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川县中医医院 脾胃科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在现代医学中主要依据胃镜检查、病理活检等手段进行诊断和分类。而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对于慢性胃炎有着独特的认识视角。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从人体的阴阳平衡、脏腑功能、气血津液等多方面来分析慢性胃炎所对应的机体状态。
一、中医对慢性胃炎病因的认识
(一)外邪犯胃
1. 寒邪:寒冷的气候或者食用生冷食物等,寒邪容易侵袭胃部。寒为阴邪,其性凝滞,可使胃的气血凝滞不通。例如,在冬季,一些人不注意胃部保暖,寒邪直中脾胃,导致胃脘部疼痛、不适等症状。寒邪还会使胃的阳气受损,影响胃的腐熟、运化功能。
2. 湿邪:湿邪在慢性胃炎的发病中也较为常见。长期处于潮湿环境、过食肥甘厚腻等都可能导致湿邪困脾。湿邪重浊黏滞,容易阻碍脾胃气机,使脾胃运化失常。患者常表现为胃脘部胀满、食欲不振、口中黏腻等症状。
(二)饮食不节
1. 暴饮暴食:过度进食会使脾胃负担过重,超出脾胃的运化能力。食物在胃内不能及时腐熟、消化,就会停滞于胃,损伤胃气。长期暴饮暴食可能导致脾胃功能紊乱,出现胃脘胀满、疼痛、嗳气等慢性胃炎相关症状。
2. 过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容易灼伤胃黏膜;油腻食物如油炸食品等不易消化,可使脾胃运化困难;刺激性食物如烈酒、浓茶等也会对胃黏膜造成直接的损害。这些不良饮食习惯长期积累,容易引发慢性胃炎。
(三)情志失调
1. 忧思过度:中医认为,思则气结。过度的忧虑、思考等不良情绪会使气机郁结于脾胃。脾胃气机不畅,就会影响其运化、腐熟功能。长期忧思的人往往会出现食欲不振、胃脘部隐痛、胀满等慢性胃炎的症状。
2. 恼怒生气:恼怒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横逆犯胃。因为肝主疏泄,与脾胃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肝气不舒,侵犯脾胃,就会引起胃脘疼痛、反酸、嗳气等症状。
(四)脾胃虚弱
1. 先天禀赋不足:有些人先天脾胃功能就相对较弱,这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先天脾胃虚弱使得脾胃在后天的运化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功能失常,进而引发慢性胃炎。
2. 后天失养:后天的不良生活习惯、过度劳累、久病等都可能损伤脾胃阳气。脾胃阳气不足,无法温煦、运化胃腑,就会导致胃的功能减退。例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的人群,脾胃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调养,容易出现脾胃虚弱,增加慢性胃炎的发病风险。
二、中医对慢性胃炎病理机制的分析
1. 脾胃气机失调:脾胃居于中焦,是气机升降的枢纽。在慢性胃炎中,无论是外邪犯胃、饮食不节还是情志失调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脾胃气机失调。气机不畅,可出现胃脘胀满、嗳气等症状;气机上逆,则会导致恶心、呕吐;气机下陷,可能出现腹部坠胀感等。
2. 脾胃运化失常:脾胃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运化水谷精微。慢性胃炎患者由于上述病因导致脾胃功能受损,运化失常。一方面,不能正常消化、吸收食物,导致营养物质不能被充分利用,身体逐渐虚弱;另一方面,水湿不能正常运化,在体内积聚,可出现舌苔白腻、肢体浮肿等症状。
3. 胃络瘀阻:慢性胃炎长期不愈,病邪久留,可使胃络瘀阻。瘀血的形成进一步加重了胃部的病变。患者会出现胃脘部刺痛,疼痛部位固定,且夜间疼痛可能加重等症状。瘀血还会影响胃部的血液循环,导致胃黏膜的营养供应不足,使病情迁延难愈。
三、慢性胃炎在中医辨证论治中的不同证型
(一)肝胃不和证
1. 症状表现:胃脘胀满或胀痛,攻撑作痛,连及两胁,情志不遂时加重,嗳气频繁,善太息,舌苔薄白,脉弦。
2. 辨证分析:此证型主要是由于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所致。肝气不舒,故两胁胀满;肝气犯胃,胃气失和,出现胃脘胀满、疼痛;嗳气、善太息是肝郁气滞的典型表现;弦脉主肝病。
(二)脾胃湿热证
1. 症状表现:胃脘灼热疼痛,嘈杂泛酸,口干口苦,渴不欲饮,口甜黏浊,食少纳呆,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滑数。
2. 辨证分析: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油腻食物,或外感湿热之邪,导致湿热蕴结脾胃。湿热之邪灼伤胃络,故胃脘灼热疼痛;湿热熏蒸,出现口干口苦、口甜黏浊等;舌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之象。
(三)胃阴不足证
1. 症状表现:胃脘隐隐作痛,饥不欲食,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2. 辨证分析:可能由于久病耗伤胃阴,或温热病后余热未清,灼伤胃阴。胃阴不足,胃失濡养,故胃脘隐痛;胃中津液不足,不能濡润肠道,导致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苔少、脉细数是阴虚内热的表现。
(四)脾胃虚寒证
1. 症状表现:胃脘隐痛,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
2. 辨证分析:多因脾胃阳气不足所致。阳虚则寒,寒凝气滞,故胃脘隐痛;喜温喜按、得食则缓是虚寒证的典型特点;阳气不足,不能温煦四肢,出现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均提示阳虚。
四、中医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方法
(一)中药治疗
1. 辨证用药:根据不同的证型选用相应的方剂。例如,肝胃不和证可选用柴胡疏肝散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脾胃湿热证可用清中汤清热化湿、理气和中;胃阴不足证以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滋养胃阴、和中止痛;脾胃虚寒证用黄芪建中汤或理中丸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2. 随症加减:在基本方剂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加减。如胃脘疼痛明显可加延胡索、川楝子等止痛;反酸可加乌贼骨、瓦楞子等制酸;食欲不振可加神曲、麦芽等消食开胃。
(二)针灸治疗
1. 选穴原则:常选取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等穴位。中脘为胃之募穴,可调理脾胃气机;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具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的作用;内关宽胸理气、和胃降逆;公孙通于冲脉,与内关配合可调理脾胃气机。
2. 针法操作:根据穴位的不同特性和患者的体质,采用适当的针法。如补法适用于脾胃虚寒证,泻法用于实证等。
(三)推拿按摩
1. 腹部按摩:通过按摩腹部,可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脾胃的运化功能。按摩时可采用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的方式,重点按摩胃脘部周围。
2. 穴位按摩:对中脘、足三里等穴位进行按摩,可起到与针灸类似的作用,但操作更为简便,患者可自行进行。
(四)饮食调理
1. 避免刺激性食物: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刺激性食物,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2. 规律饮食: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脾胃运化功能的正常节律。
(五)中药外敷
1. 选药与制作:选用具有温通经络、散寒止痛、健脾和胃等功效的中药,如艾叶、吴茱萸、丁香等,将其研成粉末,再用适量的醋或姜汁等调和成膏状。
2. 外敷部位:将调制好的中药膏剂敷于胃脘部,通过皮肤的渗透作用使药物直达病所。这种方法可以起到温煦胃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胃部不适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
从中医视角来看,慢性胃炎是一个涉及外邪、饮食、情志、脏腑功能等多方面因素的疾病。中医通过对病因、病理机制的分析,进行辨证论治,采用中药、针灸、推拿、饮食调理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中医治疗慢性胃炎不仅注重缓解症状,更注重调整机体的整体功能,恢复脾胃的正常运化和升降功能,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在临床实践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往往能取得更好的疗效,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