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宝力根花中心学校137617
摘要:本文围绕小学数学教学展开。在教学效果评估方法方面,阐述了形成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的内容和意义,多种评估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知识掌握与能力提升情况。接着说明教学实践与效果评估相互依存关系,实践成果由评估反馈,评估结果指导实践改进。最后提出改进建议,包括优化教学内容呈现和加强个性化指导,以此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效果评估
一、引言
小学数学教育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至关重要,这一时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有着非凡的意义,它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关键依据和有力支撑。深入对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进行剖析,并科学地评估其效果,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路径。这不仅有助于教师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更能针对性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全方位地促进学生在数学领域的发展,为他们未来的数学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数学教学效果评估方法
(一)形成性评估
1. 课堂表现评估
课堂表现评估是形成性评估的重要环节,能直观反映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即时理解状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当讲解如“四则运算”这种重要知识点时,观察学生的眼神、表情可以初步判断他们的理解程度。对于那些目光专注、积极回应的学生,往往理解较好;而面露疑惑的学生可能存在理解困难。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是关键指标,比如询问四则运算中先算乘除后算加减这一基本运算顺序问题,能准确快速回答的学生,表明他们对这一知识点有较好的掌握。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不容忽视,积极参与讨论的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在讨论复杂的四则运算应用问题时,主动发言、分享思路的学生不仅理解了运算顺序,还能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同时,小组讨论中的互动表现也能体现学生的学习状态,积极参与讨论、与小组成员有效沟通的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深化知识,而那些沉默寡言或参与度低的学生可能需要教师进一步关注和引导。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持续观察,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 [1]
2. 作业与练习评估
作业与练习评估是深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途径。教师需要认真分析学生完成教材配套作业以及补充练习的情况。在“小数乘法”作业中,对学生错题的详细分析能揭示很多问题。计算错误可能源于多种因素,有的学生可能是对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没有熟练掌握,例如在计算过程中没有正确确定小数点的位置,这可能是对小数点移动规律理解不够深入,或者在计算过程中粗心大意。而对于那些对乘法意义理解不清的学生,他们可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出现困难。比如在涉及商品价格计算的小数乘法问题中,不能正确理解每个数所代表的实际意义,从而无法正确列出乘法算式。除了错题,作业的完成速度和书写规范程度也能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完成速度过快可能意味着学生没有认真思考,而速度过慢可能表示存在理解或计算困难。书写规范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计算的准确性,也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态度。通过长期对作业与练习的评估,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辅导,帮助他们弥补知识漏洞。
(二)总结性评估
1. 单元测试与期末考试
单元测试与期末考试是总结性评估的核心方式,它们依据教材的单元结构和全册内容精心设计测试题目,以此全面评估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在单元测试中,每个单元的重点知识点都会被覆盖。以教材中的“图形与几何”单元为例,测试题目会包括对不同图形特征的识别、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等内容。通过对学生在这些题目上的得分情况进行分析,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该单元的核心知识。在期末考试中,这种评估更加全面。例如,对于“数与代数”板块,会涉及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方程等多个知识点。教师可以从整体上分析学生在各个知识板块的得分情况,发现学生的优势和薄弱环节。如果学生在某个知识板块得分较低,如在“分数的加减法”部分,可能是对分数的通分和约分概念不清楚,或者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这种评估方式能够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比如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对薄弱板块的复习和巩固,同时也能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改进。此外,考试中的题型设计也很关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应用题等不同类型,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使评估更加科学全面。[2]
2. 能力测评
能力测评在评估学生数学学习效果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它专门针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展开。通过设计具有一定难度和创新性的问题,可以深入了解学生在理解教材基础上的能力提升情况。在测评中,综合性应用题是重要的考查形式,这些题目往往涉及多种教材知识点。例如,一道应用题可能同时涵盖了比例关系、行程问题和图形计算等内容。学生需要先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这就考验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要灵活运用所学的不同知识点,如根据比例关系求出速度或路程,再结合图形计算相关的长度或面积。对于那些能够准确分析问题、合理选择解题方法并得出正确答案的学生,表明他们具有较强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此外,能力测评还可以包括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思维。比如让学生设计一个与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相关的问题并解答,学生的答案可以展现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深度和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发展水平。通过这种能力测评,教师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教学改进和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指导。
三、教学实践与效果评估的关系及改进建议
教学实践与效果评估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教学实践是实施教育的过程,教师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开展多样化教学,如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而效果评估则是对教学实践成果的检验,通过课堂表现、作业、测试等多维度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实践的有效性会在效果评估中体现,比如教师运用新的教学方法讲解某一知识点后,从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和测试成绩能看出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判断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同时,效果评估为教学实践指引方向,若评估发现学生在某类知识或技能上掌握不佳,教师可据此调整教学内容、方法或进度。
对于改进建议,一是优化教学内容呈现。要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材内容的讲解顺序和方式,对于学生理解困难的内容可提前讲解并增加练习。同时,将抽象概念用更形象的方式展现,利用多媒体等资源呈现生活中的实例,加深理解。还可整合相关知识点,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明晰区别与联系,强化知识掌握。二是加强个性化指导。依据评估结果为不同层次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对于基础薄弱学生提供针对性练习和辅导,对学有余力学生推荐拓展资源。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设计不同层次问题和进行合理分组,让不同层次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相互学习,发挥潜力,提升教学质量。[3]
四、结论
小学数学教学中,效果评估与教学实践紧密交织。通过形成性评估(包括课堂表现、作业练习评估)和总结性评估(单元测试、期末考试、能力测评),全面了解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和能力发展情况。这些评估方法相互补充,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学成效。教学实践与效果评估相互促进,实践效果在评估中呈现,评估结果又指导实践改进。为提高教学质量,要优化教学内容呈现,如调整讲解顺序、具象化抽象概念、整合知识点。同时加强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计划,采用分层教学,满足学生多样需求,使教学更贴合学生实际,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为学生数学学习助力。
参考文献
[1] 张菊.智慧教育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变革研究[C]//教学质量管理研究网络论坛——文化艺术创新分论坛论文集(一).2023.
[2] 张凤英.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实践研究[J].江西教育, 2022(20):70-71.
[3] 丁亚君.优化教学方式,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