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李庄镇中心小学 276111
摘要:生活化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师情有独钟的教学模式,它可以引导小学生联想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焕发出浓厚的学习欲望,产生良好的学习代入感。想要让生活化教学模式有效落实,语文教师需要充分理解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观念,让生活化教育更加契合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对此,本文以“生活即教育”作为教育纲领,浅谈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应用要点与应用策略。帮助小学生更好的感悟生活、品味生活、热爱生活,对语文知识产生触类旁通的深入理解。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要点;策略
“生活即教育”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三大教育原理之一,这也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陶行知先生认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包含了教育、体现了教育,教育和生活相辅相成,应当融为一体。如果学生经历了不同的生活形式,那么也会接受不一样的思想教育。这对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可以弥补语文教育中的不足之处。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落实,小学义务教育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主要任务。应用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对世界、自然、社会产生深刻的感悟。还能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带领学生品味汉语语言中的精彩魅力。
一、在“生活即教育”引领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应用要点
(一)身体力行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活即教育”理论指导我们,应当在生活中体会知识、学习知识。而不是观察别人的生活经历,似是而非的总结知识。这就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组织学生身体力行的参与到生活实践当中,让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能够应用在日常生活、回归到日常生活、服务于日常生活[1]。这不仅体现了一种“劳力劳心”的实践性,还能丰富小学生的生活情感。当小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就等同于锻炼了实践能力、应用能力,这与新课改的素质教育要求不谋而合,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大有裨益。
(二)多元模式
由于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所以生活化教学不宜通过千篇一律的方式实施。这不仅会让小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也不符合“生活即教育”多元化的实施要求。小学语文学科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方式众多,有情境教学、角色扮演教学、多媒体教学、游戏教学、课外实践等多种多样的措施。而教师在选择时,首先要考虑小学生的实际学情、兴趣爱好,了解哪种教学模式与小学生之间的契合性最高。先保证谋而后动,再将生活化模式一丝不苟的执行下去。由此才能做到有条不紊,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内涵淋漓尽致的体现。
(三)自主探究
语文的生活化教学比较重视小学生学习自主性,在这种模式下,语文教师不再全权主导课堂。而是鼓励学生主动的结合课程知识与生活经历,从中挖掘出问题,思考合理的解析答案。换言之,语文教师要在生活化教学中激发小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确定学习的方向和探究的内容[2]。由此,小学生才能勇敢的打破课堂束缚,脱离教师的影响,通过主动学习来促进自身的个性化发展。
(四)终身学习
按照“生活即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学科贯彻生活化教学,对小学生的成长起到了深远的影响意义。当学生熟悉这种教学模式,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好习惯。语文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将这种习惯完美的保持,进而形成良好的终身学习意识。由此,小学生未来在进行高难度的学习研究,或者走向工作岗位时。有终身学习能力的辅助,可以更好的披荆斩棘,突破学习和生活中的难关,充分拓展自身的发展潜力。
二、在“生活即教育”引领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挖掘课文内涵,观察生活细节
小学生学习的语文课文,大多充满了自然元素、社会元素,而这些阅读素材都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关联密切。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将这些课文的内涵充分挖掘出来,为小学生确定生活探索的主题与方向。以此为载体,可以在语文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之间建立桥梁,强化彼此之间的教学渗透。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肥皂泡》的教学为例,由于肥皂泡的制作方式比较简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准备好相应的工具,在空气中制作出漂浮的肥皂泡,让小学生直接观察肥皂泡的特点。体会肥皂泡是否像冰心作者所描述的一样有“五色的浮光”,显现出圆满、自由、透明的状态。小学生将观察的生活细节与提取出的课文内容进行鲜明的对比,既能欣赏生活中蕴藏的美好风景,也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起到一举多得的学习效果。
(二)组织课堂实践,感悟生活魅力
“生活即教育”的执行重在知行合一,若小学语文学科只进行理论教学,小学生的学习就如同无根之萍,难以扎根在原地。只能人云亦云的传播别人总结的学习思想。相反,若只注重实践教学,没有理论的总结,那么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很容易像过眼云烟一样,在体验过兴奋感之后就随时飘散。唯有经过理论的总结,才能记录成良好的学习经验
[3]。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情境,为学生构建趣味盎然的农村生活情境。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能添加生活实物,比如课文中所讲的芍药、竹子、丝瓜、鲜笋等等,进一步丰富课堂的情景感。并鼓励小学生主动扮演课文中的角色,结合课文中的叙述来尝试种花、捣衣、散步、唱歌等活动,品味农家生活的风采。由此,将理论与实践相综合,充分体现生活教育理念的核心内涵,帮助学生感受生活的魅力。
(三)引入多元问题,启发生活思考
小学生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中学习,并不是挥洒“三分钟热情”。学生需要从生活过程中得到一定的收获,让自己的学习视野、生活经验都能得到相应的拓展与积累。对此,语文教师可以引入多元问题,启发小学生的生活思考。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教师的问题需要按照由简到难的方式来进行。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猫》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入以下思考问题: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猫吗?你们见到的猫有什么样的表现?是老实还是贪玩?是胆小还是勇猛?与作者老舍在文中的描述有什么样的区别?谈一谈你对猫的思想情感?这些问题由小学生的生活经历逐渐延伸到课文联想,能够有效引起小学生对本文的阅读共情,引导学生与作者老舍产生细腻的情感共鸣,进一步强化了课堂教学成效。
(四)设置主题作业,总结生活经验
即使语文课堂营造的生活情境再优秀,也不如小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如果语文教师的教学视野完全局限在课堂之上,就等于放弃了宝贵的教学天地,忽略了“生活即教育”理念的内涵。因此,教师应当合理利用小学生的课余时间,布置具有代表性的生活化主题作业,帮助小学生更好的总结生活经验,从中积累出良好的学习收获[4]。比方说,教师可以为小学生布置写作课业,让学生在家中按照能力需求,养几只小猫、小狗、小鸡、小乌龟,或者种植一盆花朵,在平时细心照料,观察这些动物和植物的生长状况与行为习惯。由此,不仅能教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还能指引小学生锻炼出持之以恒的优秀品质,将生活教育的理念有效的渗透。
结语
陶行知先生虽已作古七十余年,但其深刻的教育思想如一坛沉淀已久的老酒一般,不断酝酿出浓厚的韵味。以“生活即教育”作为核心的生活教育理论,已经做到了流芳百世,对我国后辈学子的身心成长带来积极性的教育影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深入挖掘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结合新课改的素质教育要求,将生活化教学模式高效落实,为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育带来创新性的启发,力求达成实践性、多元性、自主性、终身性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姜丽云,房建锋.探究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1):83-84.
[2]韩丽.语文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J].文学教育(下),2020(11):92-93.
[3]马嘉旭.生活即教育——浅谈中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9(12):52-54.
[4]张红梅.以“生活即教育”思想为指导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J].生活教育,2019(01):81-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