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是较常见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不同患者临床过程、预后及对治疗的反应差异较大。AITL肿瘤微环境(TME)的细胞数量和成分可变,除肿瘤细胞外,还包括非肿瘤细胞和基质,如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巨噬细胞、肥大细胞等,以及丰富的细胞因子成分,其中,TILs是TME的关键成员,可能对AITL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AITL中TILs的主要构成与预后、不同TILs与治疗的关系及其研究方法等进行综述,总结AITL中TILs的特征并探讨其潜在的临床意义,以期寻找免疫治疗的新靶点,开辟AITL免疫药物治疗研发的新领域。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或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于2023年4月-2024年4月期间就诊于本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例数为70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这7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组,由其中35例接受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的患者组成常规组,由另外35例接受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的患者组成研究组,并设置两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情况以及血糖水平等指标作为评价标准。结果:低血糖发生情况的对比结果为,研究组患者的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血糖水平的测评结果可见,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较好(P<0.05)。结论: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应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进行治疗,这有助于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提升其血糖控制效果,临床疗效显著。
简介:摘要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在血液肿瘤尤其是淋巴瘤中取得了优异疗效,全球范围内已经有多个产品获批上市,我国也有两个靶向CD19靶点的产品获批用于治疗复发难治大B细胞淋巴瘤。目前使用CAR-T细胞的经验均来自于既往临床研究,如何规范、合理应用CAR-T细胞仍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问题。基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肿瘤内科的CAR-T细胞应用经验,并结合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从患者筛选、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集、桥接治疗、淋巴细胞清除化疗、CAR-T细胞回输、回输后患者监测及不良反应处理、回输后长期随访等多个环节进行详细总结,旨在指导临床医生更好地应用CAR-T细胞,为患者带来最大获益。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到来,老年2型糖尿病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该两种病症常常合并出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本综述基于大量文献资料,全面分析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出现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并对当前针对这一特殊人群的药物干预方案进行了系统性的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适当的药物干预,可以有效的控制糖尿病的血糖水平,减缓认知功能的下降。在干预药物中,胰岛素增敏剂和胰岛素促分泌剂显示出较好的疗效。而中药干预因其独特的多靶点、多途径的灵活性,同样展现出积极的疗效。此外,针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个体化治疗策略越来越受到重视。综述结果对于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简介:摘要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肝脏或脾脏,具有特征性的形态学表现,并伴EB病毒感染。该肿瘤播散主要累及腹腔脏器,而腹腔外累及少见。本文报道1例55岁女性发生于肝脏的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伴椎旁转移并复发,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疾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相关因素进行讨论。
简介:摘要髓系肉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是由原始或幼稚的髓系细胞在骨髓以外的器官和组织中浸润而形成的肿瘤。它包括粒细胞肉瘤、原始单核细胞肉瘤和由三系细胞组成的肿瘤,以粒细胞肉瘤最为常见。它通常表现为结节性包块,与各种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或骨髓增生性疾病相关,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累及身体的多个部位。少数患者在AML完全缓解后出现粒细胞肉瘤,提示白血病复发和不良预后。本例患者在AML-M1完全缓解6年后,共发生孤立性的粒细胞肉瘤7次。直到死亡,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骨髓计数都保持正常。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清晨与傍晚服用左旋氨氯地平(LBT)治疗老年非杓型高血压(NDHT)的效果。方法:选取某服务中心2023.2-10期间服务的120名NDHT干休所离退休人员,采用交叉分组法均分为两组,60例/组。两组均予以长效钙拮抗剂(CCB)LBT治疗,其中一组均清晨用药,另一组傍晚用药。对比两组患者血压24h动态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24h动态血压监测对比,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明显下降,但傍晚服药组患者24h动态DBP、SBP均低于清晨服药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NDHT,应用LBT可较好的控制血压,但相较于清晨用药,傍晚用药控制血压的效果更理想。
简介:摘要:该文主要探讨了干休所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情况,以及影响依从性的因素。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普遍不够理想,主要受到疾病认知度、治疗方案的复杂性、医患关系以及药品费用等因素的影响。究其原因,这些患者对高血压病的了解较少,对治疗方案缺乏理解,医患关系紧张,医生宣教不到位,以及药品费用相对较高是主要影响因素。同时,该文还对目前提高服药依从性的一些策略进行了总结,包括个性化治疗、患者教育、医患沟通、药品费用的报销等手段,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效果。文章的总结与讨论可为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供理论依据,对以后的临床工作有重要的灵感启发。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的晨峰及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本研究以本院2021年3月至2023年5月住院的161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为研究对象,按晨峰与否将其分成两组,研究组(有晨峰症状)75例和对比组86例(无晨峰症状)对照。对两组患者血压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清晨血压上升幅度(38.31±3.76) mmHg,显著高于对比组(15.73±2.17) mmHg;研究组清晨时收缩压(152.82±15.31) mmHg,较对比组(140.62±13.31) mmHg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高血压病人中,出现晨峰现象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二级预防应用他汀类药物(STA)的依从性,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调查某服务中心2021.5-2024.2期间应用STA作为二级预防用药的123例ICVD离退休病人病例资料及用药依从性(MC),观察不同特征病人依从性差异,分析影响因素。结果:经调查发现,123例患者中MC表现良好78例,较差45例。单因素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文化程度、二级预防认知、用药不良反应可能是影响患者MC的相关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二级预防认知差、存在用药不良反应是导致ICVD患者依从性差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认知差和存在用药不良反应的ICVD患者,应当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二级预防的认知,同时优化药物治疗方案,减少不良反应,从而提高患者STA治疗依从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二级预防联合磺达肝葵钠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研究的72名干休所离退休人员(均确诊为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磺达肝葵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二级预防,对比治疗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后发现,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采取二级预防联合磺达肝葵钠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