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重症肺炎临床特征及病原学分布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4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45例肺炎患者,根据是否满足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分为重症组(n=63)和轻症组(n=8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同时在完善FilmArray检测的患者中探讨其在重症肺炎中的作用。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重症组患者年龄为(72.67±1.71)岁,男性占84.1%,中位住院时间为16 d,9例发生院内死亡,多表现为发热、气促及意识改变,且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慢性肾病、肿瘤病史。与轻症组相比,重症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偏高,而CD3+、CD4+、CD8+细胞计数偏低(均P<0.05)。重症组FilmArray检测阳性率为81%,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占50%,显著高于传统培养。重症组检测出的前四位致病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高于轻症组(P<0.05)。重症组患者检测出耐药基因,显著高于轻症组(70.7% vs. 17.5%,P<0.05)。结论重症肺炎以老年男性多见,基础疾病多、免疫力差。FilmArray检测阳性率高、能同时检出多种病原体,在重症肺炎快速诊断中具有一定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不同的临床检验方法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进行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与研究,并探讨两种检验方法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过程中的意义以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的1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血清抗MP-IgM法和冷凝集试验方法进行临床检验,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各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100例临床诊断为MP感染的患儿中,血清抗MP-IgM检测阳性17例,阳性率为17%,冷凝集试验方法检测阳性为13例,阳性率为13%。血清抗MP-IgM敏感性89%,特异性95.1%;冷凝集试验敏感性85.6%,特异性9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MP-IgM检测,方法简便准确,较冷凝集试验更为敏感,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检验方法,尤其结合冷凝集试验方法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率。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0例耐药结核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法进行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利奈唑胺进行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痰抗酸染色涂片阴转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病灶吸收、空洞闭合、抗酸染色涂片阴性、痰结核分枝杆菌阴性及痰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阴性情况。结果 30例患者中, 其中20例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15例患者治疗后复查胸CT肺部病灶有吸收好转, 空洞缩小;12例患者空洞闭合。30例痰涂片阳性患者中有20例患者痰抗酸染色涂片阴转, 阴转时间为30~210 d。20例患者痰培养阴转, 阴转时间为31~202 d。治疗过程中出现1例肝功损害, 1例末梢神经炎, 1例视力下降, 停药后症状均改善。观察组症状改善15例、病灶吸收11例、空洞闭合10例、抗酸染色涂片阴性15例、痰结核分枝杆菌阴性15例、痰定量PCR阴性15例均多于对照组的5、5、2、5、5、6例,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判断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的应用质量。方法 选50例2019年9月-2020年9月入院就诊并配合治疗的SAH后CVS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作为本研究对照分析的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尼莫地平治疗,另做重点研究的25例研究组患者使用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收缩峰流速(MCA V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 6(IL-6)水平。结果 治疗有效率对比,研究组高,治疗后研究组MCA Vp、IL-6、TNF-α水平均低对照组(P<0.05)。结论 SAH后CVS患者治疗中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效果明显好于单独使用尼莫地平,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速度更快,且治疗后动脉收缩峰的流动速度更稳定,且炎性反应有明显轻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