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对比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2
/ 2

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对比观察

王灵玲

台州市立医院,浙江省 台州市 318000

摘要: 目的:对比优质护理、常规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 方法:择取于本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纳入时间自2018年6月~2019年6月。根据护理内容不同分为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优质组(行优质护理干预)。组间比较两组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经干预后心功能指标、康复效果、生活质量情况。 结果:优质组病患A、E、DT、IRT等心功能指标结果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疾病认知度及SF-36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 结论:相比于常规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施行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心功能指标及康复效果,价值显著。

关键词:优质护理;常规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SF-36

临床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病患时,为确保病患康复效果及心功能状况,需同时辅以优质、合理的护理干预[1]。本次研究即对比、分析优质护理、常规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病患中的临床效果。

1.基线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择取于本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纳入时间自2018年6月~2019年6月。所纳入病患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的诊断标准,且排除合并认知障碍、精神障碍的或不配合的病患。

5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患根据护理内容不同分为常规组、优质组。常规组28例病患中男、女例数之比为16:12,其年龄在50岁~78岁间,年龄均值为(62.36±5.12)岁;优质组28例病患中男、女例数之比为15:13,其年龄在51岁~79岁间,年龄均值为(62.45±5.11)岁。比较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基线资料经分析、对比可知,无明显差异,有临床可比较性,P>0.05。

1.2 方法

常规组:对本组急性心肌梗死病患施行常规护理干预,即指导病患卧床休息,同时密切关注病患的体征变化,并指导病患遵医嘱用药等。

优质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对本组急性心肌梗死病患施行优质护理干预,具体为:(1)优化环境。为病患提供舒适、整洁、安静的诊疗环境,定期对室内进行清洁、消毒、通风。(2)优化体征监测。行24h动态体征监测,记录病患各生命体征指标数据,并准备好必要的急救器械及药品,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告知医生进行救治。(3)优化心理干预。积极与病患及其家属沟通、交流,告知其相关护理注意事项,并针对病患的疑虑进行及时疏解,引导病患及其家属维持稳定、积极情绪。(4)优化宣教。在介绍疾病及治疗相关知识同时,针对病患认知需求及保健需求,针对性进行疾病预防、护理、自我保健相关知识的宣教,满足病患及其家属的认知需求。(5)日常生活护理。指导病患治疗后绝对卧床休息,同时调整日常饮食结构,维持平和心态,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

1.3 评价指标

监测、记录两组病患心功能指标情况,即A(舒张晚期最大流速)、E(最大流速)、DT(E峰减速时间)、IRT(左室舒张早期左室等容舒张时间)等指标。

记录、对比两组病患的康复时间,即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同时以问卷评估两组病患疾病认知度,以SF-36量表评估两组病患的生活质量,得分与疾病认知度、生活质量成正比。

1.4数据处理

以软件SPSS21.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t检验行组间比较。p<0.05即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心功能指标

优质组病患A、E、DT、IRT等心功能指标结果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详见下表1。

表1.比较两组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的心功能指标情况(±S)

组别

A(cm/s)

E(cm/s)

DT(ms)

IRT(ms)

常规组(n=28)

46.23±10.54

72.39±8.41

167.25±30.54

69.64±12.57

优质组(n=28)

56.09±10.58

85.64±9.54

186.45±31.82

91.63±13.07

T

3.4936

5.5129

2.3036

6.4168

P

0.0010

0.0001

0.0251

0.0001

2.2康复效果、认知度、生活质量

优质组病患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疾病认知度及SF-36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详见下表2。

表2.比较两组急性心肌梗死病患康复效果、疾病认知度及生活质量情况(±S)

组别

卧床时间(d)

住院时间(d)

认知度(分)

SF-36(分)

常规组(n=28)

4.65±1.86

20.36±2.19

65.38±3.17

78.36±4.18

优质组(n=28)

2.65±0.51

16.37±3.12

78.54±4.12

89.32±3.17

T

5.4873

5.5387

13.3957

11.0549

P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多因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所致冠状动脉堵塞、狭窄,继而致使机体心肌供血不足情况,有病情重、发病急、易反复等疾病特点。临床救治同时,为改善病患心功能及康复效果,需同时施行优质、科学的护理干预[2]

常规护理多配合医嘱行护理干预,护患间缺乏交流,难以针对性满足病患需求。相比之下,优质护理属新型护理模式,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优化各项服务,以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对急性心肌梗死病患施行优质护理服务,通过优化环境以提升病患舒适度,优化体征监测以确保病患体征稳定,优化心理干预及宣教以提升病患配合度,同时做好日常生活护理以改善病患生活质量[3]。本文结果亦显示,优质组病患心功能指标、康复效果、认知度及生活质量指标结果均优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施行优质护理能改善其心功能、康复效果,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赵柳华,潘静,朱飞燕等.低分子肝素改良注射方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19):1458-1461.

[2]王琼娜.中医特色护理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2):167-168.

[3]张同,刘春花,李婷等.优化急诊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脉溶栓治疗时间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21):1992-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