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县渤海中学 山东省德州市 253700
摘要:数学应用题作为联系数学理论与实际的桥梁,在数学素质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解答应用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应用题教学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开展策略
引言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初中数学大纲中指出:“要学生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适应社会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基本需要。”可以说培养学生的应用题解答能力,是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内容和重要途径。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依据数学学科的教学特点,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一、当前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
(一)学生的应用题基础薄弱
长久以来,传统的教育模式导致了学生重课本、轻生活,因而生活阅历有限,对应用题的背景和情境不熟,教师们常常在教学中抱怨“学生应用题的阅读理解能力差”。实际上,很多时候并不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差,而是学生阅历不足造成的。另外,很多学生遇到文字比较长的应用题不知道怎样去分析,去寻找题中的数量关系,不知道怎样把实际问题化成一个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我曾做过一次调查,针对所教的初一两个班的学生,入学后的第一次期中考试应用题的得分情况是这样的:考试中遇到应用题,有信心,可以很快找到解题方法的占21%;信心不足,但会尽力去想办法解决,争取多得分的占42.1%;没有信心,根本不知道应用题该如何下手的占36.9%,从调查的结果看,大多数学生对解应用题存在畏难情绪,信心严重不足。
(二)受传统教学方式和旧教材的影响
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弱,与老师的教学不无关系。长期以来,我们的老师都比较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解题,不太重视实践性活动的开展和教学,而且旧教材在这方面也比较缺乏,没有实践性活动的专题,而且一些应用题的素材也比较陈旧,根本不能跟当今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无味,没有用,老师又不注意引导,以致影响了应用题的教学效果,甚至对整个数学科都产生不利影响。
(三)学生接受应用题训练的机会较少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认为应用题文字叙述长,分析起来繁琐费时,课堂效率不高,而应用题的解题能力又无法在短期内形成,在以往考试中所占的分数比重也不高,所以教学中分析探索过程往往一笔带过,更是很少作为一个专题进行学法指导。所以学生接受训练的机会少,自然解应用题的能力只能一直处于低水平的状态。
二、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一)引导学生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经验
既然新课标教材应用题题材社会化,教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积累生活材料,以加强对数学中相关教学内容的理解。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改变学生的“课堂所学”与现实生活没有直接联系的错误观点。因此,教师在讲解数学应用题时,要建立真实的学习环境,将课堂所授内容与现实生活形成交叉,从而使学生注重积累生活材料,积极利用课堂解答数学应用题所学到的知识、方法来解决现实问题。
此外,教师必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课外多看书、多学习;关心了解社会,例如,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拓宽视野、增加知识、了解信息;观察生活,参加社会实践,多积累生活经验。这样他们才能对问题中出现的新名词、新规则及各种实际应用语言背景转化为熟悉的情境或模型,更容易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变“课堂教学”为“实践生活”。
(二)加强教学建模意识的培养
利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能够使数学学习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又为学生拓宽了学习空间。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数学模型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把一些实际问题相关的主要特征、主要关系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首先要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就要运用相关知识对已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数学应用题时,不能只为了讲解而讲解,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如何对之求解。
在初中阶段,常见的数学应用题模型有下面几个:建立方程(组)模型、建立不等式(组)模型、建立直角坐标系、建立函数模型、统计型问题、建立三角模型、建立几何模型。教师可以分别进行专门练习,特别是在初三复习时,进行系统复习总结很有必要。
(三)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应用题文字较长,数据信息较多,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很多学生拿到题目之后就忙着去做,根本没有认真阅读题目的习惯,很容易出错。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强化阅读训练。
首先,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作用,先让学生阅读并提出要求,要读懂每一句、每一段、每一例,理解明白是怎么回事后,再进入到下一个环节。其次,在阅读中要做读书笔记,将阅读中的关键词语、重点知识、产生的疑问等可在课本上做标记,这样做不仅能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而且有助于集中精力。最后,是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时,要求学生深入思考:课本是怎样提出问题的?怎样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它们之中隐含着什么样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另外,还要注意到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弄清其内涵和外延。只有读透内容,才能知其义、晓其理,才能下手解题。
(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在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杜绝题海战术,提倡一题多解、针对性训练,这样才能让学生拥有充足的时间去回味与反思,使方法可以深化,效率可以提升。
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不要只展现结果,更应重视展现整个思维过程,带领学生研究探索难题。针对一题多解的题型要着重强调,激发勉励学生积极探索简单易行的新思路,提高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因此,数学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切入应用题的教学,使学生有更多的接触应用题训练的机会。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应用题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载体。抓好应用题教学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高数学素养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因此,我们要以应用题教学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快速获取信息、搜集材料、整理归纳,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苏鲜祝.论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9,(24)。
[2]汪国华.数学应用题的分类及其教学功能的探讨[J].理科教学探索,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