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
摘要: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凝结了人们对身体艺术与思想精神的深刻认知,素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著称。历览往史,武术在古时称之为武艺,早在周朝时就成为了“六艺”中的教育内容,受到了教育者的格外青睐与重视。现今,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背景下,武术的育人功能与文化传承价值再次彰显,成为了学校体育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但在实际的学校武术教育也存在的一定的实际问题,基于此,就必须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进而推动学校武术健康发展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服务于国家战略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中小学武术;困境;对策
一、当前中小学武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以套路为主,不能满足学生兴趣
教学内容是武术教育实施的载体,是回答学生“何为武术,武术何为”的过程。学校武术课程是按照已有的教学大纲来安排,教学内容是根据教学大纲来实施。1956年武术首次进入《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简称大纲),1961年大纲修改后武术确定了课时与基本功、初级拳、青年拳等教学内容,后又经1978年、1987年、1990年、2000年、2011年等多次的大纲修订,演变为“小学阶段三年级起为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武术操、初级拳;初中阶段开始增加攻防动作、初级拳第二路,青年拳、青年拳对练;高中阶段为三合剑、初级剑、初级棍”等内容。总的来看,武术套路始终是中小学学校武术的主要施教内容。所谓武术套路,是以多种武术动作编排起来的一种运动形式,是现代武术竞赛与教学的主要内容。2006-2008年国家武术研究院组织的全国中小学武术调查再一次证实,在当前已开设武术课程的学校中教学内容以套路为主。可见,套路已成为学校场域之中武术的代名词。教育学理论认为,兴趣是第一任老师。换言之,兴趣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动力。为什么讲武术套路不能满足学生的习武兴趣呢?是因为学生对武术的需求不仅仅只是武术套路演练,还有武术技击对抗,也可以说技击对抗是学生学习武术的第一兴趣。在长时间只学习套路的课堂上,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又能维持多远呢?许多学生都是通过影视作品来了解武术,而现实情况是与之想象差之甚远,久而久之,学生对武术失去兴趣,有的甚至是敬而远之,进而导致了学校武术处于名存实亡的尴尬境地。
2.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未形成合理体系
教学模式是指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武术学习与训练的一整套程序。整体来看,合理的教学模式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事倍功半。在西方体育课程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形成了一堂课中准备、基础、结束等三部分的教学模式。在中间基础部分我们采用的是“基本功—基本动作—套路—器械”等顺序的教学模式,与竞技武术套路训练相差无几,并且一直延续至今。这不禁让我们疑问,学校中的学生与竞技场上的运动员采用同样的训练模式是否合理?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竞技武术套路由于其追求“高、难、美、新”的技术思想,以及过度看重竞赛成绩而忽略了自身的内修与传承武术文化的意义,而这绝不是学校武术所希望的。笔者在一线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些小学的武术课堂上竟直接省去了前后部分,直接进行武术操类学习,究其缘由为了迎合接下来的学校武术比赛,这岂不是本末倒置,教学模式更无从谈起,只是一味地让小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武术操类动作,表现出了一种“填鸭式”的强行灌输,将武术的核心价值抛弃在外。可见,当前学校武术的教学模式是延用竞技武术的内容,过度借鉴而缺乏创新,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制约了学校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二、中小学武术教育的发展对策
1.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增加武术技击内容
学习兴趣是指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并渴望获得知识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对个人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认知倾向和情绪状态。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必须关注教学主体,以学生的习武兴趣为导向,建立“人本化”的学校武术课程。有研究对学生选择武术课的动机进行调研,结果发现10个班级322名学生中,有277名学生为了学习防身自卫技能而选择武术课,约占总数的86%。充分地表明了学生对武术课程的第一需求是技击,即防身自卫。在多次的武术教学改革中,我们也会发现技击对抗成为了学者们的关注点,如2004年由学者邱丕相等提出的“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2006年由学者武冬等提出“整合拳种、优化套路、强调应用、弘扬文化”,2014年学者赵光圣等提出“强化套路、突出技击、保质求精、终身受益”等一系列的武术教改思想,其“强调应用、突出技击”都是在表达着对技击对抗的要求,将技击内容作为学校武术发展的方向之一。技击是武术的核心,一旦在武术教育中忽略武术技击的本质,武术的道德教育、技艺传承与文化素养等教育功能无载体后便成了空中楼阁。那么怎样增加武术技击内容是成为了当前学校武术改革的阻碍之一,从最近的一次教学改革中得到了答案,在小学阶段实行“两拳三腿”,即冲拳、掼拳、侧踹腿、正蹬腿、侧踢腿;初高中阶段进行踢打为主的实战训练。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实施阶段应该抓住主要矛盾,以技击对抗内容为原点来进行教学,从原点向外扩散学习其他武术内容,不应该过分强调套路,把握住学校武术的本原。
2.与教学内容相匹配,建立合理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决定武术教育成功与否的一大关键因素。目前,在竞技武术影响下,学校武术教学模式基本上采用的是以竞技武术套路为主的训练模式,这不利于且阻碍了当前武术课程的发展。从教学内容的视角来看,教学模式是与之相配套的,如果进行武术套路课程学习,而辅以武术散打的教学模式是肯定行不通的,只会造成南辕北辙、相背而行。因此,在确定了武术的教学内容后,我们应该建立合理的教学模式,例如,以传统武术为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就应该以“功法、套路、拆招、喂手、散手、实战”等成体系的程序与过程。
3.建立多纬度的评价机制,体现“以武化人”价值
评价机制是衡量学校武术教育育人价值的一大因素。针对当前学校武术对学生方面单一的评价机制,急需建立一种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以改变套路演练为始终的评价模式。同时,也应契合新时代学校体育培养的要求,提高学生的阳刚之气,塑造“技能、健康、人格”相完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之一,汲取了中国传统哲学、兵学、中医学、美学等文化内容与思想,凝聚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身体文化观的认识,是培育刚健有为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武术在“技能、健康、人格”的价值,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
三、结语
中小学教育是国家教育的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柱。武术作为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具有不可忽视的教化作用与育人价值。对学校武术进行回顾与总结,探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既是时代要求,也是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当前,学校武术主要存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教学师资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要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增加武术技击内容;要与教学内容相匹配,建立合理的教学模式;要建立多纬度的评价机制,体现“以武化人”价值;要加强高校供给侧改革,输出文武兼备的武术教师。
参考文献
[1]杨春贵.邓小平理论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J].中国社会科学,2000(01):62-72.
[2]王建华,屈国锋.实用的学校武术——思考与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6:12.
[3]邱丕相,王震.中国武术的回眸与展望[J].体育学研究,2018(03):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