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文章主要阐述了在阅读《街道与广场》的过程中的一些理解、想法以及延伸。先阐述了对城市新的行程和城市设计的认识,然后讨论了城市设计与人的矛盾的关系的理解,接着从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出发,通过对”新陈代谢“运动的发散与延伸,表达了自己对诸如城市秩序、比例、尺度等的一些想法,最后对书中所表述的城市与建筑、街道、广场等的关系做出一些理解后的说明。
关键词:城市设计 参与度 秩序 尺度 空间 建筑 街道 广场
《街道与广场》,不单纯是对世界各地优秀的街道或广场的案例的介绍与描绘,而是试图阐述一种更加确定的城市设计理论。毕竟城市设计最关注的是城市公共空间,而街道与广场正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代表。
城市设计是以城市形体环境为研究对象,以设计学科的观点和角度来研究城市的发展极其发展过程中的形体环境问题的。在《图解城市设计》一书中,第一章从城市文字的含义去理解,形象的表现出城市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集中体现。“早期的‘城’和‘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表现为两个不同的环境形态。‘城’是防御性的概念,是为社会的政治、军事等目的而兴建的,边界鲜明,其形态是封闭的、内向的;而‘市’则是贸易、交易的概念,是生产活动、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边界模糊,其形态是开放的、外向的。这两种初始的空间形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变得丰富和扩大,并相互渗透,界限模糊,杂陈在一种新的环境形态之中,最终形成了内容丰富多样、结构复杂的聚居形式——城市。”1 就城市形成的过程而言,一般分为两类——“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即是说,一个城市的建立主要是按人的主观作用、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或某一统治阶级的理想模式建设的城市。例如霍华德所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或者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城市平面。“自下而上”似乎在人类的早期,或者说是城市形成的早期普遍的存在着,例如从聚落到村落在到城市的发展过程。但无论如何,城市离不开设计,城市设计这一学科也必定是有着无限的生命力。
在第一章的开始,作者向我们表明了城市设计上的“左右为难”的困境——理论化与平民化的矛盾。个人理解而言,城市设计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的学科,需要建筑学、景观建筑学、市政工程学等等众多专业学科的相互补充与协调,这些专业知识难以由普通民众掌握;然而,城市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民众,满足他们的需求。引用查尔斯王子的比喻:“建筑物应该反映这些协调,因为建筑就像一种语言。除非你谙熟文法的普遍规则,否则你没有可能造出一个令人愉快的英语句子来,如果你放弃这些基本的语法原理,结果就是不和谐和不协调的。好的建筑师应该喜欢好的风格,并遵从一种公认的法则。文明生活的舒适是通过简单行为的规划的分享而实现的。民众应该在改善他们环境的一开始就参与其中……但公众参与不能是强加的:它必须是真正从社区基层开始。”
之所以会有这种左右为难,是因为城市设计中的研究的核心是人,城市设计需要满足不同人群的价值、愿望,以及实现这些价值和愿望的动力和能力,这是城市设计是的重要课题。城市设计师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是城市设计方法上的核心。现在城市设计,建筑师已经失去和客户的接触。这种现象的结果即是设计师和客户之间文化的隔阂,在书中作者建议设计师们在设计职业中调整某些心态,去理解一个社区的需要和愿望,以及和民众一道工作。从某种层面上说,设计师是变化中的文化的代理人,文化的动态演变,必须是城市设计师第一位的关怀。正如人类学者所说,这是文化改变的过程——在当中更多的新理念嫁接到既有的文化上——这是有志于将来进行设计的人的第一位关怀。设计师要洞悉这种文化上微妙的变化与发展,并利用于自身的设计之中。
关于公众参与,从现代城市发展角度来看,城市建设主要可分为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两大类。在台湾或日本,这两类分别被称为都市计划和社区营造。都市计划,即新城建设,倾向于“自上而下”的城市形成方式,公民的参与度相对较低。相比之下,社区营造则更注重基层参与,专业人员需深入社区,了解民众需求和困难,并通过专业手段解决这些问题。
在公民参与为主的设计中,专业人员并非无所作为,而是需要变得更加灵敏和耐心,并掌握倾听的技能。他们需要在合适的时机提出建议,保持谦卑的态度,仅在民众需要时才给予指导。这种从基层出发、以民众需求为导向的社区营造方式,与新城建设的“自上而下”模式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公众参与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在此引用表1来直白的呈现公众参与的尺度。美国学者清楚的表明:规划决策的本质是政治的,不能视作简单的技术。保罗·达维多夫:“政治的本质是谁获得什么,或者叫做分配的公平性。在规划师面对社区的工作中,公共规划过程作为政治体系的一个部分,是与分配有关的无法回避的问题。对城市设计师而言,最可取的方法,是将城市设计保持在一个技术设计过程的安全范围内,不要涉足公众参与,不要直接面对重新分配权利与财富的问
题,因为这样会把专业引向政治中心。在期待高层次参与的地方,设计师必须在社区管理、自建,以及社区规划和设计等方面加以思考,这种情形还要假设高层次的参与式民主,以及权利分散和决策制定的一些形式。
第二章从美学的本质以及被普遍接受的品质出发阐述城市设计的基本设计概念。维特鲁威认为“建筑取决于秩序、安排、比例协调、匀称、适当和经济”,布鲁诺·赛维列出的建筑特性:真是性、动感、力度、活力、轮廓的感觉、协调、优雅、宽度、尺度、平衡、光和影、比例协调、实和虚、匀称、韵律、体量、重点、特征、对比、个性、相似……在城市设计中,第一要遵守的便是“秩序”。
普遍认为,建筑秩序是更为宏大的自然安排的一部分。城市秩序关乎到人们在其中感知、阅读以及理解环境的方法。这种可感知的秩序和环境的易识别性有关,或者和所有部分的易识别以及容易组织进一个连贯的模式当中有关系。
很久以来建筑师一直从里到外进行建筑设计,柯布西耶的格言:“平面是发生器”是有害的。城市文脉才是发生器,也就是说,街道与广场才是建筑形式的决定条件。沃纳·黑格曼和艾尔伯特·皮茨在1922年指出:“在极少数情况下,我们才能从混沌中辨识出一件杰出作品的卓越之处。当周围环境截然不同,甚至令人不悦时,那种高贵而迷人的谦逊风格显得格格不入。期待优秀的作品能在衬托的环境中脱颖而出,这不过是一种错觉。典型的现代城市街道景象,就像乡村的喧嚣与众多管弦乐队同时演奏不同旋律的交响,而其中一个乐队演奏的贝多芬也无法平息这种混乱。”迄今为止,我们依旧在寻找给我们城市带来秩序的工具。
通常情况下,人们所了解的秩序似乎更多是形而上的。但秩序包含更多——和谐、统一、关系、文脉等等。有人提出一种“内省的秩序”,作为对格罗皮乌斯所提出的更高级的秩序的理解——由传统单一形式上的秩序,逐步演变为更加整体、统一、富有内省精神的秩序。凯文·林奇将秩序理解为一种意象:“一个生动和完整的物质环境,能够产生一个深刻的意象,同样具有一种社会作用。它能将生疏的物件转化为符号和群体信息的集体记忆”,“那种一个物质环境的质量,就很有很可能唤起任何特定观察者对这个环境的强烈意象”。依据他的理论,可感知秩序的要素,是路径、边界、地点、节点(广场)和地标。
关于尺度,城市设计中所指的尺度通常被狭义地定义为人类能够感知的范围内的尺度。一般分为三类:意识人体尺度,是以人为度量单位并关注人的心理反应的尺度,是评价空间的基本标准;二是小尺度,是一种亲切尺度,很容易度量和体会,是可容少数人或团体活动的空间,如小公园、小绿地等,给人的体会通常是亲切、舒适、安全等;三是大尺度,是一种纪念性尺度,其尺度远远超出人对它的判断,如纪念性大广场、大草坪等,给人的体会通常是雄伟、庄严、高贵等。2 (图1)
书中讨论了纪念性尺度的两种形式:一种是符合常规比例,与人类尺度相协调的设计;另一种是超越常规,创造出类似神或统治者的超人尺度。这种超人尺度可能对人的尊严造成压迫。批判主要针对城市空间尺度,而建筑内部空间的尺度应根据使用需求设计。例如,宁波博物馆虽尺度宏伟,但展品尺度相匹配,参观者不会感到不适。
关于尺度的另一点辩证的思考,是上世纪风靡一时的日本“新陈代谢派”,以及Archigram学派所提出的城市的构想。在战后经济迅猛发展,人口剧烈膨胀的背景下,丹下健三、黑川纪章等日本建筑师,认为建筑量体应该放置在整体都市规划下一并考虑,城市才能有机生长,避免反复拆除重建,要事先统一都市尺度的基础设施,包括人工地盘、交通网络、能源设施等,其他附加的要素则可随时变动,如同生物的新陈代谢一般,建筑与城市也能应社会需求的改变,像生物般生长,才能避免无秩序地拆除与建设,浪费资源。发展出以巨型结构体解决城市或建筑的增生,以“都市轴”及“服务核”作为城市或建筑发展的骨架的理念。
新陈代谢主义者主张,在高度工业化的现代社会里,城市的结构逐渐分化为两个极端:一方面是庞大的系统和构造,例如高速公路、火车站、桥梁以及整个城市的规划;另一方面则是日益细小的个体元素,比如标准化生产的盒式公寓、路边的临时商店等。这两个元素各自拥有不同的“代谢周期”:前者是“永久性元素”,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主导和稳定的角色,其存在具有长期性,变化缓慢;后者则是“常变性元素”,在城市演进中推动着更新换代,其存在是短暂的,更迭频繁。前者塑造了城市整体系统的特质,构建了其成长的框架;而后者则提供了具体的功能性空间。
由此构建的“巨构城市”在宏观尺度上显然已经超越了人类的常规尺度,然而在这庞大的结构之下,存在着逐层递减的规模,直至达到如盒式公寓般的人体适宜尺度。在一定程度上,这种设计确实有助于解决资源浪费和人口激增等社会问题,而且理论上,尺度的渐进过渡不会给居民带来不适感。
尽管理论层面的探讨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框架,但实际问题的复杂性远超预期。以丹下健三的东京湾规划为例,它展示了巨构形态的一个核心特征:严格的等级性结构。这一特征导致了几乎所有的巨构规划显得异常僵硬,尽管它们在视觉上颇为壮观。巨型结构与微型人居空间之间缺乏必要的过渡,使得一个大都市本应错综复杂的社会结构被简化为乌托邦式的二元对立。
近年来,随着公众对气候变化和城市可持续性的日益关注,巨构形态经常被融入到创新的绿色建筑理念中。作为一个紧凑型城市,它集成了城市的多种功能,并具备自我维持生态平衡的能力,显著减少了碳排放。此外,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它能够独立支撑城市的基本运作。因此,这种巨型尺度的城市是否因其“超大规模的人类尺度”问题而价值受到质疑,这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书中接下来的三章从街道、广场与城市的关系阐述城市设计。
建筑与城市的关系,有着两种不同的概念:一是城市被比作开敞的风景,建筑引入其间,建筑作为一种积极的实体要素进入城市;另一种是认为城市公共空间,是从一个原本的实体块中切割出来的,城市空间(广场)本身作为积极要素,而建筑是构筑空间的二维立面(图2)。但无论哪种概念,城市设计的目标都是一种紧密而统一的构图。
在城市设计中,统一性往往依赖于所采纳的布局形式,这种布局形式与发展的连贯性保持一致。在大规模的城市设计项目中,以下几种广泛采用的技术有助于实现设计的统一性:
园林整合的限制性因素是建筑密度不宜过高。独立特征明显的建筑紧密排列时,需要空间来避免冲突,以便单独欣赏。当独立建筑群靠得近时,园林化有助于统一,通过绿化分隔不同元素。园林成为构图的关键,建筑则起辅助作用。构图的成功依赖于一个建筑的尺度和体量主导其他元素。比萨建筑群是构图成功的一个例子,需要足够的空间和统一的建筑风格(图3)。其构图的成功依赖于充足的空间,确保建筑物在视觉上既保持独立性,又展现出群组的特征。同样至关重要的是,各个建筑物应采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并且在建筑手法上保持统一性。
秩序的维护依赖于坚固且具有统一消失点的锚固系统。若建筑物的布局不平行,将形成一种不规则的排列,几乎不可避免地导致外观上的混乱,因为每栋建筑拥有不同的消失点(图4)。
构建建筑群体布局时,常采用轴线作为组织原则,促进交通网格发展,明确主从关系。建筑内各元素相互关联,扩展至周边建筑时亦形成空间联系,由沿轴线展开的街景决定。主要轴线两端常设标志性建筑、入口或广场,成为必经路径。人类视觉感知距离上限约为1.5公里,因此城市结构中,以街景为规划准则且轴线长度在此范围内往往最成功。若轴线过长,应增设兴趣点以增强连贯性。
空间在城市设计中扮演着组织性的角色。西特指出,广场和街道作为城市发展的关键元素,颠覆了传统城市的规划原则。换言之,根据他的理论,城市设计师应当将焦点放在城市空间上,特别强调室外空间和城市走廊的重要性,同时降低建筑在城市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建筑仅被视为二维的围合体,即空间与墙的结合)。其方法是让景观成为更为重要的元素,而建筑则退居为辅助性的角色,被视为一个可观察的实体块。
总结:城市设计以及城市的运转是一个很复杂的程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居住环境的变化,科技的更新等等,人们对城市设计的认识也必然会发生改变,甚至书中所提到的很多原则性的东西,或许有些也会被淘汰掉,或许同时又会加入新的所谓原则性的东西。但我认为对人的关怀、对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对自然的尊重等原则是不会变的。
1,2 金广君,《图解城市设计》;
3,表1,克里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
4,图1,金广君,《图解城市设计》;
5,图2、3、4、5,作者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