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电力职业学院 湖北 宜昌
摘要:高校校园媒体肩负着传播主流舆论、大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使命。全媒体时代,高校校园媒体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作为我国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媒体融合势在必行。长期以来,包括校园广播、校园展板、校园外联、校报、校园电视台、官网等在内的各种校园媒体,都是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思政教育的重要部分。
关键词:高校校园媒体;新媒体;创新路径
引言
在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校园媒体的重要性和作用逐渐被削弱,而新媒体的崛起则为校园媒体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高校校园媒体如何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利用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特点,运用好现代传媒的新手段新方法,探索适合高校媒体融合发展之路,是摆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概述
新媒体是相对于以电视、报刊、广播等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而言的,是互联网信息时代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产物,新媒体以移动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为依托,借助无线通信网络、有线通信网络、互联网等的信息载体作用,在数字电视、智能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上进行信息的传播。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数字报刊、数字广播、移动电视、数字电视、互联网、触摸媒体、手机网络甚至手机短信等都可以归结到新媒体类。
新媒体之所以被称之为“新”媒体,究其原因,其中不仅包含着形式、技术上的革新,更是一次理念上的革新,突破性地将网络与媒体进行衔接,在丰富媒体形态的同时,更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信息传播渠道的拓展,从而使得新媒体表现出了诸多的优势特征,包括网络化、虚拟化、超文本、互动性、数据性、模拟性、共享性、海量性等。这些优势特征的具备,是新媒体能够于近年来保持高速发展的关键,更是新媒体获得用户广泛认可的关键。
二、高校校园媒体融合创新路径研究
(一)打造全媒体中心并拓展校园媒体数量
要想有效推动高校校园媒体融合创新,必然需要构建相应的全媒体中心,对所有校园媒体进行充分整合,形成媒体凝聚力,共同为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培养而做出贡献。而全媒体中心的构建,自然要聚焦于“全”上。只有将全面覆盖校园各个领域的不同媒介、载体与形式的校园媒体进行全面融合,从数量上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才能真正构建起全媒体中心。部分高校校园媒体依旧处于较为陈旧滞后的状态,传统媒体占据绝对的领导地位,新媒体数量有限,这使得相应的全媒体中心构建难以真正实现“全”。诸如微信公众号、微博认证号、抖音官方号等的缺席,导致所谓的全媒体中心只是传统媒体的简单结合,不能凸显新媒体背景下的全面覆盖,也很难真正实现全面融合,自然无法有效发挥新媒体背景下校园媒体的优势。只有积极拓展校园媒体数量,大力发展校园新媒体的建设、运营路径,深化新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学生培养方面的作用,再加强对全媒体中心的构建,促进各校园媒体间的强强联合。共同为提高媒体作用提供支持及保障,让校园媒体能够真正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覆盖,形成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良好局势。
(二)全方位探索校园媒体的融合路径
校园媒体融合创新的难点在于“融”字。不同媒体之间本身有着一定的差异,媒体融合也不是简单的媒体相加,只有真正做到从思想、理念、内容、平台、队伍、文化等方面进行融合,并由此引发质变,产生“1+1大于2”的效果,才能真正凸显校园媒体融合的价值。这意味着高校需要发挥引领作用,做好顶层设计,构建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校园媒体融合蓝图,对现有校园媒体以及待发展的校园媒体进行分析和总结,制定相应的融合规划与方案,尝试从多个方面推动媒体间的有效融合。加大资金、场地、设备、人才、技术等的支持力度,积极建设校园全媒体中心,加强对所有媒体的有机整合。以内容生产、思想宣传、舆论引导、文化建设、育人价值等作为要点,深化各媒体间的合作,形成强大的宣传合力,在明确宣传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各媒体自身的优势,强化优势互补,从而增强传播声势,扩大传播效果。
(三)持续推进高校网络育人平台建设
第一,利用新媒体有效融合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建设全面化、特色化的高校网络育人工作内容。通过开发图文、短视频、动漫、AR、VR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新技术、新形式,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切入点、贴近学生的表达方式和话语体系,吸引凝聚受教育者群体,拓展教育育人扁平化的单一维度,构建立体化的育人空间。
第二,打破固有模块,遴选优质新平台,时刻关注教育工作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的点击量和关注度,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作用,实现教育工作的精准性、及时性、海量性等效果。对于具有权威性的教育会议、教育知识宣传讲座以及学术报告并有案例分析、交流探讨、运用PPT教学的活动,要综合运用全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使得教育工作内容和形式富有亲和力、艺术性,增强网络育人工作时代感、创新性和趣味性。同时以深化学校、教师及学生间的互动交流为核心,积极探索师生之间交流新模式,消除彼此的尴尬。如,建立线上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
第三,革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教育培训层出不穷,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多种途径。例如,“超星”平台、学习通、“MOOC慕课”“雨课堂”等都开设了课程。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暴发的特殊时期,高效地解决学生流动的不确定性、分布范围广等现实性问题,在教育培训过程中,上交学习心得、作业整理与批改、信息反馈、成绩评定等等都开辟新媒体教学互动空间,学生自主、自觉、主动性被调动,从而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教育接受度。
(四)丰富活动形式
高校要充分把握这一机遇,积极整合现有资源,以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具体而言,可以尝试如下做法:一是利用新媒体数字化、网络化的优势特点,加大校园网络建设投资力度,着力于现代数字化校园文化平台建设。将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中生成的优质文化内容储存于平台数据库中,在形成优质文化积累的同时,也能够在平台资源共享共建的功能作用下为这优质文化信息的开发利用提供极大的便利,这些对于增强校园文化的社会影响力而言都是极为有利的。二是利用新媒体的泛众化、碎片化信息传播优势,注重校园文化内容的创新,以此来打造内容积极、品类丰富、使用便捷、格调健康的校园文化。如以抖音直播的形式对学校文艺晚会、迎新活动、创新大赛等进行直播;以微电影的形式拍摄学校风云人物,对该人物的求学历程、科研经历、主要成果等进行重点介绍。以此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增强校园文化吸引力。
结束语
综上可知,高校需要充分意识到新媒体时代对校园媒体发展的影响,并做好相应的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整合各方力量,打造全媒体中心,全面推动校园媒体的融合与创新。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培养工作的良好发展为基础目标,以深化媒体的衔接与合作为要点,以健全的媒体体系带给广大师生新颖而能满足实际需求的信息与服务,促进高校特色校园文化的构建,凸显思政教育和意识形态引导功能,从而培养大量符合新媒体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邸燕茹,冯博.高校校园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的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2016(04):14-15.
[2]刘鑫.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校园媒体资源融合发展的路径初探[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20(03):88.
[3]王祥.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校媒融合的路径思考[J].传媒,2017(15):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