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洁季万丽许晨暄
(辽宁省大连市友谊医院辽宁大连116000)
【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施机械通气24h以上62例患者、14个与机械通气肺部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30.65%。年龄≥60岁、机械通气时间≥4d、患者仰卧位、雾化吸入、频繁吸痰是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加强全方位管理和感染监测,严格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尽量采用半卧位,减少不必要的吸痰和雾化吸入,避免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是降低肺部感染行之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机械通气肺部感染相关因素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1-0204-01
肺部感染是医院获得性感染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在实施机械通气的患者中,其发生率高达14%~38%。为了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本文选择了我院ICU机械通气24h以上的患者62例,对可能增加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9年9月~2012年12月我院ICU内施机械通气24h以上患者62例,其中男52例,女10例,年龄12~80岁,平均年龄58岁。单纯气管插管47例,气管切开15例(其中气管插管1~5d后改气管切开者5例)。机械通气时间24~398h,平均75h。住院天数1~112d,平均17d。基础疾病:重度颅脑外伤33例,肺部疾患17例,心血管疾病7例,其他疾病5例。
1.2诊断标准
参考2010年制定的院内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诊断标准
1.3分析内容
选择可能与机械通气肺部感染相关的下例14个因素进行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卧位、吸烟、饮酒、营养状况、气管插管术、气管切开术、重复手术(插管+切开),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持续时间、频繁吸痰、雾化吸入、外科手术。
1.4统计方法
首先与感染有关的因素进行单独因素分析;但由于单因素分析存在一定局限性,不能控制混杂因子和因素间的相互干扰作用,因此,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结果
2.1肺部感染发生率。
62例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肺部感染19例,感染发生率为30.65%,且机械通气时间越长,感染发生率越高。在19例肺部感染患者中,3例因重度颅脑损伤抢救无效死亡,1例因严重肺部感染死亡,其余患者均治愈或好转出院。
2.2肺部感染病菌源。
进行支气管分泌物及培养获得12株感染病菌源,前3位为阴沟肠杆菌、肺炎克累矢菌和大肠埃希矢菌。
2.3相关因素分析
14个可能的相关因素中,经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机械通气肺部感染与下列因素相关:年龄≥60岁(b=3.0320,p=0.0338);机械通气持续时间≥4d(b=2.4402,p=0.0272);俯卧位(b=3.2423,p=0.0178);雾化吸入≥2次/d(b=4.2813,p=0.0127);频繁吸痰2次/d(b=3.3826,p=0.0084);
3讨论
机械通气患者由于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使气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特别是在易患因素存在的情况下,病人的正常细胞吞噬功能和呼吸道清除异物的机能受损,细胞很容易进入并存留在下呼吸道引起感染。因此,机械通气患者加强护理、控制易患因素,对减少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极为重要。
3.1相关因素
机械通气患者通常具有1种以上致肺部感染的易患因素。我们的资料表明,年龄≥60岁,通气时间≥4d,仰卧位,均是机械通气肺部感染独立相关因素,与以往报道相似。我们的资料还显示,频繁吸痰和雾化吸入也是导致机械通气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频繁吸痰增加了导管对局部气管的刺激和损伤,以及细菌侵入下呼吸道的机会。雾化吸入增加肺部感染的机理是:一方面装置本身可能带菌,使细菌气溶胶化成为沉积到肺泡的小颗粒,导致感染发生;另一方面,治疗过程中受到室内污染的口腔分泌物进入下呼吸道。
3.2护理对策
3.2.1严格管理,保持ICU环境洁净。
限制人员流动,进入ICU要更衣、换鞋、戴口罩、洗手。病室定时开窗通风,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保持室温在24℃左右。用含氯消毒液拖地3次/d,拖把固定使用,用后洗净悬挂凉干备用。用消毒液擦拭桌椅床架1次/d。病人转出ICU后做好终末消毒处理。
3.2.2加强基础护理
每天至少2次口腔护理,盐水棉签擦洗鼻腔,昏迷病人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双眼,保护角膜。根据病情常变换体位,翻身、拍背3次/d以上,以利于痰液的吸引和咯出。做好气管切开的护理,及时更换无菌敷料。如病情允许,尽量采用半卧位。
3.2.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强化消毒隔离观念
气管切开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患者使用的各种呼吸治疗装置应严格消毒,灭菌处理;雾化器、湿化瓶每次用后消毒处理;人工呼吸机回路管每48h应消毒1次,用于其他病人时应予更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再用;呼吸机上冷凝液要定期排掉,不得污染患者,一次性导管等物品不要重复使用。
3.2.4合理吸痰和雾化吸入
肺部感染的危险性随吸痰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因此不应频繁吸痰,只有当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确须吸痰时才吸。如果应用开放性吸痰系统,则应使用消毒的一次性导管;如遇分泌物粘稠,所用导管需再次进入病人下呼吸道时,则需用无菌溶液冲洗导管。冲洗液及盛装容器应及时更换,以免因吸痰污染而造成感染。雾化吸入也应适时进行,如分泌物粘稠、黄绿色,不易咯出时,在治疗时加入抗生素和支气管解痉剂,无特殊情况每天不超过2次。
3.2.5勤洗手,切断人与人之间细菌传播途径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手是传播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做到进出ICU要洗手,进行每项护理操作前后要洗手,处理污物后要洗手,护理每位患者前后要洗手,而且处置同一病人不同部位,不同内容之间要洗手。
参考文献
[1]COOKDJ,KOLLOFMH.RiskfactorsforICUacquiredpneumonia[J].JAMA,1998,279(20):1605.
[2]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编委会。医院内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诊断标准[J]。中华呼吸与结核杂志,1990.13(6):3。
[3]计惠民,王琳。医院内肺部感染的预防与对策[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