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优化路径研究—以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9-11
/ 2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优化路径研究—以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为例

黄智云

(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人民政府,广东 广州510820)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宏大蓝图中,文化不仅是乡村发展的精神内核,更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乡村面临着经济转型升级、社会结构变迁及文化认同弱化的多重挑战。在这一背景下,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成为了破解乡村发展难题、激发乡村活力的新路径,但如何以文化为发力点,充分利用区位及历史文化优势寻找到适合自身的振兴之路,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为例,就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优化路径展开研究和讨论,以期为其他地区的乡村振兴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优化路径

引言

在新时代下,乡村振兴不仅是物质层面的提升,更是精神文化的重塑与升华,随着社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强,乡村文化作为乡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魅力和价值日益凸显。但当前乡村文化在传承与创新方面仍面临诸多困境,如文化资源开发不足、文化产品同质化严重等,严重影响了乡村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地方政府必须积极探索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优化路径,引领乡村振兴迈向新的发展阶段,而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岭南风情,成为了探索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路径的生动样本。

1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对于乡村而言,是凝聚人心、激发活力、促进和谐的重要基石,为了实现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地方政府要深刻认识到文化自信源于对本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认同,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内涵,以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1]。为此,地方政府可以联合文化学者、历史专家及村民代表,开展一场全面而细致的文化普查工作,通过实地考察、口述历史记录、文献资料搜集等多种方式,整理出包括古建筑群、传统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资源,并建立详尽的文化档案数据库,为本土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后续的文化挖掘与利用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为了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地方政府可以创新性地举办一系列文化节庆活动,例如,塱头村与唯品会共同成立的强村公司,联合村民参与组织了“古村音乐会”、“古村文化市集”等系列活动,通过传统手工艺展示、民俗表演、美食体验等环节,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塱头村的独特魅力,特别是“醒狮舞龙”表演,作为塱头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精湛的技艺和浓厚的乡土气息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据统计,仅去年一年,塱头村的文化节庆活动就吸引了超过5万人次的游客参与,极大地提升了塱头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文化品牌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实现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可以依托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人文底蕴,探索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之路,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为乡村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2]。具体来说,地方政府可以与旅游公司合作,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将散落的自然景观、传统村落、民俗风情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线路,这样一来,既能展现乡村的自然之美,也能让游客在行走间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实现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共生。但在开发乡村文化旅游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保留乡村的原始风貌与历史记忆,使之成为展示乡村文化的重要窗口,例如,塱头村通过科学的规划与设计,对古村落进行了有效的修复和保护,其中,春阳台艺术文化中心作为古村落复兴的典范,其建筑风格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既体现了岭南文化的精髓,又展现了现代设计的理念,自2023年4月正式开放以来,活动此起彼伏、游客络绎不绝,在提升了乡村整体形象的基础上,增强了游客的满意度,为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强化政府引导,形成合力共振

政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关键引领者,其科学规划与强力引导是推动文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引擎,为此,地方政府需深入基层调研,精准把握乡村的资源禀赋与发展瓶颈,并以此为依据量身定制一系列针对性强、操作性高的政策措施,包括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经济激励,为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政府应注重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搭建合作平台,促进政府、企业、村集体、村民及社会各界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项目对接会、技术培训班、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有效整合各方力量,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例如,塱头村通过创新实施“政府+企业+村集体”合作模式,成功探索出一条以古村文化振兴为引领,产学研一体化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区域的自我发展能力,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极大地提升了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效率和效果。

4更新发展思维,拓宽发展渠道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乡村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地方政府必须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打破传统发展模式的桎梏,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走出一条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3]。具体来说,地方政府需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拥抱“互联网思维”,将大数据、云计算、社交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乡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并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品牌宣传和推广,进一步提高乡村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例如,广东省唯品会慈善基金会以“用户思维”看待塱头村的乡村活化,自2021年9月与花都区政府签订战略框架协议以来,塱头村的变化烙印着“互联网速度”,通过邀请著名建筑大师张永和合、同济大学教授邵甬团队参与,打造了岭南文化新坐标——春阳台艺术文化中心,带动了整个村的规划发展;塱头村打造的古村音乐会IP——“美丽乡音”PK赛,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传播量近1000万次。除此之外,面对乡村治理的复杂性和产业发展的多样性,地方政府可以引入“乡村CEO”制度,他们凭借其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丰富的市场洞察能力,能够精准把握乡村发展的脉搏,科学规划产业布局,进而推动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激发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了上下一心、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5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文化建设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遗产,还能激发乡村内生动力,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作为典型案例,通过挖掘文化内涵、产业融合发展、强化政府引导、更新发展思维等措施,实现了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显著成效,既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也为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

参考文献:

[1]黄永林,任正.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5,(2):115-124.

[2]张慧.产业融合背景下"旅游+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路径研究[J].甘肃农业, 2023,(6):54-57.

[3]张祝平.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目标定位,逻辑理路与路径选择[J].艺术百家, 2023, 39,(2):5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