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40000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落实这一重要要求,进一步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需要善用数字化技术聚合教学素材和资源,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库。[1]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坚守教育初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又要善于抓好数字化变革和科技赋能的新机遇,助力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将“数字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环节、各方面,最终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目的。
关键词: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教学改革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 号)和《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三进”工作方案》(重大委办〔2018〕5 号)文件精神,在“三进”工作专题课程建设项目(专业教育示范课程第三批)的支持下作者结合高校教育数字化建设探索新形势下思政建设的的途径和方法。
1前言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当前,数字化技术正在深刻影响生产生活的各领域和全过程。高校专业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要更好地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就必须抓住数字化发展新机遇,以数字化技术丰富其育人内容、创新其育人方式、完善其评价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
2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方向
优化思政教育的传播方式和载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权威范式”向分享式、参与式的“对话范式”形态转换,还需要进一步开发具备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等特点的数媒体新生态产品。[2]已有的专业课数字化教学成果在主题策划、课程制作、载体渠道等方面加强了多样化、可视化、互动化的建设。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在成为教育公共服务的重要产品。VR 教学、创客教室、智慧图书馆等媒体教学资源逐步实现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为教育教学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基站。数字化教育载体具有无形、隐含、潜在等特点。有形场域与无形场域、显性载体与隐形载体各有各的定位和功用,需要不断优化相互作用的教育教学场域,以增强党的创新理论对青年学生的引领力和凝聚力。
赋能“教师侧”。数媒体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是直观生动、快捷灵活、简易开放,这些特点直接影响教育教学中的“教”与“学”。数字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的“果”直接体现在课堂。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模式、评价方式、教师能力和学习环境等需要在数字化的交互中作出适应性调整。高校教师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学情制定差异化、科学精准的教学方案,用数字技术捕捉、充实教学素材,课中综合运用政治语言、学术语言、网络语言等,即时回应和反馈学生,使课堂变得丰富而生动,充满现代气息,课后定制作业、科学评估,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数字技术赋能思政教育教学的“因”在于教师的研与修。高校教师是党的创新理论的主要传播者,既要不断学习研修夯实自身的理论功底,也要紧跟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成为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行家里手,积极开拓教育教学新形态,更新思政教育教学方法论。
赋能“学生侧”。新一代的青年学生生长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时代,他 们更偏好灵活多样、贴近现实的思政教育方法。高校大学生思政课微电影微视频 微漫画等活动得到了大学生群体的广泛参与,展示出高校教师与青年学生在思想 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方法创新方面的成果,为增强青年学生思政课学习的内在动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青年学生在信息获取的深度、广度、速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引导青年学生利用好数字信息优势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深度学习,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大有可为。[3]
3创新“大思政课”教学方式:
当前,随着数字技术不断发展,数字化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教师利用各种数字技术工具和平台来辅助教学,如教学视频、在线教材、互动教学平台等可以为教学方式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大思政课”教学方式的创新是针对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进行的变革,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4]传统的专业课教学方式主要以理论讲解为主,而经过创新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如采用小组讨论、案例研究、角色扮演等活动形式。
数字化赋能“大思政课”建设可以为“大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和实施段,使教师通过数字技术工具和平台,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管理,如教师通过在线讨论平台能够促进学生的互动交流,通过教学视频和互动课件等数字化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材料。因此,数字技术和“大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逻辑关系。数字化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大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提供了技术手段和支持,可以增强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而“大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的实施又为数字化提供了应用场景和需求,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参与度。
4 结语
课程思政背景下,数字化赋能“大思政课”建设不仅具有重要价值,也回应了数字时代的国家战略要求。[5]随着“大思政”格局不断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发生显著变化,高校应鼓励教师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新技术设备的应用等实现课堂多样化,使育人思想多维度渗透教学,既提高教学效率,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在数字时代,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认清数字化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的内在关系,从正确价值观的确立、技术难题的攻克、主流价值的把握、虚实层面的融合等角度进行教育改革,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及综合能力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柳逸青,王鑫,刘晓,郑芬.高校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剖析与路径探索[J], 高教学刊,2018 (6).
[3]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4] 周良发,唐冰冰.区块链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田.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1 (4) :103 -110
[5]杨晓东,甄国红,姚丽亚.应用型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材建设关键问题之思[[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5):68-75.讲师,博士,重庆大学,研究方向:岩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