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多元评价在大班幼儿绘画作品中的重要作用。多元评价旨在从多个维度和视角全面评估幼儿的绘画作品,不仅关注绘画技巧,还注重创造力、想象力及情感表达等多方面因素。通过实施多元评价,可以更有效地理解和欣赏幼儿绘画的独特性,进而促进其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多元评价的理念、方法和实践意义,为幼儿教育中的美术教学提供了新的评价思路。

  • 标签: 多元评价 幼儿绘画 大班 艺术教育 评价维度
  • 简介:摘要:近年来在国内大规模城市建设中,城市深基坑工程普遍采用内支撑支护体系,内支撑拆除存在以下问题:对既有建筑物及地铁隧道的变形影响较大;内支撑拆除施工与地下室结构施工交叉进行,支撑拆除工期紧迫;支撑梁截面大、强度高、配筋量大,尤其是腰梁和环梁,拆除难度大;拆撑过程中,下层结构插筋的成品保护困难,直接爆破易导致支撑内力瞬间释放,爆破产生的震动、冲击、飞石将对基坑支护和周边环境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产生大量的粉尘容易引起周边居民的不满。上述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支撑拆除的进度。为保证基坑安全,尤其是周边地铁的持续运营,应用静态膨胀方式拆除内支撑,能有效地解决以上难题。

  • 标签: 房屋建筑 深基坑 内支撑支护体系拆除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2016年9月26日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骨科收治1例严重左上肢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手术一期行创面清创和VSD治疗,二期在CTA辅助下设计"降支联合横支"分叶股前外侧皮瓣(ALTF)修复关键创面,残余创面行游离皮片移植修复,三期行肌腱转位重建伸指功能。三期术后1年、5年随访患者左手、左肘关节屈伸功能满意,皮瓣供区仅遗留线形瘢痕。

  • 标签: 分叶股前外侧皮瓣 旋股外侧动脉 CT血管造影 上肢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CTA和CDU在腓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2月-2016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骨科使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重建软组织缺损的47例患者完整资料,术前均行CTA及CDU检查,选取合适的穿支血管并记录其体表定位点和外口径,与术中实际观察、测量值进行比较,数据分析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CDU检测术中拟用穿支位置符合率为97.87%,CTA检测术中拟用穿支位置符合率为95.74%,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支血管外直径术前CTA与CDU测量值与术中实际测量值相一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联合应用CDU定位的腓动脉穿支血管,术中探查血管位置符合率为100%。术后皮瓣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18个月,平均13.5个月。所有皮瓣均成活良好,无其他并发症,皮瓣质地优良,外形美观。结论CDU和CTA在腓动脉穿支皮瓣术前血管评估方面是一种可靠且有用的方法,且临床上可互补联合应用。

  • 标签: 腓动脉穿支皮瓣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彩色多普勒超声 穿支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膜诱导技术分期治疗成人长骨慢性血源性骨髓炎(CHOM)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采用膜诱导技术分期手术治疗的22例四肢长骨CHOM患者资料。男18例,女4例;年龄16~56岁,平均31.8岁;病程0.6~42.0年,平均18.4年;Cierny-Mader解剖学分型:Ⅰ型4例,Ⅲ型6例,Ⅳ型12例。患者一期彻底清创后放置抗生素骨水泥填充骨缺损;感染控制后二期取出骨水泥,植骨修复骨缺损。随访观察骨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和比较一期手术前、二期手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感染控制情况[包括局部红肿、流脓、疼痛等临床表现及血液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以评估疗效。结果一期清创后骨缺损的体积为54~176 cm3(平均90.9 cm3)。所有患者术后获20~51个月(平均30.1个月)随访。均获骨缺损愈合,骨愈合时间4~11个月(平均6.6个月)。其中3例髂后上棘取骨处感染,1例供区疼痛,经对症处置后缓解。1例术后7个月摔倒,骨缺损部位骨折、钢板断裂,经再次手术后骨愈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伤口无红肿、流脓等症状,二期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白细胞计数[(5.70±1.57)、(5.65±1.58)×109/L]、CRP[(7.56±2.57)、(7.25±3.83)mg/L]、ESR[(9.64±2.90)、(10.55±5.23)mm/h]均较一期术前[(8.24±2.18)×109/L、(49.54±19.56)mg/L、(42.68±13.77)mm/h]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期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膜诱导技术分期治疗成人四肢长骨慢性血源性骨髓炎能够有效控制感染,实现骨缺损修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骨髓炎 骨缺损 膜诱导技术 成人 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皮瓣加3D打印微孔钛(钽)假体治疗下肢软组织缺损伴大段骨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2例足背软组织大面积缺损伴大段跖骨骨缺损,4例小腿软组织缺损伴大段胫骨骨缺损的患者,软组织缺损面积5.0 cm×8.0 cm~15.0 cm×10.0 cm,骨缺损长度3.8~7.0(平均5.75) cm。一期先用万古霉素骨水泥填充跖骨骨缺损或胫骨骨缺损,同时2例足部采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ALTF)修复软组织缺损,4例小腿采用局部筋膜皮瓣转位修复,皮瓣大小6.0 cm×8.5 cm~16.0 cm×11.0 cm。术后2~7个月,采用个体化设计的微孔假体(微孔钛5例、微孔钽1例)修复骨缺损。术后观察伤口愈合情况、跖骨及胫骨骨断端与3D打印微孔钛(钽)假体骨整合情况及行走情况。随访6~25(平均12.7)个月。结果5例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术后2个月开始站立,3个月开始扶拐行走,5~6个月脱拐行走;骨整合良好;1例糖尿病患者术后3个月足部伤口感染,微孔钛假体取出并更换万古霉素骨水泥后,伤口愈合,恢复行走。结论皮瓣加3D打印微孔钛(钽)假体治疗下肢软组织缺损伴大段骨缺损,是一种有效的、促进患者更早下地的方法,其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如何降低假体感染率需要进一步探索。

  • 标签: 外科皮瓣 假体 3D打印微孔钛(钽) 下肢 软组织缺损 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在胫前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创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至2021年2月,应用数字化技术辅助设计胫前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创面9例,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19~63岁,平均33岁。软组织缺损面积2.0 cm×1.5 cm~4.0 cm×3.0 cm,均伴有骨骼或肌腱外露。术前行双下肢CTA检查并应用Mimics 20.0软件进行三维建模,根据创面大小和形状用软件设计胫前动脉穿支皮瓣并模拟切取。术中按设计切取皮瓣修复创面,皮瓣切取面积2.5 cm×2.0 cm~4.5 cm×3.5 cm。术后观察皮瓣成活并评估肢体恢复情况,采用上肢功能评分表(DASH)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所有皮瓣均顺利切取,供区均直接缝合。术后皮瓣完全成活8例,静脉危象1例,探查并重新吻合后部分坏死。术后随访6~21个月,平均13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肢DASH评分2~15分,平均6.4分;供区轻度瘢痕增生1例,感觉无异常。结论数字化技术可精确定位穿支血管,实现胫前动脉穿支皮瓣的个体化设计,适用于手部中小创面的修复,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胫前动脉穿支皮瓣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手外伤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旋肩胛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腋窝瘢痕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采用旋肩胛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腋窝瘢痕松解后软件组织缺损7例,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23~38岁,平均27.7岁。依据Kurtzman和Stern腋窝瘢痕挛缩分型,1a型1例,1b型1例,2型2例,3型3例;术前肩关节外展角度40°~85°,平均63.7°。所有患者行瘢痕松解加旋肩胛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转移修复术。所有皮瓣均按穿支螺旋桨方式顺利切取,供区均直接缝合。瘢痕松解后创面大小5.0 cm×7.0 cm~11.0 cm×9.0 cm,皮瓣大小16.0 cm×7.0 cm~24.0 cm×9.0 cm。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和供、受区并发症;门诊随访肩关节外展功能和供、受区情况。结果术后皮瓣均完全成活,1例并发末端青紫。术后随访6~23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质地、外形良好;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外展角度90°~120°,平均107°;供区轻度瘢痕增生2例。结论旋肩胛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是一种修复腋窝瘢痕的良好方法。

  • 标签: 螺旋桨皮瓣 旋肩胛动脉穿支皮瓣 腋窝 瘢痕挛缩 软组织缺损 修复
  • 作者: 徐晓燕 徐永清 江珉 何晓清 石健 周智 李霞 白艳 徐兰 杨曦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昆明 650032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护理部,昆明 650032,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昆明 650032,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护理部,昆明 650032,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烧伤整形科,昆明 650032,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昆明 650032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烧伤整形科,昆明 650032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小腿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儿童足踝部创面的护理效果。方法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收治33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儿童患者行小腿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重建,采用医护一体化围手术期管理;强化夜间体位管理;遵循"观察-记录-判断-处置"的原则进行皮瓣血运护理。根据穿支螺旋桨皮瓣血运障碍发生的特点,统一观察顺序先看颜色,再观察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最后看皮瓣张力及测皮温。制定皮瓣血液循环量化评分表,每次观察进行量化打分以判断皮瓣血运并采取相应的处置。出院后均接受门诊随访,采用Thankappan皮瓣外观满意度评分评价。结果1例患者术后第3天夜间体位管理缺失,皮瓣Ⅱ度肿胀,静脉回流受阻;术后24 h内,5例皮瓣血运量化得分在1~4分,表现为大、小桨颜色由红润转变为暗红,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少于2 s,经处置后48 h,3例得分由4分降至2分,2例得分无变化。4例评分5~7分,其中3例大、小桨颜色紫红,毛细血管充盈少于1 s,轻度肿胀,皮温31 ℃~32 ℃;1例蒂部暗红,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少于1 s,中度肿胀,皮温31 ℃~32 ℃,边缘无渗血。经处理,2例好转评分下降至4分;1例循环无变化,评分6分;1例循环障碍加重,评分大于8分。9例循环障碍的皮瓣处置后6例成活,3例坏死,经手术探查后皮瓣仍坏死,二期行股前外侧皮瓣(ALTF)游离移植后创面愈合。最终33例皮瓣成活30例,坏死3例,成活率为90.9%。患儿均获随访,时间6~24(10.2±4.3)个月,皮瓣质地好,小腿外形良好,下肢运动功能满意。末次随访结果优20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为90.9%。结论应用小腿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儿童足踝部创面,围手术期护理重点与成人有差别。对此类患儿采用围手术期医护一体化管理,加强薄弱环节的体位管理,遵循"观察-记录-判断-处置"程序进行皮瓣血运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螺旋桨皮瓣 穿支皮瓣 小腿 足踝部创面 儿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基于CTA的精准皮瓣外科理念及方法,并探讨其初步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基于CTA精准皮瓣外科的基本理论为以CTA高通量数据为基础,全面评估创面和潜在供区,选择适合创面修复的最佳方案。回顾性收集2014年8月至2018年12月基于CTA的精准皮瓣外科理念指导下治疗的177例患者资料,其中男131例,女46例;年龄平均39.5岁(范围7~72岁)。组织缺损部位分别是:足踝部74例,手腕部64例,小腿15例,前臂及上臂11例,大腿及会阴区7例,面颈部5例,腹部1例。创面面积2 cm×1 cm~65 cm×50 cm。按照基于CTA精准皮瓣外科的技术方法评价受区和供区,选择最佳皮瓣修复创面。记录术中观察和术后随访结果、包括皮瓣类型、结果及并发症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英国医学研究会感觉评定标准、血液循环评价指标等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所有创面均按CTA精准皮瓣外科理念选择最佳皮瓣并顺利完成设计和切取。共切取皮瓣181块,其中游离皮瓣125例,带蒂皮瓣56例。皮瓣面积为4 cm×3 cm~40 cm×8 cm。术后165例完全成活,7例完全坏死,9例部分坏死;皮瓣成活共174例。术后随访平均9.2个月(范围6~60个月)。术后臃肿53例,余并发症7例。末次随访,仅6例受区有轻度疼痛,VAS评分为1~3分。皮瓣感觉均有部分恢复,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感觉评定标准,S2级68例,S3级106例。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的血液循环评价指标,优171例,良3例。结论基于CTA的精准皮瓣外科理念能有效指导皮瓣外科手术,实现创面的精准修复。

  • 标签: 外科皮瓣 软组织损伤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 精准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间后动脉螺旋桨皮瓣修复腕背和手背部创面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3月至2019年12月,采用骨间后动脉螺旋桨皮瓣修复腕和手背部创面9例,其中手背缺损6例,腕背缺损3例。软组织缺损面积:6 cm×4 cm~3 cm×3 cm;合并掌骨骨折3例,指骨骨折1例,肌腱断裂1例。根据创面大小及形状设计骨间后动脉螺旋桨皮瓣,转移修复软组织缺损创面,皮瓣大小:20 cm×5 cm~12 cm×3 cm,术中记录骨间后动脉螺旋桨皮瓣皮瓣大小并总结手术特点;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和供区、受区并发症,并进行随访。结果9例皮瓣均顺利切取,供区均直接缝合。术后皮瓣完全成活8例,末端部分坏死1例;并发伤口感染1例。术后随访6~31个月,平均14个月,皮瓣质地、外形良好;末次上肢功能(DASH)评分3~18分,平均9.3分;供区轻度瘢痕增生2例,皮瓣边缘轻度瘢痕增生1例。结论骨间后动脉螺旋桨皮瓣可能是一种修复腕背和手背部中、小创面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骨间后动脉 螺旋桨皮瓣 腕部 软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腓动脉低位穿支螺旋桨皮瓣转位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医院收治的28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13~69岁[(33.8±13.7)岁]。软组织缺损面积为5 cm×2 cm~18 cm×12 cm,皮瓣切取面积为12 cm×4 cm~24 cm×10 cm。根据创面条件分别采用急诊清创、腓动脉低位穿支螺旋桨皮瓣移植修复或清创后Ⅱ期皮瓣移植修复。观察皮瓣成活情况,以及受区、供区创面愈合情况及并发症情况;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估患肢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Thankappan皮瓣外观满意度评分评价皮瓣外观。结果患者均获随访2~40个月[(17.4±5.9)个月]。皮瓣全部成活。创面均愈合,转位皮瓣色泽接近受区皮肤、外形可,均未行皮瓣修薄手术。术后1周内3例皮瓣供区出现切口两侧麻木,术后2个月左右自行恢复正常,1年后所有皮瓣恢复部分浅痛觉。无患肢血运障碍、筋膜间隔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AOFAS踝-后足评分为56~95分[(82.3±15.2)分],显著高于术前的17~68分[(35.7±13.4)分](P<0.01),其中优21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93%。末次随访时Thankappan皮瓣外观满意度评分为4~10分[(7.6±2.9)分],其中优6例,良15例,可7例,优良率为75%。结论腓动脉低位穿支螺旋桨皮瓣转位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皮瓣血运可靠,成活率高,能较好地恢复患肢的外观和功能。

  • 标签: 足损伤 软组织损伤 穿支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膜诱导技术结合内固定分期治疗股骨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收治的21例股骨感染性骨不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18~57岁[(38.9±6.7)岁]。病程7~78个月[(27.1±11.4)个月]。均采用膜诱导技术分两期进行手术:Ⅰ期去除原固定物并彻底清创,清创后骨缺损长度5~15 cm[(7.4±1.9)cm],放置抗生素骨水泥,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Ⅱ期去除抗生素骨水泥,植骨重建骨缺损,采用髓内钉和(或)LCP固定断端。评估Ⅰ期和末次随访时感染控制[包括患肢伤口情况及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骨缺损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根据Paley感染性骨缺损骨愈合评分标准评价骨愈合情况,通过膝关节活动度评价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23~43个月[(31.9±6.7)个月]。Ⅰ期术后4例出现感染复发,予以重复清创后伤口愈合。Ⅱ期术后末次随访伤口无感染表现,白细胞计数[(6.1±1.8)×109/L]、CRP[(10.1±3.1)mg/L]及ESR[(10.2±3.4)mm/h]较术前[分别为(15.0±4.8)×109/L、(69.8±14.8)mg/L、(66.2±13.2)mm/h]显著降低(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43%,除4例Ⅰ期术后感染复发外,3例髂后上棘处取骨处伤口感染,经换药后愈合;2例肢体短缩,分别为4 cm和3 cm。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6~16个月[(8.8±2.7)个月]。末次随访时Paley感染性骨缺损骨愈合评分标准:优19例,良2例;膝关节屈曲活动度为90.0°(61.5°,120.0°),较术前的30.0°(15.0°,110.0°)显著提高(P<0.05)。结论膜诱导技术结合内固定分期治疗股骨感染性骨不连可有效控制感染,实现骨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 标签: 股骨骨折 骨折,不愈合 内固定器 骨髓炎 膜诱导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膜诱导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足部复合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4年2月至2018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收治的7例足部复合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20~73岁[(38.9±16.3)岁]。前足复合缺损5例,中足1例,后足1例。跖骨缺损9块,内侧楔骨缺损1块,跟骨缺损1块。创面缺损面积为6 cm×5 cm~70 cm×35 cm。Ⅰ期行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万古霉素骨水泥植入。观察皮瓣成活、并发症情况。Ⅱ期行骨水泥取出,诱导膜内植骨。观察植骨间隔时间、骨愈合时间。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22~54个月[(33.8±9.7)个月]。Ⅰ期术后7例皮瓣均成活,皮瓣臃肿3例;1例后足跟骨复合缺损术后反复感染,予以清创处理。Ⅱ期植骨6例,植骨间隔时间2~4个月[(2.8±0.9)个月];骨愈合时间3~7个月[(4.7±1.2)个月]。末次随访时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为63~92分[(82.1±8.7)分],与术前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优1例,良5例,中1例。术后1块跖骨骨不连,其余8块植骨均顺利愈合。结论膜诱导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是修复足部复合缺损的有效方法,能较好地修复软组织和骨缺损,恢复良好的行走功能。

  • 标签: 外科皮瓣 足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膜诱导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检查结合三维重建辅助设计腓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收治的15例手外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19~51岁[(27.8±8.1)岁]。患者均为手部软组织缺损合并骨骼或肌腱外露,缺损范围2.0 cm×1.0 cm~6.0 cm×4.0 cm。患者术前均行腹主动脉至足背动脉CTA检查,并使用Mimics 20.0软件三维重建下肢骨骼、血管、皮肤等组织,精确测量腓浅动脉穿支血管定位点、血管直径及血管长度,然后根据创面大小和形状设计皮瓣,并使用软件模拟皮瓣切取操作。术中按设计切取腓浅动脉穿支皮瓣并移植修复创面。术中测量穿支血管定位点、直径和长度等指标,并与术前建模测量进行比较。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观察皮瓣存活及供区愈合情况。术前及术后3个月,按照中华医学会上肢功能评定标准评价患肢功能。术后3个月,观察供区外观、感觉和活动情况。结果基于重建的三维模型,可在术前明确腓浅动脉穿支来源及走行,建模所得穿支血管定位点、直径和长度与术中实际测量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随访6~20个月[(12.2±3.8)个月]。手术时间为50~125 min[(91.2±10.4)min],术中出血量为150~450 ml[(364.1±44.7)ml]。术后2例皮瓣出现部分表皮坏死,换药后逐渐愈合,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供区均可直接缝合,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3个月,中华医学会上肢功能评定标准评分为(76.4±9.7)分,高于术前的(48.2±10.1)分(P<0.05),其中优8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3%。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供区轻微瘢痕生长,足背及供区皮肤感觉无明显异常,行走步态正常。结论CTA检查结合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可精确定位穿支血管,实现腓浅动脉穿支皮瓣的个体化、精准化设计,辅助快速准确切取皮瓣,从而促进手部创面愈合及功能恢复。

  • 标签: 手损伤 血管造影术 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穿支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臀部不同部位压疮的治疗方法。方法自2005年5月至2020年3月,收治157例(170处)臀部不同部位压疮患者,其中骶尾部82处,坐骨结节52处,股骨大转子(无髋关节外露)24处,股骨大转子压疮同时合并髋关节外露12处。根据臀部不同部位的压疮,采用:①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骶尾部71例71处;②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10例10处、修复坐骨结节压疮36例42处;③阔筋膜张肌皮瓣修复股骨大转子压疮24例24处、骶尾部压疮1例1处;④股薄肌肌皮瓣修复坐骨结节压疮2例2处;⑤髋关节离断治疗大转子压疮同时合并髋关节外露10例12处;⑥单纯插入式VSD治疗坐骨结节压疮8例8处。压疮面积5.0 cm×8.0 cm~15.0 cm×30.0 cm,皮瓣面积10.0 cm×12.0 cm~17.0 cm×32.0 cm。随访主要采用门诊和微信两种方式。结果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阔筋膜张肌皮瓣、股薄肌肌皮瓣及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坐骨结节压疮皮瓣全部成活;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骶尾部压疮10块有4块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采用皮瓣修复患者共139例,136例压疮愈合,1例骶尾部压疮和1例股骨大转子压疮患者因年龄大,长期低蛋白血症及贫血致压疮长期不愈合,1例坐骨结节压疮因骨髓炎伤口不愈合。髋关节离断治疗股骨大转子压疮同时合并髋关节外露10例和单纯插入式VSD治疗坐骨结节压疮8例,全部愈合。术后随访0.5~15.0年,平均7.5年,除3例压疮未愈合外,其余154例压疮愈合,无复发。结论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切取简单,是修复骶尾部压疮较好的方法;阔筋膜张肌皮瓣血供可靠,切取简单,是修复股骨大转子压疮的较好方法;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或V-Y推进修复坐骨结节压疮,简单有效;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骶尾部压疮,皮瓣远端容易部分坏死,不推荐使用。股骨大转子压疮同时合并髋关节外露时,可以采取髋关节离断。对于坐骨结节压疮,如果创口较小,而内部残腔很大,可以单纯插入式VSD治疗。

  • 标签: 臀部 压疮 臂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阔筋膜张肌皮瓣 股薄肌肌皮瓣 负压引流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股前外侧Flow-through皮瓣修复四肢合并血管损伤的软组织缺损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2016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9例上肢、28例下肢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股前外侧Flow-through皮瓣进行创面修复重建,术后护理给予绝对卧床,注重体位护理;使用无光式两用保暖烤灯进行皮瓣保温保暖;手术后7 d内强化夜间护理;应用"四步一字口诀法"严密观察皮瓣血运,并使用"数字记分式"护理记录单记录血运情况,以及时发现血管危象;采用微视频进行功能锻炼指导,防止肢体功能丧失。出院后通过微信的方式进行随访。结果术后3例发生动脉危象,探查后完全坏死1例,部分坏死1例,其余皮瓣完全成活,质地及色泽良好,成活率89.36%。伤口感染1例,伤口裂开2例,供区发生局部感染并发症1例。40例获得6个月以上的随访,皮瓣色泽、轮廓和质地评分分别为(9.1±0.3)分、(8.8±0.4)分和(9.2±0.2)分。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13例,良4例,差2例,优良率89.47%;下肢功能根据临床下肢评分(LEM)标准评定:优19例,良5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5.71%。结论应用股前外侧Flow-through皮瓣修复重建四肢合并血管损伤的软组织缺损,术后加强护理,尤其夜间。局部保温保暖,定时严密观察皮瓣血运,并加强早期康复锻炼,是保证皮瓣手术成功的重要原因。

  • 标签: 血流桥接皮瓣 修复重建 四肢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假体清创结合抗生素骨水泥间质体填充及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辅助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2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病历资料,男女各6例;平均年龄(60±9)岁。所有患者均行膝关节彻底清创,取出聚乙烯衬垫,使用万古霉素骨水泥间质体填充,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术后生理盐水持续冲洗1周为一周期,待感染控制后取出间质体更换同种型号衬垫并关闭术口。术后使用万古霉素稀释后关节腔注射,并复查白细胞、降钙素原、血沉、C-反应蛋白检测感染控制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估患者症状改善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过3~4周治疗,术口均甲级愈合,复查白细胞、降钙素原、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逐渐恢复正常。出院后患者均获得12~60个月随访,平均(30.1±17.8)个月。患者均无感染复发或新的感染,术后3月VAS评分及HSS评分[VAS评分(1.1±1.0)分;HSS评分(87.3±5.4)分]与治疗前相比[VAS评分(5.5±1.4)分;HSS评分(43.0±16.2)分]相比明显改善(t=8.713,P <0.05; t=8.970,P <0.05)。结论保留假体清创结合抗生素骨水泥间质体填充及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中能够有效控制感染且保留良好的关节功能。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感染 清创术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具有血管恒定、管径粗、可切取的组织量大、供区隐蔽、损伤小和可直接闭合等优点,已成为乳房重建或整形的首选皮瓣,广泛应用于乳房再造。经改良与发展,也较多应用于头颈部、躯干和四肢等部位创面的修复和器官再造,是几个最常用的穿支皮瓣之一。然而,有关DIEP的应用方面有些观点不一,亟待一份专家指导意见。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和《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部组织专家讨论DIEP的应用解剖、适应证、应用设计类型、手术方法、优点和缺点、术后主要并发症、预防措施,以及术后护理与康复,形成DIEP专家共识。

  • 标签: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腘动脉分支变异率及相关解剖学参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8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205例(387肢)患者的术前下肢血管CT成像(CTA)资料,其中男153例、女52例,年龄12~79岁;双下肢182例、单侧下肢23例,左侧195肢、右侧192肢。通过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小腿动脉图像,观察腘动脉分支的解剖变异形态,根据Kim-Lippert分型统计腘动脉分支解剖变异Kim Ⅲ型及其各亚型变异率;测量变异分支动脉的相关解剖学参数,包括变异动脉分支起始处外径、分支末端外径、分支动脉长度、分支动脉缺失处至踝关节水平长度等,并与腘动脉正常分支比较。结果205例患者中有33例(43肢)发生腘动脉分支变异:Kim ⅢA型变异发生率4.1% (16/387肢) ;ⅢB型变异发生率3.4%(13/387肢);ⅢC型变异发生率0.26%(1/387肢);ⅢD型变异发生率1.8%(7/387肢);特殊类型变异5例6肢(6/387,1.6%),主要表现为胫前或胫后动脉未缺失,腓动脉增粗替代形成足背或足底动脉。28例(37肢)腘动脉分支KimⅢ型解剖变异于小腿中下1/3处发生缺失,变异的主干动脉分支均为不完全缺失,胫后动脉(ⅢA型)、胫前动脉(ⅢB型)、腓动脉(ⅢA型)变异分支长度分别为(176.8±51.2)、(187.9±73.7)、(153.4±58.5)mm;其管径(起始处外径、分支末端外径)均较正常腘动脉分支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腘动脉分支存在广泛的解剖变异模式,其总变异率为11.1%,术前通过下肢CTA可准确判断腘动脉分支解剖形态,为降低临床下肢手术的风险提供解剖学依据。

  • 标签: 腘动脉 遗传变异 血管造影术 成像,三维,计算机辅助 临床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