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预防脊椎手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

/ 1

低分子肝素预防脊椎手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

李永红

李永红(河北省涿州市医院骨外1科072750)

【中图分类号】R681.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7-0267-01

低分子肝素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抗凝药物,与普通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有诸多抗凝优势,近年来已用于临床多系统疾病的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在临床血管外科较为常见,老年患者体质低下、骨折及因病长期卧床的患者多发。以下肢疼痛、肿胀、浅静脉扩张、压痛为主要表现,病情重时还可引起下肢动脉痉挛,栓子脱落引发肺栓塞及肢体缺血甚至坏死,其病理机制为深静脉内的血液异常凝结,使静脉回流出现障碍所致,若不恰当处理会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对骨科术后DVT的形成做好积极预防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降低术后DVT形成的关键。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卧床、血容量不足、手术创伤及高龄等都是DVT高发因素。

本研究选择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行脊椎手术的老年患者50例,对其行一系列的预防及护理干预,结果无一例DVT的发生。现将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0例,男34例,女17例,年龄55-73岁,平均61.6岁。其中27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折13例,3例为腰椎管狭窄症,7例为退行性腰椎滑脱,其中43例患者有不同内科疾病,39例有糖尿病,33例有高血压,12例有呼吸系统疾病,肥胖患者15人,肿瘤患者2人,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1.2方法入院后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2500u皮下注射,日一次,术前12小时停用。术前进行健康宣教术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对患者卧床大、小便做出指导和培训,并介绍术后踝泵锻炼等各项功能锻炼的方法,促进卧床功能锻炼的顺利实施。对于存在内科疾病及肥胖患者尤其注意,指导其饮食及正常生活。术后12小时应用低分子肝素钙,4100u,日一次,连续应用7-10天,每日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必要时配合下肢静脉压力泵治疗。

2结果

本组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后,无1例发生DVT,顺利康复出院。

3讨论

十九世纪中期,Virchow提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至今仍为各国学者所公认。血液高凝状态是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各种大型手术是引起高凝状血小板粘聚能力增强;术后血清前纤维蛋白溶酶活化剂和纤维蛋白溶酶两者的抑制剂水平均有升高,从而使纤维蛋白溶解减少。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低分子量的肝素,由具有抗血栓形成和抗凝作用的普通肝素解聚而成。它具有很高的抗凝血因子Ⅹa(97IU/ml)活性和较低的抗凝血因子Ⅱa或抗凝血酶活性(30IU/ml)。这二种活性比是3:2。针对不同适应症的推荐剂量,低分子肝素不延长出血时间。在预防剂量,它不显著改变APTT。低分子肝素药理作用使其可以有效的降低血液高凝状态,去除了静脉血栓形成的基本因素。低分子肝素的应用有效预防了DVT的形成,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