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低血糖危险因素分析与早期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2

新生儿低血糖危险因素分析与早期护理干预

谢文娟

谢文娟

(上海市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上海201700)

【摘要】新生儿低血糖是新生儿常见的临床代谢问题,并且不易察觉,容易漏诊。长时间低血糖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中枢神经损伤。本文讨论新生儿低血糖常见高危因素如早产、感染、窒息等,并通过早期护理干预,如保暖、合理喂养、即时监测血糖变化等减少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和发展。

【关键词】新生儿;低血糖;高危;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8-0151-03

新生儿低血糖是新生儿常见的临床代谢问题,健康足月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为1%~5%,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低血糖发生率为15%~25%[1]。目前我国剖宫产率呈不断上升趋势,高危新生儿存活率的增加,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新生儿低血糖症状多不明显,不易觉察,如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正确的处理,可能损伤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脑损伤,严重者可致永久性智力障碍、脑瘫甚至猝死。

1.定义

在我国,依据大样本统计学定义,当血糖水平小于同胎龄新生儿血糖平均数2个标准差,即全血血糖<2.2mmol/L,即可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美国新生儿低血糖管理指南指出:新生儿出生24h内,血糖水平应持续>2.5mmol/L,出生>24h,血糖水平应持续>2.8mmol/L,低于上述水平,则为低血糖。

2.常见高危因素

2.1新生儿方面

早产、小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低出生体质量儿、宫内生长受限、营养不良、围生期窒息、感染、低体温、新生儿溶血症、喂养困难、先天性心脏畸形、持续高胰岛素血症、内分泌缺陷、先天性代谢障碍等。

2.2产妇方面

母乳不足、GDM、子痫前期或原发性妊娠高血压、口服降糖药物、应用平喘药特布他林或β-受体阻滞剂、待产时和产时静脉注射葡萄糖等。

3.新生儿低血糖的早期干预措施

3.1保暖

首先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擦干身上血污,羊水等并进行婴儿和妈妈的皮肤接触,对恢复婴儿的体温至关重要。史晓红[2]提出母婴皮肤接触可以达到暖箱同样的保暖效果,使新生儿在出生后1h、2h的体温维持在36.5℃以上。新生儿体温不稳定时,可加包被或热水袋保暖;体重<2000g的新生儿可放入保暖箱内,保持体温在36~37℃。同时保持室温在24~26℃,湿度在50%~60%,保证空气流通。

3.2早期多次喂养足量

新生儿出生后,尽快进行母乳喂养是防止新生儿低血糖的重要措施,有效的早吸吮使新生儿交感肾上腺应激增强,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从而血糖上升。因此剖宫产儿在产妇回病房后,产科护士要立即进行母乳喂养指导,控制新生儿在出生30min内进行早吸吮,时间至少30min。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吮吸吞咽功能良好者,直接给予母乳喂养;吸吮吞咽功能差者,可采用鼻胃管喂养。对于产妇母乳不足者,适当增加奶粉喂养。

3.3早期监测血糖

新生儿低血糖临床表现中无症状表现者最高,占34.33%,.且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不易与其他疾病区分,如不能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持续的低血糖将导致不同程度的脑损伤。而且新生儿在出生后1小时新生儿血糖水平偏低,因此足月新生儿生后1h内行常规血糖监测是最好的监测方法,尤其是剖宫产儿等高危新生儿,可及时发现并防止低血糖对脑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当新生儿血糖<2.6mmol/L持续3d以上者,尽管临床无症状也可引起脑损伤,因此新生儿血糖低于2.8mmol/L时,我们加强监测,若低于2.6mmol/L时,则给予干预治疗,5%~10%葡萄糖10ml口服,并在30~60min内复测血糖,若仍未正常者,给予静脉输注葡萄糖治疗,每小时复测血糖直至正常。其后每4~8小时监测血糖水平。

3.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新生儿低血糖发生后大多无临床症状,部分呈现非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临床上表现为反应差、少吃少动少哭、低体温、喂养困难、面色苍白,出汗,发绀,心跳过速,呼吸不规则等,这些多数可以恢复,若低血糖持续时间长,则会出现特异性表现:意识障碍如昏睡,肌张力低下,易激怒、震颤,惊厥发作,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

3.5进行合适的产后喂养姿势指导

产后6h内由于麻醉因素,产妇处于去枕平卧位,且伤口和子宫收缩引起疼痛,静脉通路和导管牵拉不适造成哺乳时的体位不适,使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率显著低于阴道分娩产妇。房燕娜[16]研究发现,对剖宫产后产妇实行特定时间段采用不同的哺乳体位,如回病房后6h内,6~24h,24~72h,72h以后等对产妇进行各时段最适宜的母乳喂养体位指导,具体方法为6h内护士要指导产妇将哺乳侧上臂外展平放于床上,一软枕置于产妇手臂上使之平行乳房下缘,然后抱紧婴儿与产妇面对面,使婴儿上身俯卧于产妇身上,婴儿臀部置于垫高的软枕上,产妇软枕下的手臂抱住婴儿的腰背,使婴儿的面颊能触及产妇的乳头,先将乳头触及婴儿口唇,诱发觅食反应,当婴儿口长大,唇凸起,舌向下的瞬间,轻轻捏起产妇乳头和大部分乳晕送入婴儿口中,使其含住进行有节奏地吸吮和吞咽。这种方法更容易被产妇及家属接受。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进一步有效的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

3.6产科护士正确指导促进产后早期泌乳

有文献[6]研究表明产后乳房按摩的最佳时间为产后2小时,早期乳房按摩,对促进产妇早泌乳多泌乳,减少乳房胀痛有积极作用,使产妇尽早有了足够的母乳,增强了母乳喂养的信心。方法为:产妇取仰卧位,温水清洁乳房后,操作者洗净双手,取润肤油并用掌根部轻揉胸部,双手拇指和食指分开环抱乳房基底部,多方向活动乳房;一手于乳房下方托住乳房,另一手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顺乳腺管方向自乳根至乳头按摩乳房,两侧乳房交替进行。在产后2h内进行,每次15~20min,每天3次,连续3天。

3.7术前输液补糖

剖宫产需要术前充分的禁食以降低术中呕吐,误吸等麻醉风险。然而孕期糖代谢显著变化,饥饿对于孕妇比非孕妇更容易引起血糖浓度的降低,而行剖宫产术产妇术中输入不含糖液维持静脉压已成为常规治疗。若术前长时间禁食可进一步加速产妇的饥饿状态,增加产妇及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王娜[7]研究发现,对于术前禁食大于等于8h的择期剖宫产产妇采用术前2~3h静脉滴注5%葡萄糖复方乳酸钠注射液500ml(8g/h,总量25g),结果产妇即时血糖和新生儿血糖水平明显升高,产妇和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同时对母婴的生化代谢状态无不良反应。

3.8产妇术后饮食指导

有研究表明,剖宫术后尽早进食,可促进产妇肠蠕动的回复,缩短肛门排气时间,从而有利于产妇乳汁分泌。指导产妇感到饥饿时进食一些半流质食物,避免糖、奶制品;肛门排气后,指导产妇进食一些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尽量多吃水果、蔬菜和一些含铁和钙的食物,以促进产妇乳汁分泌。李新景和钟喜杰[9]对于术中顺利的产妇,且术后无恶心,呕吐症状,先给予白开水或米汁50~100ml,首次不超过100ml,如无不适,6h后改半流质,24h内逐步过渡到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能量,低脂肪,清淡易消化的普食(馒头,鱼,蛋,蔬菜等),少量多餐,每3~4小时1次,22:00至次日晨6:00酌减。从而减少了泌乳始动时间,提高了产后72h乳量充足率。无一例出现误吸,两组恶心,呕吐,腹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剖宫产术后不禁饮食,早进普食是安全的,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4.讨论

自妊娠10周开始,胎儿组织及胎盘中开始有糖原贮存,20~24周的胎儿肝糖原贮存量不足以调节血糖,必须依靠胎盘释放糖原调节血糖。24周后胎盘糖原贮存量逐渐下降,肝糖原贮存量逐渐增高,至37周左右,肝糖原贮存量迅速增加,新生儿出生后为维持体温、呼吸运动及肌肉活动等,糖原利用率高,早产儿肝糖原贮存量不足,出生后摄入少,皮下脂肪少,而代谢所需能量相对高,糖原和产热的棕色脂肪易被耗竭,易发生低血糖。各种应激状态下,机体葡萄糖利用率明显增加,可迅速消耗贮存的肝糖原发生低血糖。新生儿低血糖如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正确的处理,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脑损伤,严重者可致永久性智力障碍、脑瘫甚至猝死。新生儿低血糖造成的不良反应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精神和心理负担,其早期护理干预提高了新生儿低血糖的早期发现率,干预率,从而降低了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减轻了新生儿低血糖造成的不良发应。

【参考文献】

[1]GargM,DevaskarSU.Glucosemetabolisminthelatepreterminfant[J].Clinperinatol,2006,33(4):853-870.

[2]史晓红.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体温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4,9(29)第17期:1596-1597.

[3]王娜.择期剖宫产术前输液补糖降低产妇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临床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7):3035-3037.

[4]张亚欧,刘霞.不同分娩方式足月新生儿生后早期血糖变化[J].临床儿科杂志2012,9(30)第九期:828-831.

[5]王素云.产后合理喂养对预防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低血糖的影响[J].临床护理与管理,2014,6(13)第三期:42-44.

[6]李华,韩云惠.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喂养与血糖管理办法[J].糖尿病新世界,2015,3:91-93.

[7]汪新菊,舒新莲,王乐霞.规范化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研究[j].ChineseGeneralPractice,

2012,10:4009-4011.

[8]廖景文.新生儿低血糖临床干预阈值探讨[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2,2(19)第一期:64-66.

[9]李新景,钟喜杰.剖宫产术后两种饮食护理方法对比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0):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