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8
/ 2

解析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实践研究

许宏良

身份证号码:210282199012050415

摘要:为提高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本文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实践进行研究。基于具体工程情况明确土木工程施工常用的施工技术,再分析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技术创新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技术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保证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为土木工程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实践

引言:相较于一些发达国家,我国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力、研发力仍待增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应积极参与研究工作,全面促进建筑行业稳定、有序的发展。建筑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应认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了解自身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再加大对技术、人员的投入力度,及时更新施工理念、优化施工模式,不仅能优化土木工程施工过程,还能增强施工单位的建设水平、技术应用水平。

1、工程概况

1.1工程情况

辽宁市某建筑工程的综合性强,其中包括8栋高层、地下室以及公用建筑。该项目的5楼、6楼与7楼为住宅用房,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其建筑面积接近16万平方米。主楼建筑以筏板基础为主,筏板厚度1.3米左右,单层地下室的底板结构采用组合结构类型,即由柱下独立基础、规格约360毫米的构造防水板构成,其中独立基础下方设有8-9米的抗浮锚杆。不论是外墙、顶板还是地下室底板,均以防水混凝土筑造,混凝土的抗渗等级P6。因该工程的整体结构相对复杂,为顺利开展施工并达到工程要求,施工单位决定在传统施工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性分析和研究,优化工程施工技术。

1.2工程难点

该工程落实技术创新和优化方案时,遇到一些难题。首先,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较快。伴随社会科技的进步,工程施工技术也在迅速发展,新技术的涌现促使原有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这要求施工单位不仅要及时了解、掌握新技术,还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并更新技术方法,确保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其次,成本效益分析难。技术创新往往伴随着成本的增加。在进行技术创新优化时,需要进行详细的成本效益分析,以确定投资是否值得。然而,由于施工项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成本效益分析往往难以准确进行,需要考虑众多因素,如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时间成本等。最后,人员技能提升慢。技术创新优化需要依托高素质的技术人才。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人员技能水平参差不齐,技术培训和技能提升往往需要较长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技术创新优化的实施速度和效果。

2、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中的问题

土木工程建筑的综合性强,涉及很多专业学科,为保证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应系统掌握各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然而,当前个别工程设计人员缺少对相关理论的了解,无法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施工设计中,导致土木工程施工缺少理论指导。同时,个别工程技术人员过于看重材料分析、系统识别等研究内容,没有认识到理论应用的重要性,导致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成为独立的两个系统,无法有效融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另外,施工准备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重点,如果缺少准备或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很难实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甚至对施工技术的使用也会受到限制。

3、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

3.1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是土木工程施工的核心技术之一,通常采用桩基础施工模式,能够增强建筑地基基础的承载力、使用寿命[1]。基于桩的类型,按照形状可以分为端承桩、摩擦桩,前者在极限承载状态时主要借助桩体侧部承担桩顶的竖向荷载;后者在处于极限承载状态时由侧部摩擦阻力承受荷载。结合成桩的方法,主要以基础桩、非基础桩、部分基础桩为主;依据材料分类,又包括钢桩、木桩以及混凝土桩。因所用材料及类型存在差异,所以选用的施工技术、方案也不相同。具体施工中,应依据桩体质量、实际情况选择桩型、规格等。

3.2钢结构施工技术

以往钢结构施工技术主要运用吊装构件进行施工,其流程如下:(1)做好施工准备,如清理现场,检查吊装设备,将所需构件运往施工现场;(2)规范施工工序,如按照施工顺序将构件运往现场,放置在吊装区域附近,放置构件的过程中应在高架底部铺垫木枕,以防损伤构件或与地面接触。吊装作业前,检查构件质量、规格,清理构件,无问题后进行吊装作业;(3)钢结构安装环节涉及焊接、螺纹连接等工艺方法,而焊接施工需要使用乙炔、氧气等,所以施工单位应制定全面、有效的火灾防范方案,确保现场施工的安全。

3.3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以往工程建设常采用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涉及模板制作、混凝土配制、浇筑振捣等流程,完成浇筑作业后还要做好养护管理。从整体角度看,该施工作业流程相对复杂,对施工人员的能力也有极高的要求[2]。而且,混凝土结构涉及预制法,在工厂提前制作混凝土构件并将加工完成的构件运往施工现场组装,虽然这一方法得到业内的一致肯定,但因预制法对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的要求严格,我国部分经济条件相对有限的地区很难使用这一方法。

4、施工技术的创新

4.1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创新

结合该工程的实际情况,施工单位最终采用深基坑支护技术。首先,该技术能促进锚、桩的有机结合,并形成完整的支护系统;其次,在该技术的作用下建筑支护、承重结构可以有机组合,并提高整个基础的承载能力。技术创新阶段,施工单位结合工程所在地区的地质条件,依据锚、桩情况采用灌注桩、锚套管进行基础施工。在地下连续墙建设中,将支撑、承重结构有机组合,不仅能起到临时支撑或永久支撑的作用,还能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4.2钢结构施工技术的创新

钢结构施工技术创新的对象主要是大跨度钢结构施工技术,该技术包括大跨度空间钢结构临时支撑卸载技术、高墙厚钢板工地焊接技术等[3]。针对高墙厚钢板工地焊接技术,应用环节应明确技术指标,如质量、规格等。通常钢板的厚度应在39毫米以上,该技术常应用在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中。本工程建设中所用的钢结构厚度110毫米,钢板焊接方法以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为主,该焊接技术具有较多优势,如电流密度大、焊丝熔敷速度快等。选择焊接工艺时,施工单位采用K型坡口形式,见图1,再进行焊接设备检查,确保设备状态、电流表的工作状态合理。

图1 焊接坡口形式

4.3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创新

针对该技术创新,可以从如下两方面阐述。一方面,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即以原有现浇混凝土结构为基础并进行施工,该技术不但使用成本低,而且操作过程容易、便捷,能够显著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4]。同时,该技术还可起到装饰建筑的作用,深受业内与社会的青睐。然而,这一技术注重一次成型,还要在其表面涂抹透明保护剂。其建筑实例见图2。

图2 清水混凝土施工建筑

另一方面,钢纤维混凝土使用新材料,即确保建筑物的实用性,应用新型材料提升建筑的整体性能,并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比如,利用钢纤维混凝土材料能够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抗剪性、耐久性等,还能提升建筑结构的抗冲击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要想提高建筑的质量、稳定性,应在传统施工技术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创新。然而,当下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仍面临一些难点和挑战,为克服这些问题,施工单位应积极采取措施,如增强人员的能力素质、注重技术研发等来促进技术创新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孟凡旭,陈星驰,梁鑫. 解析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实践研究[J]. 建筑与装饰,2023(6):142-144.

[2] 杨文俊. 解析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实践研究[J]. 科技资讯,2021,19(36):22-24.

[3] 蔡爱军. 解析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实践研究[J]. 建筑与预算,2021(7):74-76.

[4] 闫文文. 解析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实践研究[J]. 城镇建设,202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