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陈荣波(江苏省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泰兴225411)
【中图分类号】R60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9-0297-01
近年来,我院对270例严重创伤患者实施急诊抢救手术的麻醉,抢救治疗效果满意,现将麻醉管理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自2005-01~2011-12对270例严重创伤患者施行急诊手术,其中男214例,女56例,年龄14~89岁,平均年龄40岁。致伤原因车祸136例,钝器伤16例,锐器伤86例,高空坠落伤32例。
1.2受伤情况分类颅脑、胸复合伤36例(合并骨盆四肢骨折6例),颅脑、胸、腹复合伤28例(其中合并骨盆、四肢骨折16例、心脏、大血管损伤6例),颅脑、腹复合伤22例(其中合并骨盆、四肢、骨折8例),颅脑、四肢复合伤12例,胸腹联合伤64例(其中合并骨盆、四肢骨折32例),胸、骨盆、四肢复合伤20例,腹、骨盆、四肢复合伤88例。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平均34.4分。270例就诊时均有不同程度的休克,其中收缩压(SBp)≤90mmHg228例(84.4%),≤60mmHg38例(14.1%)。8例患者在急诊室呼吸、心跳停止,抢救后施行急诊手术本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平均1860ml。
1.3麻醉方法全组患者均施行静吸复合全麻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1条外周静脉+1条中心静脉),立刻监测无创血压、心率、心电图、SPO2、保持呼吸道通畅,面罩加压吸氧。静注东莨菪碱0.3mg。麻醉诱导丙泊酚1~2mg/Kg,或咪唑安定0.1~0.3mg/Kg,芬太尼0.1~0.2mg维库溴铵4~10mg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为异氟醚0.6~1.0MAC+静注肌松剂,术中常规监测CVP、ECG、SPO2、BP、HR、呼吸末CO2浓度及尿量,动脉血气分析、电解质、出凝血时间、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
2结果
270例中治愈好转出院242例,28例死亡,ISS平均评分37.8分,死亡率10.4%,28例死亡中,4例死于DIC,8例死于失血性休克(2例死于术中,6例死于术后),4例死于枕骨大孔疝,1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3讨论
3.1麻醉医师应对受伤部位及后果要有超前估计,不能强调术前各项检查。
3.2快速建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和静脉通路,把瞬间循环动力学变化控制在自己手中,便于掌握麻醉深度和血压活性药物运用和重要脏器灌注的变化。
3.3麻醉药物的选择原则,不抑制心功能,同时不能加重心脏做功和心肌耗氧。术中维持平均动脉压≥70mmHg为宜,保证心脑肾等重要脏器血液灌注。
3.4患者入手术室后首先检查呼吸道,对昏迷患者尤为重要,如头面颈部伤口深达咽部,大量鲜血流入口咽,给予少量镇静同时,立即清除口腔内血液、异物、分泌物,并进行气管插管,后迅速清除呼吸道梗阻。有肋骨骨折伴血气胸者,特别是张力性气胸者,应先施行胸腔团式引流。否则,正压通气加剧胸腔积气、纵隔移位,危及生命。
3.5对于严重复合伤患者大多数发生失血性休克。建立静脉通路后(最好中心静脉),大量输液输血时,仔细观察伤者有无严重低血压,心动过速,颈静脉怒张,听诊心音遥远,心包填塞的可能性很大,此时大量输血输液是致命的。建议外科医生行心包穿刺减压或者手术切开引流,术中均证实存在心包填塞。
3.6对于严重复合伤,导致低血容量休克患者,迅速补充血容量极为重要,对于腹部创伤致肝、脾破裂或大血管破裂患者,在未控出血前快速输液(胶体液为主)以维持循环稳定。待手术开始充分止血后再输入全血,再根据CVP值指导输液,根据出血量及参考测得Hb、HCT值指导输血。休克患者多有水电解质紊乱、血气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做出相应处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有肺挫伤或有颅脑损伤的患者要适度控制输液、输血量,避免医源性肺水肿、脑水肿。
总之,麻醉医生,对严重多发性、合并伤急诊手术,麻醉处理前要根据受伤部位,病情危重,复杂程度,应高度重视。估计出血量和呼吸、循环、神经系统的检查结果。选择适当液体复苏及适当药物综合治疗,还需要我们有多方面技能,多科协作,抓紧时间,及时到位进行麻醉处理,术中密切监测呼吸、循环系统的变化,维持血流动力学及内环境稳定,提高救治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