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政法学院,山东省济南市 250014
摘要:“礼”“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对现代课程思政教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从“礼”“仁”理念的内涵出发,分析其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实际运用路径,并探讨如何通过深度挖掘教学内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以《大学生公共关系与礼仪》课程为例,挖掘“礼”在教学内容中的规范教育价值,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规则意识;结合“仁”理念关注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教育与人际互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社会共情能力。通过具体教学案例分析,提出基于“礼”“仁”的课程思政实践策略。研究认为,将“礼”“仁”理念融入课程思政教学,能够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礼;仁;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深度挖掘
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礼”和“仁”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在不同历史阶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礼”强调秩序与规则,“仁”倡导人际关怀与道德实践,这两者共同构成了道德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专业课程中,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格局。然而,如何深度挖掘“礼”“仁”理念的内涵,将其有效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中,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1. “礼”理念在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中的深度挖掘
1.1 “礼”的内涵与教育价值
儒家文化中的“礼”是社会秩序的基石,其核心在于规范个体行为和维系社会和谐。在教育体系内,“礼”不仅是规则的体现,更蕴含了个人在集体中的责任与义务。通过将“礼”的核心理念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可以引导学生从行为规范中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同时提升其社会责任感。
在《大学生公共关系与礼仪》课程中,“礼”的教育价值尤为突出。例如,通过讲解校园礼仪的具体规范,如课堂礼仪、与教师及同学交流的行为方式等,让学生意识到遵守规则不仅是个人品行的体现,更对集体氛围和社会和谐产生深远影响。同时,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如校园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的危害,启发学生反思自己的言行,理解“礼”的内涵与现实意义。此外,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如“校园活动主持礼仪实践”或“跨文化礼仪交流”,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礼”在维持集体秩序和促进社会和谐中的关键作用,从而更深刻地领悟规则意识的重要性,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1.2 “礼”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实践
在《大学生公共关系与礼仪》课程中,“礼”理念可以通过教学实践转化为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行为规范,帮助其在实际情境中内化礼仪精神。可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剖析真实或模拟情境中的礼仪失范行为,引导学生认识规范的重要性。例如,分析“校园活动中不规范礼仪的影响”,让学生探讨这些行为对集体形象及合作效率的负面影响,同时总结如何通过遵守礼仪规范改善公共关系。在案例讨论中,教师还可以穿插《礼记》中相关经典句子,与现代礼仪规范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行为规范之间的联系。
设计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体验“礼”的作用。例如,开展“求职面试礼仪模拟”,学生分别扮演面试官和求职者,从敲门礼仪、仪态语言到沟通技巧等全流程严格遵守规范。在模拟过程中,教师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认识细节中的礼仪价值。此外,还可开展“跨文化礼仪交流模拟”活动,通过不同国家和地区礼仪的对比,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文化敏感性[1]。
2. “仁”理念在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中的深度挖掘
2.1 “仁”的内涵与教育意义
儒家思想中的“仁”以“爱人”为核心,强调对他人利益的关怀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仁”的内涵不仅体现在个人情感的真诚流露,更在于道德实践中的责任与担当。将“仁”理念融入课程思政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关注他人感受,培养共情能力,深化对社会责任的理解,进而提升其人文素养与道德情感。
在《大学生公共关系与礼仪》课程中,“仁”的教育意义尤为突出。例如,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如校园中对弱势同学的关怀行动,引导学生反思如何通过细微的行为体现对他人的尊重与体贴。结合《论语》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哲理,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在公共关系实践中践行仁爱精神。此外,在教学中设计互动环节,如角色扮演“校园志愿者服务场景”,让学生通过扮演服务提供者与受助者,体验关怀他人对人际关系的积极影响。
2.2 “仁”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方法创新
在《大学生公共关系与礼仪》课程中,以“仁”理念为指导的教学方法创新,旨在通过实践与互动活动增强学生的共情能力和人文关怀意识,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践行仁爱精神。教师可以设计“校园冲突管理”情景,让学生扮演冲突中的各方角色,如活动策划者、参与者和旁观者,通过实际对话与互动解决问题。在模拟过程中,学生需要关注对方的感受,以仁爱为原则调解冲突。这样的练习能够引导学生站在他人立场思考问题,从而提升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角色扮演活动能让学生更直观地体验“仁”理念的价值,在“志愿者服务活动模拟”中,学生分别扮演志愿者与服务对象,如社区孤寡老人或有特殊需求的学生。通过实景演练,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仁爱精神如何融入实际行动,并从服务对象的反馈中感受到人际关怀的意义。教师可布置小组任务,例如策划一场“校园公益活动”,要求学生从选题到执行全过程关注公益活动对目标群体的实际意义。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考虑活动的具体细节,如弱势群体的需求、志愿者的分工等,从中体现仁爱精神的实践意义[3]。
3. “礼”与“仁”理念在课程思政中的协同作用
3.1 构建基于“礼”与“仁”的课程思政模式
3.1.1 案例教学的融合
历史人物案例在课程思政的讲解中,实现了“礼”与“仁”理念的有效整合,助力学生深刻体验二者在道德实践中的互为支撑。曾子与孔子的经典事例,为教育领域注入了宝贵的教学资源。孔子提倡以礼规范人心、限制行为,与此同时亦着重于以仁爱人为核心、滋养人际关系。将这种理念与实际相结合,为现代课程思政领域带来了深刻启示。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常以孔子对弟子的教诲为示范。孔子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彰显了“礼”在行为规范上的严格性;仁者所倡导的“爱人”理念,彰显了人际交往中丰富的人文情感寄托。课堂之上,教师引导学生剖析言辞背后的历史脉络与实际价值,进而领悟“礼”与“仁”的相辅相成之妙。孔子在教育门生时,不仅强调行为之规,更重视规范内蕴含的关爱与敬重之情,进而塑造出对社会的全方位责任感。
曾子事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们深入探讨其“吾日三省吾身”的修身之道,学生们借此自省途径,审视自身是否恪守“礼”的规范,以及行为是否流露出“仁”的温情。通过案例教学,学生们不仅深刻领会了“礼”与“仁”在个人行为修养中的相融,而且深刻体会到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价值所在。实施案例教学,使学生通过剖析具体历史人物的道德践行,构建起对“礼”与“仁”相融通的整体认知。在当代教育实践中,教师指导学生将历史案例与现代社会情境相融合,进而深入剖析规则意识与关爱行动的内涵,旨在运用“礼”与“仁”的智慧来引导自身行为准则[4]。
3.1.2 情景模拟的创新
将“礼”与“仁”融入教学过程,情景模拟作为一种高效手段,借助角色扮演与虚拟场景构建,紧密联结理论与实际应用。在模拟法庭活动中,学生通过角色分配,亲身感受“礼”在规范中的关键作用与“仁”在情感层面的深度融合,进而对二者的协同效应有了更深的认识。例如,教师可以设计“校园冲突中的沟通与调解”模拟情景,将学生分组,分别扮演活动组织者、参与者以及中立协调员等角色。在这一过程中,“礼”理念指导学生规范言行,例如按照规范的沟通礼仪提出问题和表达观点,而“仁”理念则引导学生从对方立场出发,关注冲突各方的需求与情绪。通过角色互动和教师点评,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礼仪规范如何促进有效沟通,同时体会到以关怀与尊重化解矛盾的价值。
此外,可以开展“校园公益活动策划”模拟任务,让学生模拟策划团队成员,通过协调活动流程体现“礼”的规则意识,同时在活动目标中融入“仁”的关怀理念。例如,针对“帮助特殊需求同学”的主题,学生需通过小组讨论设计公益项目,如无障碍服务提升或心理健康活动支持。虚拟情景的设计还可结合跨文化交流的主题,如模拟“国际会议的礼仪沟通场景”。学生通过角色分配,模拟国际嘉宾、主持人及协调人员,体验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恪守礼仪规范(“礼”)的同时,表现出对不同文化和情感需求的理解与尊重(“仁”)。
3.1.3 主题讨论的深化
在《大学生公共关系与礼仪》课程中,主题讨论是一种能够深化学生对“礼”与“仁”理念理解的教学方法。通过围绕社会热点开展主题讨论,学生可以在多维视角下剖析规则意识与人文情怀的实践互动,实现理论与现实的紧密结合。例如,围绕“校园公共礼仪与社会责任”这一主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校园活动秩序维护”和“学生组织合作”两个维度展开讨论。通过具体案例,如在校园活动中因礼仪缺失引发的误会或矛盾,学生可以探讨如何通过规范行为(“礼”)减少误解,以及如何以关怀态度(“仁”)化解矛盾。讨论中,教师可以设置引导性问题:规范的礼仪在多大程度上能够预防问题的发生?在规则约束之外,仁爱精神如何发挥作用以促进和谐关系的形成?这样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礼”与“仁”在日常行为中的实际意义。
此外,还可以围绕“疫情背景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展开讨论。在这一主题中,“礼”可以体现在遵守防疫规则、维护公共秩序等方面,“仁”则关注在特殊时期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教师可通过数据和实例引导学生思考:防疫规定的严谨性与执行中人性化关怀之间的平衡如何把握?例如,如何通过规范化的物资分发流程(“礼”)提升效率,同时关注个体需求(“仁”)以体现人文关怀?在分组讨论环节,学生可以从志愿者、受助者及管理者的不同角色出发,分享各自的理解与体会
[5]。
3.2 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路径
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需要将“礼”与“仁”的核心理念具体化,并贯穿于教学设计的全流程,使其在专业课程中得到充分体现。这种理念的融合不仅能强化规则意识,还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养,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应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以“礼”引导行为规范,以“仁”注入人文情怀。例如,在《大学生公共关系与礼仪》课程中,讲解职场礼仪时,可以通过规范的行为准则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同时强调在人际交往中体现对他人的尊重与关怀。教师可结合具体案例,如职场中的冲突解决与合作,加强学生对礼仪规则和人际互动的理解。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礼”与“仁”的重要性。例如,设计“求职面试模拟”活动,在严格遵循礼仪规范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关注面试官的情绪与需求,展现出对对方的理解与尊重。通过真实场景的演练,学生能够将规则意识与人文关怀融入实际行为中,深化对理论的认知。
结论
将“礼”“仁”理念融入《大学生公共关系与礼仪》课程的思政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礼仪规则与人文关怀的内涵,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课程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还能增强其人文素养与共情能力。未来教学中,应继续创新基于“礼”“仁”理念的教学方法,为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理论与实践支持。
参考文献
[1]陈秀春.构建“以礼润德”的礼仪文化课程思政范式探析[J].大众文艺,2024,(18):178-180.
[2]么荣荣,骆鹏,田浩,等.课程思政下三全协同培育医学生立德和携仁的实践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3,15(13):108-112.
[3]刘振,张宗明.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三仁”理念的内涵分析[J].中医教育,2023,42(04):1-4.
[4]李蕉,王博伟.历史视角下的课程思政与价值引领——以抗战时期的湖南雅礼中学为例[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1,7(04):65-73.
[5]郭林娜,姚立杰,宋运娜,等.以“仁、义、礼、智、信”为导向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践行课程思政[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01):71-72.
作者简介:谢娟(1988年),女,山东济南,汉族,硕士研究生,讲师,文化艺术
本文系山东政法学院2020年校级课程思政专项/教研项目,项目名称:“仁”“礼”思想融入专业课思政教学的实践路径探究—以《公共关系与礼仪》课程为例,项目编号:2020ZJYB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