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教师发展中心 广东省清远市 513200
摘要:核心素养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养成的基本素养,不仅是教师要教的内容也是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基础上需要落实的核心素养目标。初中数学需要的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比较强,因此对学生的个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以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能力培养为研究目标,探讨初中生数学核心能力当下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增强初中生的思维能力与素养,为其一生成长提供保障。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能力
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为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是进一步增强人才培养力度的重要理念。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打破应试教育理念的框架束缚,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数学能力,并且将其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应该更多的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在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发展,是所有教师的不懈追求。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运用自己的教育理念来帮助学生发展综合学习能力,从而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效果。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
新课标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定义为:学生可以借助数学这门较为科学的学科,通过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深入,提升用数学知识感受生活和世界的素养,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养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培养思维敏捷,勤于动脑的品质,提升个人魅力以及养成必备的数学能力。[1]
数学核心素养的本质就是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感受世界,学会用数学的逻辑来知晓世界,学会用数学的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建立模型,从而解决问题。数学核心素养的是抽象概念,要高于具体的数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是一种思想和行为上的转变。“数学核心素养”即为能够使学生用数学去发现、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的必备品格和能力,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其数学思维,进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
1.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
兴趣也是学生对学习产生动机的主观原因。学生一旦被数学给吸引,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他们在学习时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都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学生也就有了主动学习数学的原动力。如果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即使有人督促或硬逼他们学习,他们也不可能真正用心去学,更不可能形成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2]通过课堂观察和与学生、教师之间的交流发现,一个班有少部分学生学习数学是基于自己对数学的兴趣,而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是无趣的,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会感到畏惧和枯燥,当然对数学也就不会上心。兴趣可以让人对事物产生持久的注意力,持久的注意力对初中生提高学习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因此,在初中数学教育活动中,老师应着重于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课堂和数学学习内容保持较高的热情。只有这样,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才能以一种愉悦的心情去学习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
2.学生学习数学的自我效能感不高
数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在这里就是指孩子对自己能否学好数学有无信心的体现,这对他们的学习能力有着重要影响。班杜拉指出,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对学生的行为选择、行为态度和新行为的获取有主要影响,决定了个体在活动中的动机水平。[3]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在学习时注意力比较集中,对知识感受力强,想象力丰富,思维也更加灵活,不太受外界的干扰。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在学习稍好一些时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极其影响自我的学习动机。例如,学生在对待教师布置作业后面的附加题时,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高的话,他们就会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和攻克这些比较难的数学题,以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习能力。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较低的话,在对待同样的题的时候,他们基本不会去考虑做这些题,因为他们内心就觉得自己不可能可以做出来,是一种自我放弃的表现。
3.学生在学习数学上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奥斯特洛夫斯基认为,人应该支配习惯,而不是被习惯支配。高效的学习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学习效果的提升以及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5]
下面就三个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
A同学:经常不按时交作业,甚至不写作业,经常谎称作业忘记了带;
B同学:对待作业态度不认真,作业完成随便,错题从来不管;
C同学:作业完成认真及时,对待错题会及时进行分析和记录。
以上三位学生光从对待作业上面我们就可以看出他们习惯的不同,学生A和学生B明显他们的学习习惯不够好,而学生C从对待学习的态度上就已经有了良好的习惯。三者相比,学生C自然在对待学习的自主性上较高。
(二)教师方面
1.部分教师对自主学习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偏差
从对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中发现,该校初一年级的学生中仍有大部分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涵义理解得还不够透彻,对数学自主学习仍缺乏准确的认知。有很多学生只是通过字面意思去理解自主学习,甚至有些只是把自主学习理解为简单的课前预习。他们不会想到去自主制定学习目标,也不懂得如何去选择合适的学习途径和方法,更不会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有些老师他们自己对自主学习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偏差。从而致使学生根本不懂得什么是自主学习,究竟如何去进行自主学习。
在新课改的大力实施下,大多数老师针对新课改的要求在对待学生学习方式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依然有少部分教师未按新课改的要求去做或者做得不够好。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自主学习的认识会因其言行举止间接地传递给学生,从而也就会影响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认识。[6]由此看来,教师首先就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对自主学习要有正确且全面的认识。只有加强自己对自主学习的理解,并将自主学习和教育有效结合,才能很好地完成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进而也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并从根本上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激励不足
在初中数学教育活动中,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的过程中具有引导性和激励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及要求下,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得到了较大提升,但是仍有少数教师完成得不够好,因为他们在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上都没有做到位。究其原因都是因为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没能得到充分发挥,主体意识没能得到很好激发,因而学生的主体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培养。教学中一旦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未能充分体现和发挥,那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就难以得到培养和提升。
3.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新课标要求,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新形式下的教学需求。经过实践探究,发现大多数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上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但仍有少部分教师,他们的教学观念依旧陈旧,在教学中依然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主,只着眼于分数和选拔,采取急功近利的做法,大搞题海战术和“填鸭式”教学。[7]他们讲授的内容不是基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满足学生整体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教学只是密切围绕考试和升学需要,教学实施也只是一种单方面的知识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缺乏创新性。
三、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能力培养的几点建议
(一)树立教学新理念,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改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改变教师的角色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需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和学生能力的培养者。所以教育工作者需要更改以前传统的教学方式,将管理者更改为组织者,将领导者更改为引导者,将讲授者更改为协作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要主动走到学生当中去,和他们一起探索新知和收获新知。[2]只有教师和学生紧密合作,共同学习,教学才能以丰富多彩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数学课堂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主阵地,而课堂教学的主要负责人是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只有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并且很好地理解教育的核心价值,找准教育教学目标、改变单一的教学培养方式,才能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近年来,国家虽然一直在倡导素质教育,但由于当前的教育考试制度,应试教育仍然占教育中的主导地位。而成绩依旧是学校、教师和学生评估的唯一标准。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满堂灌,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久而久之,造成学生被动学习,课堂中就难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也就导致学生学习热情和求知欲的下降,因而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也就不高。爱因斯坦提出,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超过了责任感。[6]这就说明热爱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心怀热爱,才会全心全意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中。对于初中生而言,热爱和兴趣是推动他们学习的主动力。如果其对于数学学习具有十分浓厚的兴趣,那么就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际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从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创设情境,精心设疑;树立榜样,开展评价;善用游戏,增加乐趣;组织课外活动,进行实践体验等方式来激发初中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三)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数学的机会和平台
数学课堂是初中生展现自我和发展自我的舞台,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个平台,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学中也要多角度多方面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并为他们在自主学习时进行方法指导。孔子曰:教学相长。这四个字直接道破了教与学的关系,即教与学是互相协调、共同进步的。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8]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除了要重视自己的教以外,还要注重学生的学,要把学生尊为教育的主体。“学贵有法”,由多种方法优化组合形成的方法体系是构成数学学习策略的基础。初中时期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育者要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去操作,去思考,去发现,最终实现让学生从有教师指导学习到学生独立自主进行学习的转化。因此,教师要贯彻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使学生构建并完善学习策略。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自主学习习惯
数学学习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受教师和环境的作用下而逐渐形成的。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提出,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初中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期,他们在这个阶段的可塑性极强,因而,教育者要充分利用这个阶段的初中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习惯上的培养。比如,在新课讲授时培养学生善于发现、乐于思索和精于总结的良好习惯;在练习中,培养学生检查和记笔记等习惯;出现错误时,培养学生改正和反思的习惯;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养成预习、思考和复习的习惯。
四、结论
初中阶段的教学是教师讲授基础知识,传授基本思想方法和发展学生基本能力的重要过程。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初中生学习能力,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初中中年级的教材特点和中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认知规律,结合他们的具体情况,使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并对他们进行引导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顾新华.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中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1(04):15.
[2]宋振东.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1(29):20.
[3]省永鸿.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逆向思维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1(05):22-23.
[4]应文娣.论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数学阅读能力培养措施[J].考试周刊,2021(50):93-94.
[5]朱燕生.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运算能力培养探研[J].成才之路,2021(25):66-67.
[6]李金东.初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0):15-16.
[7]吴淑滨.基于核心素养初中数学课堂关键能力培养策略初探[J].学苑教育,2021(19):45-46.
[8]肖冬.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再思初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教学通讯,2021(32):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