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作者: 谢静远 欧阳彦 陈靖 丁峰 顾乐怡 朱立峰 冯东雷 宋艳艳 俞章盛 任红 陈楠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肾脏病杂志》 2022年第06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肾脏病研究所,上海 200025,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肾脏科,上海 20004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肾脏科,上海 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脏科,上海 2000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计算机中心,上海 200025,上海信医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007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研究中心生物统计教研组,上海 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研究中心,上海 200025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标准数据集是实现IgAN临床信息结构化和标准化的前提,将有利于不同医疗机构间临床信息的整合利用。为此,上海IgAN专家协作组编写了这部《IgA肾病标准数据集》。方法参考国内信息标准,结合相关领域内的指南、数据规范及专家共识,以电子病史档案为基础,将患者身份标识号作为系统主键进行信息收集。通过对数据集中各个数据元进行规范,确保管理系统在数据与信息交换、数据协同与共享上的标准化,并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体系。结果本标准数据集共包括607个数据元,8个模块,分为患者信息、病史信息、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肾脏病理、药物治疗、随访。各模块又由子模块名称、数据元名称、英文名称、定义、值域、参考标准等组成。同时,质量控制体系被制定,从完整性、规范性、准确性、及时性及安全性等多维度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确保数据的高质量与安全。结论本研究建立了IgAN标准数据集,将有助于国内IgAN临床信息的结构化和标准化。

  • 标签: 肾小球肾炎,IgA 标准数据集 医学大数据 医院信息系统 数据整合
  • 简介:摘要《中华肝脏病杂志》2020年核心影响因子为1.807,名列消化病学类期刊第1名,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级。2021年获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出版专项资金、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高品质科技期刊资助项目、国家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支持;获"川渝一流科技期刊"、"重庆市高品质科技期刊"等多项殊荣,实现了期刊"质与量"的双效发展。2022年我们将着力于吸引高水平研究成果,及时、高效、精准传播学术成果,重视数字化传播,建设一流学术期刊。

  • 标签: 寄语 回顾 计划
  • 作者: 窦晓光 徐小元 陈红松 南月敏 魏来 韩涛 茅益民 韩英 任红 贾继东 庄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感染科,沈阳 110022,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北京 10003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北京 100044,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石家庄 050051,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中心,北京 102218,南开大学人民医院,天津 30012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 200001,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西安 71003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重庆 40133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北京 100050,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和感染病研究中心,北京 1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78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分别行常规透析治疗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平均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高通量透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平均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3.924、5.014,t=3.328,均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303,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而言,高通量血液透析有其重要意义,可预防或降低心、脑血管事件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延长整体生存时间。

  • 标签: 糖尿病 肾病 血液透析 高通量 生存时间 心脑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行抗病毒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儿无应答组和应答组间基线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定量(qAnti-HBc)水平的差异,以探讨不同qAnti-HBc水平患儿外周血CD8+记忆T细胞亚群比例及其功能活性。方法回顾性检测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就诊的85例HBeAg阳性CHB患儿基线qAnti-HBc水平。分析其中37例抗病毒治疗患儿基线qAnti-HBc水平与HBeAg血清学应答的关系。流式细胞检测59例患儿基线外周血CD8+记忆T细胞亚群比例及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分泌水平,分析qAnti-HBc水平与CD8+记忆T细胞亚群比例及其功能活性间的关系。计数资料比较采用Pearson’s Chi-square检验,两组或多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Wallis检验,连续性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在37例接受恩替卡韦(ETV,21/37)或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16/37)治疗的患儿中,有18例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ETV组10/21,Peg-IFN组8/16),应答组患儿基线qAnti-HBc水平[4.71(4.64~4.81)log10IU/ml]显著高于无应答组[4.54(4.45~4.64)log10IU/ml,Z = -3.316,P = 0.001]。高qAnti-HBc组CD8+Tem、CD38+CD8+Tem、CD38+CD8+Temra细胞比例及CD8+T细胞分泌的IFN-γ、TNF-α水平显著高于低qAnti-HBc组(P < 0.05);ALT>1×正常值上限(ULN)组CD8+Tem、CD38+CD8+Tem、CD38+CD8+Temra细胞比例显著高于ALT≤1×ULN组(P<0.05),但两组CD8+T细胞分泌的IFN-γ、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qAnti-HBc与CD8+Tem、CD38+CD8+Tem、CD38+CD8+Temra细胞比例及CD8+T细胞分泌的IFN-γ水平呈正相关(P<0.05);ALT仅与CD38+CD8+Tem、CD38+CD8+Temra细胞比例呈正相关(P<0.05)。结论较高的基线qAnti-HBc水平与CHB儿童患者抗病毒治疗HBeAg血清学应答相关;qAnti-HBc较高的CHB患儿外周血效应CD8+T细胞表现出更强的表型及功能活化特点,此研究可能对CHB儿童抗病毒治疗疗效相关的潜在免疫机制作出一定阐释。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定量 CD8阳性T细胞 儿童
  • 作者: 梁程飞 常宇南 彭小蓉 何怡 陈敏 彭明利 胡鹏 任红 许红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1年第06期
  • 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儿童感染免疫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14,教育部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重庆 40001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儿童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病理学特征及其与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进一步探索可用于儿童肝脏纤维化评估的非侵入性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20年住院的80例行肝活检的未经抗病毒治疗的乙型肝炎患儿资料。分析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患儿的炎症和纤维化特征,选取与肝纤维化分期相关性较好的变量建立儿童肝纤维化非侵入性诊断评分。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比较计量资料,双向有序分组资料采用Mantel-Haenszel χ2检验,等级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检验,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新建立诊断评分对儿童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患儿中位年龄为6.4岁;HBV DNA水平较高(P50 = 7.6 log10 IU/ml);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P50 = 171 U/L [<正常值上限(ULN):5例;1~2 ULN:10例;> 2 ULN:65例]。病理学分析显示肝组织炎症的发生率为97.5%,G≥2者占比为42.5%;S≥2者占比为36.3%,肝纤维化的发生率为81.3%,肝硬化发生率为1.3%。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改变随着患儿年龄增加逐渐加重,且男性患儿高等级炎症及纤维化改变的比例高于女性患儿。慢性乙型肝炎儿童的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γ-谷氨酰转移酶/血小板比值(GPR)及HBeAg水平与纤维化分期具有较好相关性(rs分别为0.397、0.389、-0.311),将GGT、GPR及HBeAg联合,可建立评估儿童患者肝纤维化的非侵入性诊断评分,当评分< 1.5时,可诊断纤维化S0,1.5≤评分< 3.5时,可诊断纤维化S1;3.5≤评分< 5.5时,诊断纤维化S2;评分≥5.5时,诊断纤维化S≥3。其敏感度分别为80%、83%、86%,特异度分别为53%、55%、67%。结论转氨酶升高波动的慢性乙型肝炎患儿肝组织炎症发生率高,且肝组织病理改变随着患儿年龄增长而加重。GGT、GPR及HBeAg与乙型肝炎患儿肝脏纤维化相关性好,联合上述指标建立新的非侵入性诊断评分对慢性乙型肝炎儿童S0~S3期纤维化有一定诊断价值。

  • 标签: 儿童 慢性乙型肝炎 肝活检 炎症 纤维化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和肾小球微小病变(minimal change disease,MCD)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4年7月1日至2019年7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FSGS和MCD患者,所有入选者均经临床和肾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并接受了利妥昔单抗治疗(用药剂量为375 mg/m2体表面积,共治疗4次,每次治疗间隔时间7~14 d)。比较基线和利妥昔单抗治疗后3、6、9、12个月患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淋巴细胞CD19+、CD20+、CD3+、CD3+CD4+、CD3+CD8+、自然杀伤细胞(CD56+CD16+)水平的差异。结果96例FSGS和MCD患者入选本研究,中位年龄28岁(14~77岁),男女比为1.8∶1,MCD 65例,FSGS 31例。利妥昔单抗治疗后患者尿蛋白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血白蛋白水平上升(均P<0.01)。利妥昔单抗治疗后外周血CD19+和CD20+淋巴细胞计数均<5个/μl,治疗后3、6、9、12个月CD19+和CD20+淋巴细胞计数较基线值显著下降(均P<0.05),6个月后逐渐恢复。与基线值比较,利妥昔单抗治疗后3、6、9、12个月血IgG水平显著上升(P值分别为0.004、<0.001、<0.001、<0.001),血IgM水平显著下降(P值分别为<0.001、0.008、0.005、<0.001)但中位数水平仍在正常范围(400~3 450 mg/L),而血IgA水平无明显变化(均P>0.05)。T淋巴细胞(CD3+、CD3+CD4+、CD3+CD8+)和自然杀伤细胞(CD56+CD16+)计数与基线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可有效清除CD19+和CD20+淋巴细胞,对除外CD19+、CD20+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较小。规范的利妥昔单抗用药可安全用于FSGS和MCD患者的治疗。

  • 标签: 利妥昔单抗 肾小球肾炎 免疫球蛋白类 CD19 CD20
  • 简介:摘要2020年,《中华肝脏病杂志》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成功组建,由96名编委组成;紧锣密鼓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加强组稿、审稿工作,其中组稿文章79篇,占刊载论文的36.9%;推荐突出贡献执行主编(组稿专家)12名,突出贡献审稿专家(含编委)30名,高质量论文30篇。被《我国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列为T1级,被认为已经接近或具备国际一流期刊。英文版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Hepatology被SCIE收录。组织承办的"全国肝脏疾病临床学术大会"及"慢性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难点和热点学术会议"分别于2020年9月和11月召开。2021年将继续办好杂志、办好会议。恪守"求真创新,追求卓越"的办刊理念,助力科技创新,倾力争创世界一流学术期刊。

  • 标签: 寄语 回顾 计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例汇报模式在新入职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招聘的149名新入职护士作为观察组,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新入职的79名护士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新入职护士除按照常规《新入职护士大纲》要求进行培训外,开展病例汇报模式,共6个月,每个月1次。对照组按照《新入职护士的大纲》要求进行培训。培训后由护士长对两组新入职护士的专业理论能力、主动交流能力、遇到问题解决能力、工作配合能力、应急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PPT制作能力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护士长对新入职护士的评价中,观察组新入职护士的专业理论能力、主动交流能力、遇到问题解决能力、工作配合能力、应急能力、PPT制作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实施病例汇报模式,能促进新入职护士主动学习,提升新入职护士分析病情的能力,提高工作的胜任能力。

  • 标签: 在职培训 新入职护士 规范化培训 病例汇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参与肝细胞癌(HCC)进展的核心基因(Hub gene),探讨细胞周期蛋白B2(CCNB2)在HCC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潜在作用。方法从GEO数据库中筛选并下载四个HCC相关数据集,用GEO2R分析数据并鉴定差异表达基因(DEGs)。利用DAVID数据库对DEGs进行GO分析,Cytoscape的ClueGO插件完成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并将DEGs导入STRING数据库建立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用Cytoscape对PPI网络进行可视化,构建关键模块(cluster)和筛选核心基因。分别使用UCSC数据库和UALCAN数据库完成核心基因在TCGA肝癌中的差异表达分析和生存分析。使用Firebrowse,Oncomine和UALCAN数据库分析核心基因在包括HCC在内的多个肿瘤中的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候选基因在HCC组织和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结果从四个数据集中共鉴定了73个DEGs,包括15个上调基因和58个下调基因。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显示DEGs主要富集于肿瘤相关通路。基于DEGs的PPI网络图,筛选了一个关键模块和10个核心基因。CCNB2与NCAPG在多个数据库的肝癌组织中均高表达。CCNB2与NCAPG呈正相关,被认为是与预后相关的关键基因(P < 0.01)。RT-qPCR结果表明CCNB2在人肝癌组织和细胞系中高表达(P < 0.01)。结论成功筛选出HCC相关的DEGs和核心基因,其中CCNB2在HCC中高表达且与患者生存预后相关,有望成为HCC诊疗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 标签: 肝细胞癌 生物信息学分析 细胞周期蛋白B2 生物标志物
  • 作者: 鲁凤民 王杰 陈香梅 张欣欣 张文宏 徐小元 贾继东 任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15
  • 出处:《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0年第08期
  • 机构: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暨感染病研究中心 10019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疾病科 200025,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上海 200040,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 100034,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 肝硬化转化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0005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 400010
  • 简介:摘要慢性乙型肝炎(CHB)严重威胁国人健康。病毒学指标在患者抗病毒治疗、新药研发中意义重大。然而,传统的血清病毒学指标如HBV DNA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在评估抗病毒治疗效果和准确反映患者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的转录活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近年来HBV RNA、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HBcrAg)及核心抗体定量(qAnti-HBc)等新病毒学指标在准确反映cccDNA转录活性、判定患者治疗效果以及预测停药后复发风险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现简要介绍在CHB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各阶段新、旧指标的应用情况,并结合新型病毒学新指标在药物疗效评价中的应用,阐述其在抗病毒新药研发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 标签: 肝炎病毒,乙型 低病毒载量 隐匿性HBV感染 抗病毒药物 病毒学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BV PreC/C及S基因抗原表位的突变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血清学状态的影响。方法在横断面研究中,通过纳入35例未经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巢式PCR-TA克隆-测序方法筛选与HBeAg血清学状态相关的HBV PreC/C和S基因突变位点。然后在纵向研究中(60例)利用多元回归模型校正相关混杂因素,探讨HBV PreC/C及S基因抗原表位的突变与HBeAg状态之间的独立关系。结果在横断面研究中,64.4%的PreC/C突变和68.2%的S突变发生在抗原表位区。有10个突变位点(PreC/C50、55、79、84、103、126、145、184和s110、s213)与HBeAg阴性状态相关(P < 0.05)。在纵向研究中校正了年龄、性别、HBV基因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和PreC W28*突变等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Tc细胞表位(PreC47-56、PreC117-125、s208-216)和Th细胞表位(PreC176-185)的突变是影响宿主HBeAg血清学状态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BV PreC/C区(PreC47-56、PreC117-125和PreC176-185)和S区(s208-216)表位的突变是影响宿主HBeAg状态的主要独立因素,提示这些抗原表位的突变可能参与HBeAg的血清学转换。

  • 标签: 肝炎,乙型,慢性 肝炎病毒,乙型 表位 突变
  • 简介:摘要《中华肝脏病杂志》2019年刊出论文202篇,各级基金资助论文占57.4%。核心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继续位居同类期刊前茅,并被纳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组织协办的"全国肝脏疾病临床学术大会"及"慢性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难点和热点学术会议"分别于2019年7月和11月召开。2020年将继续办好杂志、办好会议。恪守"求真创新,追求卓越"的办刊理念,初心不改,倾力争创世界一流学术期刊。

  • 标签: 寄语 回顾 计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在急性肝损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12只无特定病原体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各6只,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PBS)和刀豆蛋白A(ConA)(按10 mg/kg注射)。6 h收取标本进行肝组织HE染色、转氨酶测定以确定模型诱导成功。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筛选白细胞介素(IL)-6、IL-17、IL-1β及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6和IFNγ表达情况。后分别设立急性肝损伤对照组和IL-6中和抗体组各3只,等体积PBS或IL-6中和抗体(100 μg /只)提前30 min尾静脉注射,再尾静脉注射ConA(10 mg/kg),6 h取眼血和肝组织,对肝组织进行HE染色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测定。对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均数的t检验。结果模型组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显著高于对照组[ALT:(2 618.99±188.08)U/L与(43.34±5.02)U/L,t = -13.69,P = 0.001;AST:(942.48±150.44)U/L与(57.80±4.84)U/L,t = -5.878,P = 0.01]。肝组织HE染色显示肝细胞索结构紊乱,肝细胞胞质淡染,大片坏死灶逐渐形成,伴淋巴细胞浸润,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成功建立。模型组IL-6、IFNγ mRNA和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表达明显上调。模型组IL-6 mRNA表达量是对照组的73.7倍(t = -6.218,P < 0.001),血清IL-6表达量也高于对照组[(18 537.02±92.57)pg/ml与(9.51±1.01)pg/ml,t = -199.782,P < 0.001]。IFNγ mRNA是对照组的108.4倍(t = -4.413,P = 0.003),模型组血清IFNγ浓度也高于对照组[(12 068.30±288.43)pg/ml与(25.97±3.52)pg/ml,t = -41.748,P < 0.001]。其中IL-6水平增加最明显,提示其可能参与肝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尾静脉注射IL-6中和抗体,IL-6中和抗体组小鼠ALT水平较急性肝损伤对照组明显下调[(167.41±47.80)U/L与(1 520.34±190.21)U/L,t = 6.899,P = 0.015]。肝组织HE染色显示阻断血清IL-6后,肝细胞坏死明显减轻,坏死灶数量减少。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IL-6中和抗体组活化的caspase3表达减少,肝细胞凋亡减少。结论中和IL-6可明显减轻ConA引起的急性肝损伤。

  • 标签: 白细胞介素-6 急性肝损伤 刀豆蛋白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