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县人民医院 广西来宾 545900
【摘要】目的:探讨流程化作业标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缺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消毒供应室 12名工作人员及其负责的 300件包装物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将工作人员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名,对照组采取常规标准行规范管理,观察组实行流程化作业标准行规范管理;比较两组工作人员工作质量评分,分别从清洗、消毒灭菌、包装3个环节统计两组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工作人员积极性、责任心、专业知识及技术操作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锈渍、物品脱落、未灭菌包、超量装载、灭菌产品质量、标签有误、数量错误、结构性能缺失、有残留物等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流程化作业标准可有效改善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责任心及专业操作技术,能提高各环节合格率,有效避免护理缺陷的发生风险。
【关键词】流程化作业;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护理缺陷
护理缺陷指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出现差错及风险事件[1]。作为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的核心部门,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与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和患者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消毒供应室清洗、灭菌、包装等各环节中危险差错均有可能对医疗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目前,供应室的管理模式多为定期对已发生护理缺陷进行分析及溯源,以为工作人员提供警示作用,尚存在质量短期、缺陷反复、被动等诸多弊端,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无法得以真正实现[3]。流程化作业标准即对各项工作统一标准,便于工作人员自我检查和提示,有利于避免护理缺陷、院内感染、医疗纠纷等不良事件的发生[4]。为保证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及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本文主要探讨流程化供应室作业标准在供应室护理缺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2年1月~2022 年12月在消毒供应中共有12 名工作人员,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人,年龄24~52岁,平均(38±4)岁,平均工作时间(5.0±1.4)年,处理共300 件包装物,观察组6人,年龄25~53岁,平均(39±3)岁,平均工作时间(6±1.5)年,观察组也处理300件包装物,两组间年龄、工作时间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做统计学比较。两组各处理300件相同的包装物,包含了棉布类、无纺布类和质素纸塑类。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措施,根据医院标准,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且加强各个工作人员的无菌观念,制定恰当的防范措施,强化缺陷管理意识。观察组采用流程化作业标准干预,主要内容: ①健全供应室工作制度: 制定标准化作业标准,去污区、检查包装区、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各个区域进行相应流程化、细节化管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器械数量、性能、清洁度、包的体积重量以及标签书写是否正确均须双人核对。②加强质量环节控制,强化缺陷管理:组建质量控制小组,并安排组长定期检查组员工作情况,召开质量通报会议,同时总结供应室护理缺陷,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形成回收、分类、清洗、包装、消毒、灭菌等工作链。护士长强化缺陷管理意识,制定恰当的防范措施,并督促全科人员严格执行,进行不定期抽查,以此全面落实规章制度,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③加强专科业务学习:护士长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理论学习与专科实践操作,每月2次,并给予分层分级别培训,即基础理论、专科理论、设备操作、文献报道等。学习主要以科内微信群平台分享、集中小讲课、播放操作视频、现场指导培训等形式进行,并定期考核检查工作人员对知识法人掌握情况。④规范回收流程:对已污染器械、物品,工作人员应标准佩戴医用手套,并仔细核对器械名称、数量、损坏情况等,随后将其密闭放置回收车内运回消毒供应室,避免造成环境污染。被传染病患者污染的器械需标注“传染”,并根据回收的物品类别、污染程度等按照优先次序做消毒处理后再进行常规洗涤。⑤成立流程化作业标准包装质控小组:本小组负责物品消毒后包装前的质量检查工作,以物品无破损、洁净及可配套使用为原则,保证经检查的物品包装正规、内容齐全且清洁密封。组内成员需保证包布平整干燥、清洁卫生。穿刺针头应无弯曲、钩、无锈、无裂缝并通畅洁净。
1.3观察指标
分别从清洗、消毒灭菌、包装方面统计两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清洗护理缺陷事件包括污渍、锈渍、功能缺失及物品脱落;消毒灭菌护理缺陷事件包括未灭菌包、超量装载、湿包、灭菌产品质量缺陷;包装护理缺陷事件包括标签有误、数量错误、结构性能缺失、有残留物。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清洗护理缺陷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 1。
表 1 两组清洗护理缺陷发生情况比较[件(
%)]
组别 n 污渍 锈渍 功能缺失 物品脱落 |
观察组 300 4(1.33) 2(0.67) 1(0.33) 2(0.67) P 值 0.361 0.033 0.316 0.012 |
2.2两组消毒灭菌护理缺陷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 2。
表 2 两组消毒灭菌护理缺陷发生情况比较[件(%)]
组别 n 未灭菌包 超量装载 湿包 灭菌产品质量缺陷 |
观察组 300 2(0.67) 1(0.33) 0(0.00) 0(0.00) P 值 0.033 0.011 0.082 0.008 |
2.3 两组包装护理缺陷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 3。
表 3 两组包装护理缺陷发生情况比较[件(%)]
组别 n 标签有误 数量错误 结构性能缺失 有残留物 |
观察组 300 1(0.33) 2(0.67) 0(0.00) 0(0.00) P值 0.011 0.020 0.004 0.003 |
3 讨论
消毒供室发生护理缺陷的原因主要包括管理意识薄弱、工作目标模糊、责任心及自主能动性不强、操作流程不规范等[5],为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消毒供应室需建立流程化作业标准,以强化质量管理工作,通过规范化转运、交接、查验、消毒灭菌、包装分发等关键环节细化质量管理,保证清洁、灭菌、包装的合格率。流程化作业标准能够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其责任心的同时提高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最终为临床各科室提供器械、敷料等物品的可靠实用提供质量保证[6]。
消毒供应室的护理缺陷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其与整个医院的医疗水平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甚至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效率,应做好护理缺陷管理,从根源上杜绝和避免护理缺陷的发生,建立流程化作业标准,重点提高工作质量,通过对各个环节进行严加管控的方式,全面规避护理缺陷,同时,通过流程化作业标注,也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强化其工作的积极性,树立责任心,使其能够在掌握高超操作技巧的基础上,保质保量的完成分内工作[7]。
常规管理模式本质是对已发生的护理缺陷事件进行事后控制的过程,虽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护理缺陷造成的损失,但相同缺陷存在反复风险,且可能对患者安全、医疗服务质量造成不可逆的伤害[8-9]。流程化作业标准将常规事后弥补的管理观念转变为事先预防制,通过加强培训等措施,充分强调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心,从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人员积极性、责任心、专业知识及技术操作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消毒供应室各环节护理缺陷率是评价管理水平的关键指标,本研究通过制订流程化作业标准,细致化管理清洗、灭菌等环节。 相较于常规以质量检测为核心的护理管理模式而言,流程化作业标准更能对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工作起有效指引作用,提高其执行能力的同时,避免相同缺陷的反复,从而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锈渍、物品脱落、未灭菌包、超量装载、灭菌产品质量、标签有误、数量错误、结构性能缺失、有残留物等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提示流程化作业标准在避免护理缺陷事件方面效果满意。
参 考 文 献
[1] 高爱华,蒙丽婵.消毒供应中心包装环境相关因素对护理缺陷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5):2148-2150.
[2] 刘慧.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8):52-54.
[3] 朱爱群.护理标识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对感染发生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5):173-175.
[4] 侯宁蕊,张海侠,王慧丽,等.标准化作业程序在消毒供应科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8):1164-1166.
[5] 姚成立,刘丹,沈素芳,等.基于JCI标准的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缺陷分析与对策[J].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9,36(10):773-775.
[6] 张文华,闻涛,娄静.规范化清洗消毒对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消毒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22):129-131.
[7]张雪萍,黄幼珍,苏丽彬.医院消毒供应室外来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管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22):15-17.
[8] 黄河清,邵尉.数字化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流程优化设计与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6,11(5):107-108,113.
[9] 汤艳萍,付蓉.细节把控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消毒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2):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