来进行的,而不是按照学生的思路,学生没有提出问题,也就是没有任何质疑。再次,老师的提问比较肤浅,缺乏深度,缺乏创造性,并不能有效的启发学生。

应该说,类似的阅读教学是普遍的,粗略的看,以问题带动学生对课文的思考,教师精心设计好问题——秋天的特点?具体的景物描写?作者的情感?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入,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对文本也就比较熟悉,对课文的理解及相关知识的掌握也就较全面了。

但是,这节课的立足点是不一样的,都是着眼于教师“教”而不是学生“学”。这样的课堂设计,立足点在教师,而不是学生。以前应试教育盛行时,教师在课堂上“填鸭子”似的,都是“满堂灌”,板着面孔说教,枯燥乏味,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起来也很累,毫无兴趣可言,老师们也意识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注重“启发式”教学,这是一个很好的转变。但关键是谁来启发?是不是仅仅依靠老师,还是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启发?这些问题往往被忽视。于是,以前是“满堂灌”,现在是“满堂问”了。教师提出的一个个问题,就好像是一根根绳子,牵住学生在原地打转转。一篇文章,被几个问题分解的支离破碎,本来是对文本的个性解读,变成了回答几个问题就万事大吉,教师精心设计好的问题成了套住学生思想的套子。在教师的一步步提问,学生的一次次回答和教师对学生答案的纠正中,个性思维本该非常活跃的学生完全被束缚了!学生没有自己的创见,教师也没有留下供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创造性理解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所能做的就是把老师个人想的说出来而已,一旦有偏差,立即就会被纠正。这样的阅读教学,主体仍然是老师而非学生,这种课堂教学仍然没有从传统的教师枯燥无味的说教和传授的模式中脱离出来。

我们提倡素质教育也有好多年了,教育界也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切实改变过去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为主导,学生是主体,师生互相交流,共同探讨,营造一个和谐、热烈、求知的课堂氛围。教师要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应该怎么做呢?我认为,应该以学生作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比如,这堂课一开始老师就问“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天是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这是教师教的思路。为什么不可以先让学生谈谈自己读完课文之后的感受呢?说说课文哪个地方给人印象最深刻呢?在学生的发言过程中,教师要敏锐的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然后加以引导、归纳。不要把课堂安排得太紧凑,不妨多留一些空间给学生,引领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尊重学生对课文的第一印象。从学生的疑问开始,让教与学融为一体,让教师和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能彼此触摸到对方的心灵,同时也共同领略到课文深处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