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0月在我医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12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疼痛、产后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宫缩持续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首次排尿时间及泌乳始动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产妇切口疼痛评分比较的时点效应(F=167.700)、组间效应(F=54.070)、交互效应(F=3.05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产妇术后6h的切口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h、术后24h、术后48h的切口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实施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可减轻剖宫产产妇的切口疼痛,改善胃肠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

  • 标签: 中医护理 产后 快速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护理干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康复的影响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并将其平均分为45例观察组和45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神经根型颈椎病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的预防效果。方法将 2017年 1月至 8月收治的 60例脑卒中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我院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月收治的 60例脑卒中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情况以及上肢功能等。结果 观察组干预 3个月后的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肩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干预 3个月后的肌张力 Ashworth评分低于对照组,上肢简化 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8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情况以及上肢功能等。结果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的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肩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的肌张力Ashworth评分低于对照组,上肢简化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预防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改善上肢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在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产妇70例(2022年5月至2023年10月),随机分为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的观察组(35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5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盆底肌力恢复率高,P<0.05。结论: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中应用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 标签: 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 产妇 产后盆底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在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产妇70例(2022年5月至2023年10月),随机分为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的观察组(35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5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盆底肌力恢复率高,P<0.05。结论: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中应用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 标签: 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 产妇 产后盆底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主要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实施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说明。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急诊科室救治的胸痛患者88例进行分析与探讨,时间为2021年9月份至2022年10月份,对88例患者根据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两组,采用传统急诊护理流程的44例定名为参照组,采用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的44例定名为研讨组,对两组患者的开始治疗时间、抢救时间、出院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抢救时间、出院时间差距显著,研讨组用时更短,且患者抢救成功率90.91%高于参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72.73%,P<0.05有研究价值。结论: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实施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抢救时间、出院时间,同时还能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值的运用。

  • 标签: 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 开始治疗时间 抢救时间 出院时间 抢救成功率
  • 作者: 刘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8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江苏南京 211300
  • 简介:目的:探究脑卒中患者采取神经康复护理干预对其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1-2022.12时间区间内,本科室收治的脑卒中患者30例进行研究,采取电脑随机抽样方法予以分组,15例常规组(常规护理干预)、15例研究组(神经康复护理干预)。对比观察2组脑卒中患者的NDF(神经功能)评分、Fugl-Meyer评分(运动功能)、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NDF评分低于常规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比常规组高(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采取神经康复护理干预效果理想,不仅可以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改善,而且可以提升患者运动功能,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实践中应用。

  • 标签: 神经康复护理;脑卒中;功能恢复;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产后脏器脱垂与尿失禁改善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在2022年11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80例产妇进行研究,经随机数字表法拆分成纳入40例产妇的对照组、收入40例产妇的观察组,前者提供常规护理,后者提供盆底康复护理,对双方脏器脱垂与尿失禁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0级4例、Ⅰ级4例、Ⅱ级10例、Ⅲ级2例、Ⅳ级30例,观察组0级32例、Ⅰ级4例、Ⅱ级4例、Ⅲ级6例、Ⅳ级4例,观察组患者脏器脱垂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观察组尿失禁分值明显在对照组之下(P<0.05)。结论:向出现脏器脱垂、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提供盆底康复护理,根据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类型与严重程度,对功能训练的形式进行设计,在患者功能改善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 标签: 脏器脱垂 尿失禁 盆底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电刺激和针灸对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效果。方法:从2021年7月到2022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产后腹直肌患者中选择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电刺激疗法和针灸方式,隔日1次,连续治疗10次;对照组采用腹部肌肉群练,每日1次,连续2周;测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直肌分离距离、腹围和治愈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腹直肌分离距离都有缩小,但是研究组缩短距离更多(P<0.05);研究组脐上围、脐围和脐下围均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结合电刺激疗法对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电刺激 针灸 腹直肌分离 疗效
  • 作者: 尹朱丹 钟琦 包倪荣 刘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ICU,南京 210029,南京鼓楼医院骨科,南京 210008,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骨科,南京 21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卫生技术干部训练中心,南京 210002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早期锻炼对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康复影响相关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及结论的可靠程度。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数据库,搜集肩袖修补术后早期锻炼相关的系统评价,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10月31日。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使用AMSTAR 2量表和GRADE系统分别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及证据质量等级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8篇系统评价,AMSTAR 2量表评价结果显示,3篇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为低,5篇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为极低。应用GRADE工具对51个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52.94%(27/51)为中等证据,21.57%(11/51)为低级证据,25.49%(13/51)为极低级证据,无证据质量显示为高级。结论目前证据显示,早期锻炼可促进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患者术后早期的关节活动度康复,同时也会一定程度地增加肩袖肌腱再撕裂的风险;在长期效果方面,早期锻炼与延迟锻炼方案相比并未见显著差异。但相关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和证据等级的可靠程度均较低,有待开展更多高质量的原始研究进一步证实结论。

  • 标签: 康复 肩袖修补术 早期锻炼 系统评价再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接受铥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根据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到2024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铥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的104例患者进行研究,参照组52例在围术期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研究组52例在围术期根据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术后恢复速度较参照组更快,并发症发生率较参照组更低,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铥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根据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铥激光前列腺剜除术 围手术期护理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术后恢复,并发症
  • 简介:摘要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骨溶解是所有骨肉瘤(传统型、髓内和骨膜骨肉瘤)的共同病理改变。但骨溶解的具体机制不明,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骨溶解是一个生理性骨重建被劫持利用及过度骨吸收的过程,破骨细胞作为人体内唯一具有骨吸收功能的细胞,在骨肉瘤骨溶解的病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破骨细胞即可通过分泌高浓度的酸性物质和胶原酶主导骨溶解,也可通过与骨肉瘤细胞相互作用协同介导骨肉瘤骨溶解的发生和发展。同时,骨溶解是骨肉瘤病理过程的关键部分,可促进骨肉瘤的发生和发展并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抑制骨溶解对打破此循环进而抑制骨肉瘤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骨肉瘤细胞与破骨细胞间的具体调控机制以及骨肉瘤的其他细胞是否也参与了该病理学过程仍不清楚。目前治疗骨肉瘤骨溶解的药物主要有双膦酸盐、小分子抑制剂和天然化合物等,但其疗效及机制尚未明确,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既往对肿瘤性骨溶解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转移性骨肿瘤,而近年来针对骨肉瘤骨溶解的研究获得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对破骨细胞和骨肉瘤细胞在肿瘤介导的骨溶解中的作用机制以及这两类细胞作为治疗靶点的药物治疗现状进行综述和分析,更深刻地理解骨溶解在骨肉瘤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有利于为骨肉瘤相关骨溶解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方向。

  • 标签:
  • 简介:摘要肺动脉高压是一种进行性肺血管重构疾病,涉及血管壁的所有层,目前仍然无法治愈。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异常增殖和凋亡抵抗是血管重构的重要特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多种信号通路参与了肺动脉高压的血管重构过程,如Ras/MAPK、JAK/STAT、BMP/Smad等,确切的调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对促进肺血管重构的几个关键信号通路进行综述,为肺动脉高压病理机制的理解及防治提供参考。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血管重构 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麻二酚在皮肤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的180例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基础疾病的不同,将180例患者分为痤疮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组、银屑病组,各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3组分别分为痤疮A组与B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组与B组、银屑病A组与B组,每组30例。A组应用大麻二酚,B组应用皮肤科常规治疗方案。结果:痤疮A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组、银屑病A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痤疮B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B组、银屑病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麻二酚在痤疮、变应性接触性皮炎、银屑病等皮肤科常见皮肤病的临床治疗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大麻二酚 皮肤科 皮肤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在脑溢血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护理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脑溢血的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脑溢血 应用
  • 简介:摘要原发性骨肿瘤易发生血行转移,并且在转移后治疗效果欠佳,患者预后较差。循环肿瘤细胞(CTC)是从肿瘤原发灶或转移灶脱落并进入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在肿瘤早期即可出现,不仅可种植在远处器官形成转移灶,还可自我种植在原发灶导致肿瘤复发,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在大多数原发性骨肿瘤中,CTC与病灶内的肿瘤细胞相比具有异质性,从不同角度对CTC进行研究,可为原发性骨肿瘤早期诊断及治疗技术的研发提供依据。文章将对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CTC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及临床应用进行展望。

  • 标签: 肿瘤细胞,循环 骨肿瘤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食管癌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死率居中国癌症第4位。食管癌患者确诊时多为中晚期,这是因为本病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也无早期的特异性诊断方法。因此早期肿瘤筛查对本病诊断有关键作用。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肿瘤筛查方法是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它具有快速、微创、简便、可动态观测的特性。血清肿瘤标志物有许多项,其中CA125、CYFRA21-1、CA19-9、CEA、SSC-Ag为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因此本文就此5项标志物与早期食管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食管癌 早期诊断 血清 肿瘤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