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编制适用于我国重点职业人群的职业紧张测量核心量表,并检验其信度与效度。方法通过文献查阅、深度访谈、专家评议等形成初始量表条目池;分别于2018年7—10月、2019年8—10月,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江苏、山东、浙江、湖南、广东和湖北等10个省份,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制造业工人、医务人员、交通警察、空乘人员、交通运输业工人作为调查人群,以参与调查当日职业健康检查或机构内部体检的在岗员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0 981份(2018、2019年分别为3 703、17 278份)。采用项目区分度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等对条目池进行筛选,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分别以职业倦怠、抑郁症状和ERI模式职业紧张为校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量表的校标效度与聚合效度,同时采用Cronbach′s α系数评价量表信度。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提取社会支持、组织与回报、要求与付出、自主性4个维度,共计17个条目,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06%,各条目因子载荷系数为0.447~0.918。验证性因素分析上述四个因子模型拟合度较好,拟合优度指数、比较拟合指数、近似误差均方根分别为0.904、0.912和0.079。量表总分与职业倦怠、抑郁症状及付出-回报失衡模式职业紧张得分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357~0.567,P值均<0.05)。总量表及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772~0.896。结论职业紧张测量核心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作为我国重点职业人群的职业紧张测量评估工具。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NA甲基化与职业性噪声听力损失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从2006年建立的某钢铁厂噪声作业工人研究队列中,选择职业性噪声暴露听力损失病例为病例组,职业性噪声暴露听力正常人群为对照组。共纳入60例调查对象,其中病例组和对照组各30例。应用850K全基因组DNA甲基化芯片技术检测甲基化水平,采用R包champ进行差异甲基化位点(DMP)的显著性检验,采用R包champ的Bumphunter算法,进行差异甲基化区域(DMR)分析。采用clusterProfiler对基因列表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吸烟情况、饮酒情况、高血压情况、体育锻炼和累积噪声暴露量方面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DMP和DMR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和对照组中检测了713875个位点,差异显著的甲基化位点439个,占比0.06%;检测了650个区域,差异显著的甲基化区域72个,占比11.08%。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在中枢神经系统投射神经元轴突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发育、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轴索发生和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分化4个通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和对照组在鞘脂代谢、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通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职业性噪声听力损失的发生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投射神经元轴突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发育、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轴索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分化、鞘脂代谢、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等通路相关的基因表达调控或代谢有关的基因甲基化状态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野外采气作业人员睡眠质量及其与职业应激的关系。方法于2018年10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采气油田1 726名野外作业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职业应激测量工具、工作内容问卷等,评价作业人员的个体特征、职业应激因素、应激调节因素、应激反应及其睡眠质量、社会支持和应对策略情况。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睡眠质量与职业应激的相关分析采用Sperman秩相关,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不同岗位、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工龄、吸烟与饮酒情况的作业人员睡眠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工作班制的作业人员睡眠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睡眠质量评分与工作满意感、回报、工作稳定性、提升机会、正性情感、尊重、自尊感、控制策略、支持策略和自我效能评分均呈负相关(rs=-0.361、-0.311、-0.238、-0.261、-0.248、-0.212、-0.139、-0.188、-0.152、-0.226,P<0.01),与社会支持、付出、每日紧张感、负性情感、工作单调性和抑郁症状的评分均呈正相关(rs=0.312、0.279、0.547、0.493、0.429、0.599,P<0.01)。与睡眠质量评分高组比较,睡眠质量评分中、低组的付出、工作单调性、每日紧张感、社会支持、抑郁症状、负性情感评分均较低,尊重、回报、工作满意感、正性情感、自我效能、工作稳定性、提升机会、控制策略和支持策略评分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症状多发、每日紧张感高、高负性情感、工作单调性高是发生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OR=3.417、2.659、2.913、1.543)。结论野外采气作业人员的抑郁症状、每日紧张感和负性情感对睡眠质量有较大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野外采气作业人员社会支持水平及其与职业应激的关系。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于2018年10月对某采气油田1 726名野外采气作业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收集野外采气作业人员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个体因素、社会支持水平以及职业应激相关因素资料。采用Sperman秩相关分析社会支持与职业应激的关系,比较不同社会支持评分组间的职业应激相关因素水平。结果野外采气作业人员社会支持评分的中位数和第25、75百分位数为24.00(19.00,28.00),不同工作岗位、工作班制作业人员社会支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社会支持评分与付出、每日紧张感、负性情绪、工作单调性等均呈正相关(P<0.05),与工作满意感、回报、工作稳定性、提升机会等均呈负相关(P<0.05)。社会支持评分高组作业人员的付出、工作单调性、睡眠障碍和每日紧张感等评分高于其他两组(P<0.01),社会支持评分低组的回报、自我效能、正性情感和工作满意感等评分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对缓解野外采气作业人员的职业应激,保护其心理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野外气田作业人员抑郁症状发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年10月,采取整群抽样法对1 726名某采气油田野外气田作业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问卷对调查对象的个体特征、抑郁症状、职业应激因素、应激调节因素等进行评价,分析调查对象抑郁症状和职业应激因素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对象抑郁症状评分为12(7.00,19.00)分。相关分析表明,抑郁症状评分与睡眠障碍(r=0.598)、付出(r=0.186)、每日紧张感(r=0.478)、负性情感(r=0.565)、社会支持(r=0.446)和工作单调性(r=0.484)呈正相关(P<0.01),与回报(r=-0.386)、工作稳定性(r=-0.294)、提升机会(r=-0.258)、正性情感(r=-0.310)、自我效能(r=-0.312)、控制策略(r=-0.268)、支持策略(r=-0.209)和工作满意感(r=-0.398)呈负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睡眠障碍、高负性情感、低同事支持、低家庭支持、高工作单调和高每日紧张感是野外气田作业人员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OR=3.423,95%CI:2.644~4.397;OR=2.847,95%CI:2.200~3.683;OR=1.646,95%CI:1.215~2.116;OR=1.496,95%CI:1.164~1.923;OR=1.578,95%CI:1.227~2.303;OR=1.903,95%CI:1.480~2.440;P<0.01);工作稳定性好、高自我效能和高工作满意感是野外气田作业人员抑郁症状保护因素(OR=0.752,95%CI:0.591~0.958;OR=0.590,95%CI:0.465~0.749;OR=0.718,95%CI:0.516~0.999;P<0.05)。结论职业应激因素对野外气田作业人员的抑郁症状发生有较大影响,提升工作稳定性、自我效能和工作满意感可预防其抑郁症状发生。
简介:摘要职业紧张是工业化国家主要的职业卫生问题之一,欧洲、美国、日本等已经将其纳入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预防控制范围,职业紧张也已经成为影响我国职业人群身心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过去30年,我国在职业紧张方面开展了很多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在职业紧张理论研究、测量工具研制、研究内容和方法、法规与标准制定以及预防控制实践方面与工业化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本期重点号报道了适用于我国职业人群的职业紧张测量核心量表以及制造业工人和医务人员两个人群的量表评分常模研究,和积极心理学变量与职业紧张关系以及其在职业紧张与健康结局关系中作用的研究等。
简介:摘要目的研制适用于我国制造业工人和医务人员的职业紧张测量核心量表(COSS)得分常模。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制造业高度聚集区域7个省会市20家制造业企业和全国东、中、西部地区4个省会市19家医院分别抽取制造业工人(10 316名)和医务人员(5 031名)作为常模样本。通过问卷收集职业紧张相关信息,并建立不同人口学特征对象的均数常模、百分位常模、T分值常模,同时采用正态分布法,以COSS总分的x¯+0.5s、x¯+s、x¯+1.5s作为职业紧张程度划分标准。结果制造业工人、医务人员COSS总分分别为(45.48±8.16)、(45.71±8.46)分,P50对应的总分均为46,T分常模范围分别为(15~92)、(16~91)分。当制造业工人COSS总分<50、50~53、54~57、>57分时,医务人员COSS总分<50、50~54、55~58、>58分时,分别判定为无职业紧张和轻度、中度、重度职业紧张水平。结论本常模符合我国国情及心理学测量要求,操作简便、易行,为制造业工人和医务人员心理健康促进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简介:摘要目的依据GBZ/T298-2017《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的评估方法对某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生产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探讨定性评估法和半定量评估综合指数法的适用性。方法于2017年7月至8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河南省某DEHP生产企业为对象,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工作场所环境监测,依据GBZ/T 298-2017《工作场所化学毒物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中的定性评估法、半定量评估综合指数法对其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分析比较两种风险模型评估结果异同。结果该企业采用定性评估法、半定量评估综合指数法的职业健康风险等级结果分别为4级(高风险)、2级(可忽略风险)。结论半定量评估综合指数法可更全面、准确的评估DEHP生产企业引起的职业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