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岩郝亚杰(内蒙古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014010)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0226-02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和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ICU所发生医院感染进行回顾分析。结果ICU医院感染多见于呼吸道、泌尿道、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手术切口的感染。结论加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消毒隔离,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ICU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重症监护室(ICU)是医院感染高危患者集中区域,其侵入性诊疗措施较多,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医院感染问题是导致抢救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掌握ICU医院感染发生及其危险因素,可有效预防控制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
1医院感染相关因素
1.1呼吸道感染2008年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开展的现患率调查显示:269所医院共发生医院感染6779人,下呼吸道感染占44.5%,上呼吸道感染占14.3%。呼吸道感染在医院感染中居首位,ICU患者感染主要为获得性肺炎,且下呼吸道感染占首位,感染病原体多为铜绿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克雷伯菌属、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1]。下呼吸道感染后果严重,且容易发生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其易感危险因素(1)年龄偏大且有多种基础疾病,发生感染很难得到有效的控制。(2)机械通气持续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VAP。(3)由于抵抗力低下,在治疗期间使用了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机能受损,易发生感染。(4)侵入性操作增加了感染的机会。(5)抗生素使用时间长或大量使用,频繁更换使耐药菌增加,继发感染导致菌群失调。
1.2泌尿道感染是ICU医院感染的第二大因素。2007年1、4、7、10月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共报告医院感染15173例,16895例次,泌尿道感染占10.97%。感染病原菌大约80%为G-杆菌,以肠杆菌属和假单胞菌为主,其次为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氏菌、沙门氏菌产气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而G+球菌及其他病原体约占20%左右,真菌尿路感染呈上升趋势[2]。主要易感因素:(1)插管时间长(2)因女性患者的尿道生理特点易感(3)未用集尿器(4)糖尿病(5)抵抗力低下(6)集尿袋中有细菌定植(7)肾功能不全等。
1.3血管内导管的相关感染(1)最普遍感染路径是穿刺点部位皮肤病原菌定植在导管尖端随之进入导管。(2)无菌操作置管过程和导管护理中的缺陷,输注液体污染。(3)抵抗力低(4)导管的材质(5)感染病原菌的毒力(6)导管内外表面生物膜的形成。
1.4手术切口感染导致手术切口感染的先决条件必须有细菌的来源、合适的传播载体加之有足够的细菌数量、毒力以及感染者自身抵抗力下降等因素,才会引起感染。其危险因素:(1)年龄因素,老年人(基础疾病免疫力低)、婴幼儿(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全)易发生感染。(2)肥胖因素,脂肪组织供血量少,影响手术暴露,延长手术时间。(3)慢性疾病(4)住院时间越长,手术部位感染率越高。(5)手术持续时间越长发生切口部位感染的机率越高。(6)防御屏障的损伤(7)外科无菌技术操作不规范(8)免疫抑制剂对手术切口修复愈合有不利影响并可增加术后感染率。
2预防控制措施
2.1呼吸道感染(1)医务人员预防。增强控制意识,强化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执行相应干预措施,尤其是手卫生。(2)对感染发病趋势监测,预防流行或暴发。(3)降低口咽部和上消化道定植:口腔护理在预防呼吸道感染中有重要意义。常因经口气管插管阻挡了口腔护理通路或担心气管插管脱出和移位为规范护理口腔。(4)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引流物及呼吸道分泌物坠入造成的感染。(5)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及激素,及时送检病原菌,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和二重感染发生,做好消毒隔离。(6)保护胃黏膜的特性,尽可能肠内营养。硫糖铝胃黏膜保护剂防止细菌过度生长。(7)减少外源性污染:①合格的手卫生②密闭气管腔内吸引系统③使用湿鼻替代加热的湿化器④减少回路管道的更换频率⑤对呼吸及相关装置的消毒根据其理化性质选择适应的消毒方法。(8)缩短机械通气时间(9)合理使用抗菌药物(10)增强机体免疫力
2.2泌尿道感染(1)加强教育与培训,包括医务人员、家属及患者都应掌握或熟悉无菌导尿及留置尿管的护理及注意事项。(2)不是病情需要应避免导尿,确因病情需要,尽可能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3)严格导尿管管理,保持集尿系统密闭性,导尿管的插入过程和留置过程管理须进行消毒和无菌操作,严格洗手和手消毒,不应延长导尿时间。(4)多饮水多排尿,避免细菌繁殖。(5)使用留置导尿管发生尿路感染患者应与非尿路感染患者适当隔离。(6)导尿管粗细的选择对预防尿路感染十分重要,宜选择合适带有壶腹的硅胶导尿管,避免黏膜刺激反应和外固定污染刺激,防止脱落。(7)不提倡膀胱冲洗。因冲洗膀胱以增加感染机会或加重尿路感染,除非治疗所需,若导尿管阻塞应立即更换。(8)对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感染如无症状性菌尿症抗生素使用既无预防也无治疗作用,对明显症状的菌尿症才考虑使用,并按药敏结果合理选用。(9)对留置导尿管患者不主张频繁进行菌尿检测,因经常收集尿液标本,可能污染集尿系统,引起交叉感染。
2.3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1)掌握留置血管导管的指征,避免无指征放置和无指征保留血管导管。(2)放置导管必须无菌操作和最大隔离屏障原则。(3)在导管的放置、护理、拔除时都应做好手卫生,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4)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部位首选锁骨下静脉。
2.4手术切口感染(1)术前0.5-2h一次性应用抗生素即有效预防。某些清洁切口可不使用抗生素。(2)择期手术或延期手术前应早发现及时治疗远离手术部位的感染。(3)做好术前切口皮肤清洁(4)缩短手术前住院天数(5)缩短手术时间(6)保持手术环境清洁及器械灭菌效果(7)切口敷料更换严格无菌操作,注重手卫生。
参考文献
[1]刘明华,张庆玲,府伟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流行病史和诊断进展.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1,14(1):116-118.
[2]刘振声,金为鹏,陈坤辉.医院感染管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