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装配式建筑技术管理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2

浅谈装配式建筑技术管理要点

张森伟

天津二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近年来,国家提出的节能环保战略日渐深入,在此基础上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但由于受到造价、知晓度等因素影响,至今尚未得到广泛普及。此类建筑是指由工厂事先根据需求生产预制构件,具有标准化设计、信息化管理、一体化装修等特点,可有效减少建筑垃圾,做到文明施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基于此,本文对装配式建筑技术管理要点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技术管理;要点

引言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建筑行业传统的施工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导致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逐步被新型的工艺和设备所取代,而装配式建筑则是在现阶段使用频率相对较高,且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装配式建筑属于一种新型施工技术,它是对传统施工技术的变革和创新,不仅能有效控制施工质量,施工难度也明显低于传统建设施工技术,同时所需的人力资源与经济成本投入都较低,还能有效降低对施工周围的环境污染程度,因此受到越来越多施工企业的欢迎。

1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特点

装配式建筑是由预制部件直接在施工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是建筑行业现代化、工业化发展的产物,与传统建筑相比,具有施工机械化、自动化、流程化、标准化的特征,施工效率较高,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在这一形势下,装配式建筑的生产、安装技术不断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逐步普及,行业技术水平全面提升。但是,由于装配式建筑技术要求高,受到构配件质量、管理体制等要素的影响,工程管理的效果没有确切保障,开裂、渗漏等质量问题频频发生,装配式建筑要想保持现在的发展势头,这一问题必须得到重视与解决。

2具体优势

2.1整体质量较轻

装配式建筑自身的特性使得其整体质量明显轻于传统建筑的整体质量,从而导致所需的地基实际承载力要小于传统建筑,这不仅给地基方面的各项施工带来许多便利,还降低了预制构件的现场安装难度。

2.2节约建材消耗和节能减排

传统建筑建造工艺,除了要消耗大量的建材以外,还需要消耗大量的动力燃油、电力、水资源等资源,施工现场也极易造成材料浪费,且一旦拆除,大量建筑材料的二次利用率较低甚至无法循环利用,由于装配式建筑构件是在预制工厂中集中生产,自动化、精准化集成化生产会节省大量建筑材料,能较大程度上降低材料浪费,尤其是在内外墙装饰装修材料、施工现场模具和脚手架及水泥、钢材、木材等三大主材的消耗上,同时能大幅减少建筑垃圾,工厂集中预制环节可以实现边角料的充分利用,有助于节能减排。

2.3实际施工工期较短

采用装配式建筑施工需要在施工前就将门窗中的砖块预制到外墙板里,而传统的施工方式中砖块的运输操作则是在建筑的主体结构封顶后再进行,这样的操作方式可以直接降低工程的时间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力度。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是采取建筑主体施工与外墙粉刷同步进行的模式,这样便使得工程的施工速度得到本质上的提升,明显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3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3.1构配件质量

装配式建筑的预制部件,比如预制柱、预制梁、预制剪力墙、预制楼板、预制楼梯、空调板等,通常由专业的构件预制化工厂生产。这些构件的生产有严格的质量标准,需精准控制尺寸误差,然而目前我国装配式构件制造厂由于规模有限,制造技术欠完善,导致市面上很多构件不符合质量验收标准,因此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无法正常安装。此外,构配件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也有损坏的可能性,如果没有做好防护措施,构件进场后未进行严格检测,导致存在质量问题的构配件用于施工安装中,也易造成工程后期的质量问题。

3.2管理难点

由于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政策支持的不到位、信息化程度不足以及个部门沟通不到位导致整个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的断节,企业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培训的不完善,缺乏专业的安装人员和质检人员,操作人员的无证上岗,违规操作等现象的普遍都会造成建筑行业后续的隐患。

3.3技术有待优化

在技术方面主要应从两个层面着手:①构件自身技术性,在设计之初需要对构件进行深层设计,在生产时一些原材料质量与配件不相匹配,影响构件的正常使用,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②装配式建筑构件技术性,此类建筑未采用射频和BIM技术进行数据管理,且在建造过程中缺乏先进技术与专业化人才的支持。

4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优化对策

4.1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制度

承包商在承包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后,应该全面了解工程信息,明晰工程建设的质量标准,明确工程建设的周期、造价要求,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管理机构,完善质量管理制度。而且还可以借助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构建出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全过程的数字化平台。在这一项目中,由管理经验丰富的具有相关资质的管理人员,承担各个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根据工程的设计方案、工期、施工人员数量、施工设备等要素,编制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案,确定施工流程,构配件进场后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施工期间加强技术监管,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预制构件安装程序作业,施工完成后交由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4.2完善项目施工配套材料和技术

配式建筑的施工应当充分结合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以及施工的具体要求,逐步完善关键的配套材料和技术,这样才能够提升施工质量,近些年来BIM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对装配式建筑的节点优化、质量控制、全寿命周期管理及运营维护上具有极大应用价值,为装配式建筑的质量管理提供了一个有力手段,后续应继续挖掘和完善装配式建筑相关技术,提升施工质量控制深入度和完备度。

4.3构件质量控制与管理

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实现多个方面构件施工处理,根据工程要求以及标准合理地进行设计制作分析。在施工中,对于混凝土材料,要根据要求强化原材料质量控制,根据工程对于各项建筑构件的性能参数,合理地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在进行半成品以及成品的预制构件运输以及施工中,要严格遵守技术准则以及标准合理控制。在施工中为了提升工程质量,就要加强对构件质量的控制,保障其满足建筑工程质量要求。对于出现质量隐患的构件要及时处理,保障施工安全性。加强对构件链接位置尺寸控制,保障其符合各项性能参数要求,加强对混凝土构件模具检查,加强尺寸参数控制。在施工中要做好均匀浇筑,如果出现形变就需进行修补处理。在完成浇筑之后要进行平整度的调整,做好养护处理,保障其符合技术参数要求。

4.4建立质量保证与反馈机制系统

全面的质量管理应是以产品质量为中心,打造科学严谨的质量管理体系来满足质量管理的需求,近些年快速发展的物联网技术为此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利用物联网技术对装配式建筑从生产到装配施工甚至是后期的维护运营进行全方位的信息采集和管理,可以有效地建立起PDAC循环质量管理系统,实现对装配式建筑的质量追踪和反馈。

结束语

依据近几年所出现的装配式建筑的表现来看,未来建筑行业它必然会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并没有特别地成熟稳定,还有很多未知的细节等待着相关从业人员去摸索、探寻,装配式建筑能够完全迎合国家提出的“打造绿色建筑”的号召,创建一个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其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建筑市场的更新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哲,王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09):40-41.

[2]陈娜.房屋建筑装配式结构关键技术及质量监督[J].四川建材,2019,45(05):213-214.

[3]王德生.当前装配式建筑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中国房地产,2019(13):35-38.

[4]朱宇.装配式建筑的安全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2):207-208.

[5]刘瑞洋.装配式建筑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门窗,2019(08):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