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血清学检验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血清学检验分析

施华

施华(临安市锦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11300)

【摘要】目的探讨肾功能血清学检查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Ⅰ,另选取不伴随肾功能损害的糖尿病患者者56例为观察组Ⅱ,选取无糖尿病无肾功能疾病的正常人50例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的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和微量白蛋白进行检验。结果观察组Ⅰ组的患者其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和微量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Ⅱ组的患者其三项观察指标较对照组相比变化不大,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和微量白蛋白作为反映肾功能的血清学指标,可以敏感的反映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损害情况,对糖尿病肾损害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血清学检验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

【中图分类号】R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8-0117-02

临床上通常使用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和微量白蛋白(mALB)的含量作为判断肾功能的指标,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肾功能损害程度[1]。糖尿病肾病如果早发现、早治疗,可以大大降低其发展为肾功能衰竭的几率[2]。本次回顾性研究我院的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和正常人为研究对象,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尿病不伴随肾功能损害患者、无糖尿病肾病的正常人的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和微量白蛋白进行研究统计。从而评定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和微量白蛋白之间的变化关系。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因糖尿病肾病收治的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Ⅰ,男33例,女35例,年龄38~69岁,平均年龄为(52.3±4.6)岁,所有患者均诊断为糖尿病肾病并排除其他能引起尿蛋白增多的疾病;另选取不伴随肾功能损害的糖尿病患者56例为观察组Ⅱ,男22例,女34例,年龄33~65岁,平均年龄为(49.1±4.1)岁,所有患者均诊断为糖尿病并且不达到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选取来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志愿者中无糖尿病无肾功能疾病的正常人5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39~66岁,平均年龄为(48.1±4.6)岁。对三组患者的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和微量白蛋白进行检验。经统计三组患者之间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于早上6:00时抽取患者静脉血3ml,离心取上层血清进行检验。所用仪器为芬兰Orion公司全自动特定蛋白检测仪,测定BUN、Scr、mALB含量时采用速率法进行。所用试剂为芬兰Orion公司提供。

1.3统计学方法

研究选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Ⅰ组的患者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其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和微量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01);而观察组Ⅱ组为糖尿病不伴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其血清检测指标较对照组相比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观察Ⅰ组患者与对照组肾功能血清学检验比较

组别nScr(μmol/L)BUN(mmol/L)mALB(mg/L)

观察Ⅰ组68148.11±24.6314.10±3.60448.20±84.66

对照组5076.22±20.314.10±1.026.95±8.56

X2—16.847719.067736.6757

P—<0.001<0.001<0.001

表2观察Ⅱ组患者与对照组肾功能血清学检验比较

组别nScr(μmol/L)BUN(mmol/L)mALB(mg/L)

观察Ⅱ组5680.50±19.624.25±1.227.15±8.22

对照组5076.22±20.314.10±1.026.95±8.56

X2—1.10270.68210.1226

P—>0.05>0.05>0.05

3讨论

糖尿病(DM)由于较高的血糖浓度,可以使全身微血管发生病变,当肾脏微血管受累时即可引起慢性的肾功能不全,即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通过动物模型试验发现,在糖尿病肾病发展的初级阶段进行积极地干预治疗可以有效地减缓甚至逆转糖尿病肾病发展,因此,及早的对糖尿病肾脏损害进行检测和诊断极为重要[3]。

本研究中,观察组Ⅰ组的患者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其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和微量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01),而观察组Ⅱ组为糖尿病不伴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其血清检测指标较对照组相比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行血清学检验分析,主要依据以下机制:①糖尿病肾病对肾脏损害由肾小球滤过膜上携带的负电荷减少造成,同时由于高压过滤,肾小球滤过孔径变大,增加尿微量白蛋白含量,随着疾病的发展和肾脏损伤的加重,尿蛋白含量急剧增加。②肌酐是由肝脏和肾脏合成的,通过血液循环和肾小球滤过的作用经尿液进行排出[4]。肾小管对肌酐不进行重吸收,在靠近近曲小管的部位可以分泌肌酐,特别是体内代谢增加,肌酐含量上升的时候,近曲小管对肌酐的分泌量大大增加。因此,血尿肌酐可以直接反应肾脏的滤过和分泌功能。③肾脏对尿素的代偿能力强,通常在肾功能下降一半时才可以反映到血尿素含量上,因此血浆尿素含量的测定不能够敏感的反应肾脏功能[5]。

综上所述,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和微量白蛋白作为反映肾功能的血清学指标,可以敏感的反映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损害情况,对糖尿病肾损害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参考文献

[1]戴惠清.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评价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1):86-87.

[2]杨秀兰.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血清学检验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0:2754-2755.

[3]林毅辉.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1):42-43.

[4]董捷,李华,李伟芳,等.血尿酸水平与血糖稳定的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及进展的关系[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14):46-48.

[5]钱勇.肾内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特征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36: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